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釗 林曼斌 任乃林 柯東賢
摘要:在高等教學中實踐教學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同時在整個實踐教學中金屬加工工藝實習(金工)教學是必修的環節,教師則是其中關鍵和核心,本文則論述了大學教師對工科大學生金工實習的指導以及改革。
關鍵詞;大學教師;工科大學生;金工實習
引言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中對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提出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創新應用型技術人才,加快教育體系建設、推進地方高校轉型發展,高等院校也要與時俱進、穩步推進的方式對各方面的教學進行探索。金工實習是一門以理論知識為基礎、以動手實踐為手段、以啟發教學為根本的實踐性課程,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為培養能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應用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1、金工指導教師的素質現狀
當前高等院校的金屬加工工藝實習(金工實習)指導教師出現了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的現象,其整體培養經驗有待提高。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責任心強,技藝精湛,但年紀偏大,數量較少,知識相對陳舊,難以承擔大量的實踐教學;而大量的青年教師理論基礎扎實,知識比較系統,對新技術新工藝接受比較快,但普遍缺乏工廠工作的經歷,現場操作技能比較薄弱,而金工實習又對現場操作要求較高。有些高等院校出現了直接讓工廠的工人師傅來指導學生進行金工實習,他們實際操作經驗無疑是很豐富的,但這些工人師傅不會比較系統的授課,難以勝任指導教師的工作。
2、教師對工科大學生金工實習的指導
2.1、大力培養青年教師隊伍
目前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大都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學科知識背景,但普遍缺乏實際操作經驗。通過有實踐經驗的教師帶領和指導青年教師,并且定期進行實際操作的練習和交流,可在1~2年內使青年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和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教學的水平有很大的提升。
不能簡單地讓當地工人師傅直接代替教師來指導學生,可以從工廠和研究所挖掘一些工程實踐豐富、表達能力強的雙師雙能型的高級技師或工程師加以培養來擔任實習教師。
2.2、引入激勵機制,鼓勵青年教師提升技能水平和學歷
實習指導教師普遍企業經驗不足,且沒有更多時間去接觸現代制造新技術和科技發展前沿,導致教學質量難以提升。通過一系列的激勵制度,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打通他們的晉升通道,這樣才能實現教學質量真正意義上的提升。
2.3、增添先進設備,增加先進的技術技能訓練
要豐富金工實習的教學內容,就要以更多的設備為基礎.目前大多數學校金工實習都以傳統的加工為主,對先進的制造技術的實習少之又少.工業技術在不斷發展,好些先進的制造技術例如:數控電火花加工、數控線切割加工、數控雕刻機加工、快速成型等在工業生產中已經相當普遍.而激光加工、超聲加工、化學加工等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也日益增多.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金工實習的實習內容也要有相應的調整,使培養出來的學生跟上時代步伐,增加學生們就業競爭力.
2.4、教學團隊人員匹配
教學團隊的人員匹配是通過指導教師的配合、協調,使團隊的組織狀態趨于合理、優化。教學團隊是一個整體,從人員構成來看,教師、工程師和技術工人是實習教學團隊的組成部分,他們具有不同的任務和工作性質,他們不同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相互匹配,在崗位設置上賦予一定的傾向性;從人員能力來看,不同的人,存在能力性質和特點的差異,根據實習計劃和流程,構建相應的組織框架、制訂人員配置計劃,以人員能力性質和技能特點為基點,把握“各盡所能,人盡其才”的用人方略;從人員結構來看,指導教師的年齡結構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既要有企業技術工作經歷的老教師,又要有實踐經驗的中年教師,還要吸納實踐能力缺乏的青年教師,形成職稱、職業資格等構架合理的教學梯隊??茖W技術迅猛發展,實習教學必須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青年教師是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他們思維敏捷,易接受新技術,在知識結構的更新過程中,可以發揮年輕人的知識優勢,使教學團隊建設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2.5、增強工程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特種加工原理與一般機械制造有根本性區別[11] ,且簡單易學,上手快,學生在實習結束時還可以有自己的作品,從而提高了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使金工實習教學內容更豐富。設置開放型實習項目,面向全校各專業師生,為教師完成科研課題,為學生參與學科競賽、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等提供良好的服務環境,利于培養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2.6、提高實踐能力,增加參與度
數控車削和數控銑削需要的工藝知識儲備較多,在短時間很難出產品,并且機床操作復雜,危險性較大。激光切割機、快速成型機、電火花線切割等特種加工不需要過多的工藝知識儲備,不受專業基礎知識限制。
3、結語
工程訓練中心或金工實習教學中心是高校規模較大的實踐教學組織,在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硬件和軟件資源優勢。在地方高等院校轉型發展的大環境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極為重要,金工實習的教學改革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改革后的實習工作,采用以學生為主體,利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實習過程中經過“構思—設計—實施”全過程的訓練,整合所學知識,理論與實踐充分相結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并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在產品質量控制、團隊合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方面得到了真實的鍛煉。金工實習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將有助于提高我國應用技術型高等學校辦學的整體實力,有助于推進地方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的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曉燕.高職機械類專業的“金工實習”課程建設途徑探索[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3,22(03):139-141.
[2]鄒日榮,李春雄,梁松堅.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建設高素質的金工實習教師隊伍[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09):99-100+103.
[3]張久順.提高金工實訓教學質量之我見[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03):75-76.
基金課題:
韓山師范學院博士啟動項目QD20180108資助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