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瓊
摘要:高效的課堂教學才能提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怎樣構建高效課堂,讓學生主動學習,全面發展呢?下面筆者就對本人教的數學學科中如何提高課堂高效性談幾點淺薄的體會和做法。
關鍵詞:小學二年級數學;學生特點;課堂教學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工作的實踐使我們深信,每名學生的個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養一代新人,首先要了解每名學生的這種差異性。"因此,基于二年級學生上述各方面特點,我覺得在二年級數學課堂上實施高效策略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應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講,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創造,掌握一套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1)在教學中,教師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培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上課時帶著這些問題聽講。(2)課堂上,教師要加強對書本例題的剖析和推敲,課堂內老師講的例題盡管數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讓學生分析解剖每個例題的關鍵所在,思考這類例題還可以從什么角度來提問,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識,這類題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 (3)教師要不斷地將學習數學方法納入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讓學生明白"授人以漁"的道理。
2.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
學生是正在發展中的人,學習新知時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學生的潛在能力。 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學生中,沒有潛能的學生是不存在的。(1)拓展學生的心理空間,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充分發揮其自主學習能力。(2)教師要善于利用兒童好問和好奇心強的天性,想方設法讓學生學會把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疑難問題提出來。 (3)教師應有意識地與學生互換角色,提出關鍵問題,同時發揮小組合作精神,讓學生自由言論,嘗試解答。
3.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3.1 積極創設情境,引發學生興趣。例如:學習"米和厘米"時,讓學生扮演測量員,測量出教室的長、寬;教學"元、角、分的認識"時,讓學生來當售貨員,模仿超市工作情境,鞏固所學的知識,使之靈活運用;還有的當小小郵遞員、小醫生;等等。兒童在這些活動中,求知欲得到了滿足,更加樂意投入到新的學習情景中去,這樣,客觀環境與主體活動的和諧,有利于兒童身心的發展。
3.2 師生關系融洽,活躍課堂氣氛。當教師帶著微笑,說著親切的話語站在講臺上時,學生的緊張心理就消除了,使得大腦處于興奮狀態,愿學、樂學,因而就會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教師在課堂上要經常使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待發言的學生如果講對了要熱情、誠懇地加以肯定,"你回答得真棒","你和老師想的一樣";如果講得不完整,可以說"沒關系,再想想"讓學生補充后,再重復一遍,并鼓勵說"你真行";對有些回答的特別好、有創新的學生,獎勵一朵小紅花等,并集體表揚他。教師的語言需富于情感,讓學生感到你是發自內心的在鼓勵。對學生要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責備,充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這樣學生才會精神飽滿地主動參與學習中,克服思想懶惰,逐步培養成熟立體的數學思維。
3.3 讓學生靈活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其活動的價值不只是獲得具體的結論,更多的是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歷、體驗知識產生的原始狀態,體會到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每一個人都應當有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這樣,在鼓勵個性發揮的意義之下,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才成為可能。怎樣豐富學生"問題解決"的實踐過程,在靈活多樣的問題解決過程中,盡量使每位學生發揮其思維的最大潛能,使他們感到腦力勞動中取得成功的喜悅,并培養動手能力,學會化書本死板知識為手中的理解內容。
4.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首先,重視學生書寫的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我們來分析為什么有的學生書寫不規范,而且書寫質量很差,這跟書寫習慣養成有密切關系,那么我們必須重視學生書寫姿勢的培養,嚴格要求,反復強化。良好習慣的形成是通過訓練不斷強化的結果。如:坐時要端正,腰桿挺直,要求眼睛視線與水平面接近直角,距離在1厘米左右,這樣既保證了脊椎正常發育,又做到了用眼衛生,書寫時不要求多,也不要求快,一定要讓學生形成嚴謹認真的書寫習慣,除嚴格之外,還有一個反復強化持久要求的問題,只有反復不斷地強化練習,才能使學生逐漸適應,最終才能養成習慣,所以書寫習慣的培養就成為我們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在課堂上只要是提筆書寫,我就讓學生想口訣:書寫要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這樣學生通過簡單的兒歌來強化記憶書寫的正確姿勢,長此以往,一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就能使學生建立起穩定有效的學習模式,使其受益終身;然而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也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我們堅信,只要鍥而不舍,良好的書寫習慣就必然會逐步形成。
總而言之,二年級數學是學生以后數學學習的基礎,對于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以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小學數學是對數學知識啟蒙教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應加強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探索出適合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小學二年級數學是數學邏輯培養的開始,教師要認真對待。
參考文獻:
[1]劉剛.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西藏教育,2014,(06).
[2]康西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小學時代(教師),2014,(10).
[3]宋立梅,劉少飛.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