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鈺佳
摘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語言文學見證了中國歷史的更替與發展,展現著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文化價值。目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逐步發展與成熟,網絡語言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網絡語言的大量使用,在給人們生活增加趣味的同時,也對我國的漢語言文學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為此,本文從網絡語言的產生和特點入手,對網絡語言影響漢語言文學發展的積極性與消極性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新時達;網絡語言;漢語言;影響
一、關于網絡語言的概述
(一)網絡語言的定義
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網民數量逐步上升,網絡語言就是在這種網絡飛速發展中產生的新語言形式。和原有的語言相比,網絡語言多是流行在網絡環境中,可以讓交流對象在無法感受說話語氣的狀況下,精準的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種漢語言上的變革。作為新興事物,網絡語言一經推出,便以其輕松愉快的表達方式,受到了廣大網民的強烈歡迎。
(二)網絡語言的形式
當前網絡中流行的網絡語言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為文字諧音型,大多是通過網民的打字錯誤而流傳出的文字組合,比如“碎覺”是指睡覺,“童鞋”是指同學等;第二種是數字諧音型,主要是把思想的表達和數字的發音相結合,比如使用“55”表示哭泣聲,使用“7456”表示氣死我了等;第三種是指增加了詞匯的特殊意義,主要通過增添詞匯本身沒有的含義更加形象化的表達出當前語境。比如,在現實生活中“樓上”“樓下”主要是指樓層,但是在網絡語言中,“樓上、樓下”表達的是在網絡論壇中回帖的順序。通過對網絡語言展開分析,我們能夠發現,網絡語言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是一種對漢語言文學的偏解,對網絡語言的過度使用會使得我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難以有效區別它和正統漢語言文學之間的差異。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一定要增強自身的漢語言文學修養,明確漢語言文學的意義,為繼承并發揚漢語言文學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二、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消極影響
(一)沖擊了漢語言文學的標準
網絡語言會故意使用某些錯別字,因為沒有遵循現有的漢語言標準,從而讓這些網絡語言的意義出現了明顯的改變,從而誤導青少年。比如:網絡用語“木油”這是指我們現在沒有的意思,這些口頭用語極大一部分影響了青少年正常的學習。而且由于他們非常喜歡并容易接受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但自身的閱歷水平、辨別能力、約束能力等相對較差,所以十分容易受到網絡語言傳播中不良因素的影響。學生不能使用規范化的漢語言進行表達,閱讀能力大大減弱,也無法使用正確的文字展開作文寫作。對于我們中國特有的語言,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我們對待我們的國學應該運用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原則來學習。學習正確的漢語言!
(二)沖擊了漢語言文學的解讀
網民在較長時間中適應了網絡語言的錯誤應用,在平時的交流中也會不經意使用網絡語言來進行表達,從而產生錯誤的語言行為。例如在網絡交流中“杯具”的意思是“悲劇”,但是在現實的漢語言文學中“杯具”則是盛水的器具。還有最傳統的:“人”,現在的網絡用語稱之為“銀”;青少年在一直使用這些詞性相似的網絡詞匯后,就會忘記之前學習的正確漢語言文學的表達方式。同時,在世界格局一體化的過程中,有很多外國人開始有意學習漢語言文學,并漸漸愛上漢語言。因此在外國友人學習漢語言的過程中,如果頻繁受到網絡語言的錯誤引導,就會使其產生誤解,難以真正理解漢語言文學中的真實意思,從而妨礙了漢語言文學的傳承與發展。比如在網絡語言中“稀飯”表示喜歡,而在漢語言文學中真正的意思是粥,這種錯誤的使用方式就容易誤導外國人學習漢語言。
三、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積極影響影響方面
網絡語言是隨著網絡的出現而逐漸開始流行的語言體,它自身就擁有很強的生命力,并具有一定的創造力,這對現代漢語言文學的發展來講是一個機會,能夠給現代漢語言文學發展注入活力,讓漢語言文學得到更加長遠的發展,并逐漸完善漢語言文學的表達方式。比如,MP3、黑客等詞語都被漢語言文學納入其中,同時,在網絡語言中,不管是數字、字母,還是英文詞匯,都衍生出了很多新的用法。例如,對于數字諧音的使用,把“88”當作拜拜,使用“1314”表達為一生一世,還有對英語字母的使用,使用“GG”表示哥哥的意思,使用“DD”表示弟弟的意思,通過不同字母或是數字,表示不同的事物及含義,能夠在某種層面上健全漢語言文學的表達方式。
同時,網絡語言的出現,極大的增添了漢語言文學的表達樂趣,網民可以通過輕松愉快的網絡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讓語言表達更富有幽默性與趣味性,從而讓人們能夠體會到交流的快樂。比如,囧字的原本意思是光明,網絡語言沒有使用之前,這個字很少被使用,而在網絡語言出現之后,許多的生僻字得到了運用,囧字因為和人的表情十分相似,因此在網絡中迅速流行開來,并被網民賦予了新的含義,受到了人們的歡迎與喜愛,就連電影《人在囧途》也利用了這個字,讓電影只聽名字就擁有趣味性。網絡語言以其新穎、活潑的特點,還使得那些易被人束之高閣的東西變得平易近人。比如記錄片《厲害了,我的國》中大量網絡語言的使用,讓更多年輕人更容易、更輕松地了解了國家的大政方針,增進了他們對國家和社會的關注。
四、結語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產生了很多新鮮的事物,應運而生的網絡語言不但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也開始逐步影響人們的語言表達潛意識。雖然網絡語言十分受歡迎,但網絡語言的使用缺點也十分明顯,網絡語言需要在漢語言文學的規范框架中合理的使用,作為一種文化思想載體,網絡語言需要增強自身抵御低俗影響的能力,向正規漢語言文學的方向發展,這樣才能在發展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影響,增添語言的魅力與活力,讓我國的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韓李楠.網絡語言給漢語言文學發展帶來的影響分析[J].普洱學院學報,2016,32 (1):100-101.
[2]李登宇.網絡時代下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與體驗簡述[J].新媒體研究,2016,2 (1).
[3]吳政坤.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沖擊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 (9):1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