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詩軒
摘要:網絡語言伴隨網絡文化的傳播而傳播。在人們生活和生產過程中,網絡語言被越來越多的應用推廣。網絡語言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因此被人們關注。網絡語言的不斷傳播對于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本文主要分析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帶來的影響,希望作為高中生的我們可以正確的看待網絡語言。
關鍵詞:網絡語言;漢語言文學;發展;影響
網絡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大量的網絡語言不斷涌現,因網絡語言具有趣味化的特點,得到了許多人們的喜愛。據相關調查,我們高中生是使用網絡語言最多的人群。但是網絡語言的不斷傳播,是否對我國的語言文學帶來一定的影響,是備受我們關注的問題。網絡語言同網絡一樣是把雙刃劍,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
一、網絡語言的特點
(一)網絡語言可以將時代的特色鮮明的展現
網絡語言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因此具有較強的時代特征。網絡語言可以將生活化的氣息得以體現,對于更好的表達人們的感情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網絡語言容易被人們記憶和使用。
(二)網絡語言有較快的變化速度
網絡語言是人們在特定的網絡情境下設計的,表達方式帶有較強的自主性,因此在使用的時候可以隨意的變化,不受任何限制。人們針對某件熱點新聞都可以制定出相應的網絡語言,因此網絡語言具有多變性[1]。
(三)網絡語言表達方式不固定
網絡語言在人們的實踐活動中產生,固然要隨著人類實踐活動的豐富而不斷的豐富和發展。組成網絡語言的元素多樣,例如漢語拼音、數字等。表達方式的不固定性是網絡語言的重要特點。比如“GG”表示哥哥,“然并卵”表示沒什么用,近來流行的“藍瘦香菇”表示難受想哭等等。
(四)網絡語言具有較強的趣味性
趣味性強也是網絡語言的重要特點,網絡語言可以將自己的情感更好的表達,帶有較強的活潑性和趣味性。比如,“搞雞毛”表示你弄啥來。這樣詼諧的語言容易被人們接受。
二、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
網絡語言之所以傳播的速度較快是因為其中有被人們認可的東西。網絡語言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對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分為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下面我們就來進行分析一下。
(一)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的積極影響
網絡語言將原有的詞匯進行豐富,我國的漢語言文學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成分,而網絡語言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可以起到豐富漢語言詞匯的作用,在這一層面上分析網絡語言對于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具有促進的作用。就像是我國學習的高中英語一樣,英語中也會有許多的合成詞匯,正是由于合成詞匯的存在才使得英語不斷的豐富,而網絡語言和英語中的合成詞匯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網絡語言是在時代背景下,立足于漢語言文學基礎產生的,我們不難發現網絡語言與漢語言文學有較高的相似性。比如某些網絡語言是漢語言單詞的縮寫,或者是簡單的拼音符號,這都說明網絡語言的形成是漢語言文學賦予他們新的內容。此外,網絡語言不受任何表達方式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將語法規則弱化,這對我國高中生來說,符合我們追求個性、勇于展示的心態。網絡語言不受語法約束的表達方式徹底顛覆了原有的語法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我們的創新精神。再者,網絡語言在應用的過程中,網民們不僅改造了漢語言當中的語法結構,并且賦予了網絡語言新的語法規則。這樣可以促使網絡語言更加符合人們日常交流的習慣,將其運用在日常交流中毫無違和感。舉例來說,在前段時間比較流行的“元芳,你怎么看?”中,這句網絡語言來源于電視劇神探狄仁杰,網友們就選取其中出鏡率最高的一句話“元芳,你怎么看?”作為一種網絡語言,此種形式的網絡語言在表達上可以更加的具有親和力,并且采用反問的形式,讓人記憶深刻,因而被廣泛的傳播并使用。由此可以看出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是有積極影響的[2]。
(二)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的消極影響
說到網絡語言的消極影響,人們都會有各自的看法。作為高中生的我們在應用網絡語言的過程中,會偏離了漢語言表達的方向,對于正處于學習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影響。比如,網絡語言中有許多的詞匯不符合常規的表達,不少網絡語言錯別字較多。如:磚家,意為專家,此種形式的網絡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含有諷刺挖苦的含義,對于弘揚我國傳統的漢語言文化具有一定的影響。再者,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容易受到網絡文化的影響,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但是判別是非的能力還較差,因此容易被不良網絡語言所誤導,這對我國青少年的發展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其次,網絡語言產生的背景是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產生的,在此種環境下,人們選擇的語言大多通俗易懂,再加上不少的網絡語言利用聲音或者圖像的方式傳播,因此人們接受起來更為容易。在一定層面上可以將網絡語言看成消遣漢語言文學的工具,在這種形式下,對我國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3]。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語言是網絡時代背景下的產物,作為高中生的我們需要提高自己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定文化自信,對于優秀的網絡文化我們要虛心接收,對于低俗的網絡文化我們也要堅決抵制。以更加科學的態度接受新興文化,不斷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楊雪.探究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產生的影響[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 (16):87-88.
[2]程周,胡茂權.網絡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發展[J].中外交流,2018 (23):7.
[3]周麗霞.論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現代交際,2018 (3):76-77.
[4]王麗霞.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困境探究[J].中外交流,2018 (7):81.
[5]十九大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