曹寧
摘要:當燈光設計從舞臺畫面的角度去審視現有的舞臺與表演,首先面對的就是原有的舞臺畫面,這個描繪的過程也包含著從原有的“舞臺畫面”經過加工處理,產生新的“舞臺畫面”的全部順序。這個過程勢必是通過一些途徑,借助一定的手法來實現的。本文將著重介紹一些在原由畫面的基礎上描繪新的“舞臺畫面”的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燈光;設計;舞臺畫面;描繪方式
燈光在進行戲劇畫面的創造的過程中需要燈光設計者不間斷地立足與戲劇藝術與舞臺燈光兩者之間進行畫面的強化與思維的傳達,在這種思維創作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不斷地“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的運動過程,設計者以“畫面”為出發點的努力往往能夠超越“畫面”本身,展現出有許多視覺與信息可能性的視覺景象,使創造出的舞臺畫面獲得廣闊而自由的審美空間。
一、突出部分畫面
如果將燈光介入之前的舞臺畫面作為一個大的整體,這個整體無疑可以分解成許多個部分。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擁有許多可能的關系組成,最終的舞臺畫面可以完全從原先的畫面中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全新的畫面形象;也可以隸屬于原舞臺畫面之中;也可以與原先的畫面具有相同的性質和結構;……總之,只要符合劇情劇意,一切皆有可能。對于舞臺畫面來說,利用舞臺燈光來突出部分原始畫面的最終目的應當是誘導觀者注視畫面中的主體形象,即視覺主體。突出目的就是為了表現,把戲劇構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通過舞臺燈光的顯現和隱藏加以強調、突出,從而舍棄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瑣的、次要的東西,使成形的舞臺畫面比現實生活更高、更強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強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在戲劇畫面中,燈光對于舞臺畫面的構圖功效是建立在既定的布景設置和舞臺調度的基礎上的。尤其當動作主體與布景主題并非在同一個中心交匯點上時,就需要通過燈光這支“畫筆”將隱藏在規定情景中的特定情感、意義以符合特定形式的法則顯現出來,并引起觀眾視覺注意和視覺接納。
二、加工原畫面
這里所謂的加工,是指利用燈光這一造型工具結合原始“舞臺畫面”的既定視覺與結構特點,運用種種燈光語匯去創造一些更加盡善盡美的舞臺畫面視覺效果。利用燈光去塑造一幅更具有形式感和畫面感的舞臺畫面,讓原始的畫面隸屬于這幅新生成的畫面,而原先的畫面就成為了這個新生的舞臺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這種轉變的過程中,原始舞臺的意義很有可能被加強或者改變了,承擔起一種全新的話語功能。
舞臺燈光可以創造出多種戲劇舞臺畫面的存在形式,形式主體的選擇既體現了創作主體對戲劇本體的閱讀理解與審美態度,與戲劇本身的風格化傾向也是分不開的。黑格爾在《美學》中曾深入地探討過整體性情景的問題。他說:“藝術的最重要的一方面從來就是尋找引人入勝的情境,就是尋找可以顯現心靈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蘊的那種情境。”現代派繪畫之父塞尚將藝術視為視覺范圍內獲得“有結構的秩序”,舞臺燈光中的色彩、線條、明暗等語匯也只有組成一定的秩序形式才能在戲劇中發揮它的力量。
三、創造新畫面
利用舞臺燈光來描繪舞臺畫面的目的,是為了挖掘原始舞臺空間潛在的可變性與多樣性。應當注意的是,舞臺燈光對舞臺畫面的描繪,不僅包括對某一幅靜止的舞臺畫面的整體性的繪制,更包括對整個連續性的舞臺畫面的動態的綜合平衡,包括動靜的轉換與連接。在戲劇中,觀眾所看到一個個連續的形象,并通過畫面實現視覺與心理的合成。戲劇的這種特點使一部戲中的所有舞臺畫面的組成應當被設想成為一個整體形象,而不是一堆“插圖”的聚集體。從時間的延續性的角度來說,燈光對靜態舞臺畫面的描繪相對動態戲劇畫面的描繪而言,屬于“整體與局部的具有協調意義的造型因素”。戲劇演出的視覺過程體現在靜態視覺畫面和動態視覺畫面的相互轉換與連接上,體現在畫面與畫面之間的關系上。
用燈光來描繪舞臺畫面是建構一個“完形”的視覺內容并傳達意義的過程。運用燈光特有的語言方式,將“整體與局部的具有協調意義的造型因素”表現出來,建構一個具有豐富視覺信息的新整體。在燈光的作用下,畫面結構中次要的因素自動地消逝,只有本質得以外露,這便是作為“畫筆”的舞臺燈光的根本目的。
結語
光,創造了戲劇的氣氛,也左右著觀眾的情緒。舞臺燈光是一門獨立但不孤立的藝術。令人感動的畫面,靠的不只是“創意”,像任何一幅杰出的繪畫作品一樣,燈光設計所追求的精致、準確、美感的表現力,是通過細密的思考,反復的推敲,按部就班的功課等一連串的工作來完成的。演出的多樣化與科技的現代化給舞臺燈光藝術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未來舞臺燈光的發展將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現代化發展而不斷向前邁進。
參考文獻:
[1]金長烈等《舞臺燈光》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
[2]金長烈《走向光景時代》[J]戲劇藝術 1995年4月
[3]克萊夫·貝爾《藝術》李澤厚主編 中國文藝聯合出版公司 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