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琛
摘要:在我國,影響家庭經濟的因素有許多種,其中教育和醫療作為我們每個人生活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的部分,自然對每個家庭經濟的影響更為深入。教育和醫療對家庭的生活有積極的正面影響,但也有消極的負面影響。本文主要通過分析我國教育和醫療的現狀,探討教育和醫療對我國家庭經濟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教育;醫療;家庭經濟;影響
一、我國教育和醫療現狀
近些年來,我國在教育方面不斷努力,財政教育經費占比提高且漸趨穩定,幼兒入學率逐年提高,貧困地區基本辦學條件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改善。但我國仍然存在著城鄉之間教育資源不均,城鄉學生受教育程度差距顯著的問題。與此同時,我國在醫療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果,如醫療體制改革縮小了城鄉差異,減少了城鄉居民身體素質差距。隨著醫保體系基本建立,居民在醫療方面得到了更多的保障。但依然存在著一些不盡完善之處,如醫院掛號難、看病貴等,表明我國的醫療制度依然存在問題。
教育和醫療與每個人休戚相關,對家庭經濟的影響也表現在方方面面,從目前我國教育和醫療形狀出發,下文分析了教育和醫療對家庭經濟的影響。
二、教育對家庭經濟的影響
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教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經濟功能和維系功能,即對于家庭和睦以及親情維系都至關重要。教育與家庭經濟之間一定程度上表現為一種投資收益關系,良好的教育會帶來較高的教育收益,進而提高居民素質,增加家庭的收入。然而教育對于家庭經濟的負面影響卻更值得我們重視和探究,本文列舉了三個方面:
(一)教育年限長,造成家庭長期財力投入
有道說“十年寒窗苦”,在我國現代社會學生接受教育更是如此,并且比十年更久,從學前教育到九年義務教育,再到之后讀高中、大學,甚至研究生、博士生。義務教育期間家庭所耗費用相對較少,到了高中開始有了學費,大學期間所需學費、生活費更是一筆大數目,這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是不小的負擔,尤其是貧困家庭。雖然接受教育極大地提高了貧困人家脫貧的可能性,但是這個可得到回饋的期間是相對漫長的,即使最后的結果是好的,但該家庭在培育人才十幾年里,投入的財力卻是不容忽視。
(二)盲目追求高端教育,家庭出現不理性消費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很多家長育兒的觀念,有些家庭于是開始出現不理性消費的現象。一些年輕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落后,不顧家庭條件的實際,斥巨資把孩子送進了貴族幼兒園。還有些中學家長見別家孩子出國留學便盲目跟從,結果導致經濟不堪重負,甚至這些家庭由于不透徹了解情況,被留學中介或者網絡詐騙組織騙去了幾十萬元,這對于家庭經濟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三)非義務教育學費高,不少家庭常負債求學
我國目前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從高中階段起就需自己交學費、教材費用等。高中時期的費用相對來說低一些。到了大學階段,每年的學費、生活費大約需要兩三萬,這樣對較為貧困的家庭來說,幾乎是拿不出來的。有些高收費的大學專業,一年僅學費就需兩三萬,這對于貧困家庭來說更是困難。在此時,不少家庭會選擇生源地貸款等貸款項目,以解燃眉之急,完成求學,但是也在幾年內欠下了一筆不小的債款,還需持身節儉,屆時償還。
三、醫療對家庭經濟的影響
近年來,醫療在我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很多家庭都通過購買醫療保險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患疾病時的花銷。隨著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化,居民的健康指數上升,疾病與死亡的減少直接促進了家庭經濟的良性發展。可是,目前我國在醫療方面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對家庭經濟的發展形成制約:
(一)治療流程繁復,占用家庭勞動力
許多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時候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從掛號開始,到各項檢查,流程多,耗時長。且一些偏遠地區或經濟不發達地城市的醫療資源不足,治療疑難雜癥必須要趕往大城市,這樣一來患者由于接受治療無法勞動,家庭收入就會減少,剩余勞動力可能需一同前往照顧患者,孩子無人照顧,只能拖家帶口,不僅占用勞動力,生活質量也會下降;有些疾病如需聘請專門人士照顧患者的護理工作,則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長此以往,整個家庭經濟都會受到沖擊。
(二)慢性病、重病吃藥久,造成家庭長期經濟負擔
對于慢性病和一些重大的疾病來說,如果沒能及時地進行防治,患病后需要進行長期的體檢和服用藥物治療等,給家庭帶來巨額的經濟支出。有些疾病必須一直服用藥物,拿糖尿病來說,它是一種慢性代謝疾病,目前的醫療水平還無法根治。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或者注射胰島素來進行治療,而長期服用藥物給家庭帶來了經濟重擔。對于貧困家庭而言,重病幾乎等于毀滅。一些人因為看病傾家蕩產,而許多看不起病的人會選擇放棄治療。
(三)醫療體制不健全,且常使家庭大病致窮
我國醫療體制尚在改革,現今仍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社會基本醫保體系不健全,缺乏公平性。比如醫療設備及資源的配置不均衡問題,使得農村鄉鎮的醫療設施水平遠不如大城市,導致原本收入低的貧困人群看病難,看病貴,巨額的醫療費用往往讓這些貧困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四、結語
教育和醫療時刻在方方面面影響著家庭經濟,在這兩者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只看到好的一面,重點了解不好的一面,才能對癥下藥,解決影響家庭經濟困難的實質問題。由于國家足夠重視,教育改革和醫療體制改革一直在積極進行,例如在教育方面,國家正在努力逐步實現12年義務教育,即將高中列為義務教育階段;在醫療方面,也在不斷深化藥品供應領域改革,解決好低價藥、“救命藥”等供應問題,以及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教育和醫療在未來一定會克服不足之處,促進我國家庭經濟乃至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麗.透析家庭經濟對孩子教育的影響.【J】.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2017(4)
[2].葉芳,王燕.重大疾病對家庭經濟影響的研究綜述.【J】.中國衛生經濟.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