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蕾 宋潔
摘要:智能快遞柜作為快遞行業“最后100米”的解決方案,發展態勢如火如荼。本文通過問卷調研智能快遞柜的現狀,統計得出智能快遞柜存在的問題,再針對智能快遞柜存在的問題,研究發展對策,旨在對智能快遞柜的發展提出一些參考建議。
關鍵詞:智能快遞柜;調研;發展對策
1 快遞行業最后100米--智能快遞柜
智能快遞柜是一個基于物聯網的,能夠將物品(快件)進行識別、暫存、監控、管理的設備。 它類似于超市里短時存放物品的電子柜,消費者憑密碼取件,當快遞員把包裹放入智能快遞柜子中,系統會自動發送短信到收件人的手機上,短信包含取件密碼、對應的貨柜、有效期限、快遞員電話等,如果不小心刪除了短信,還可以下載相應的APP查找取貨碼。收件人在取包裹時,只需根據智能柜的提示,輸入手機末尾號碼和取件密碼,便能從快遞柜中取出包裹。
智能快遞柜作為快遞行業“最后100米”的解決方案,正在一路飆飛猛進。國家郵政局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主要企業設立智能快遞柜25萬組。另有報告預測,到2020年,全國智能快遞柜組數將達75萬,市場規模將近300億元人民幣。
2 智能快遞柜調研現狀
調研重慶市區6個小區,7所高校。向小區居民、高校學生共發放問卷230份,收回有效問卷193份,分析問卷得出:
(1)7所高校都設有智能快遞柜,主要以中郵速遞易和富友收件寶為主,調研的所有大學生都使用過快遞柜,其中90%的人覺得智能快遞柜操作簡單,使用方便,24小時都能取包裹時間很靈活,原意繼續使用。同時他們希望能增設代買車票、生活繳費以及代收外賣等功能。
(2)6個小區中,智能快遞柜以豐巢或者e棧為主,目前只有一個小區未設智能快遞柜,原因是開放式的老小區缺乏適合的安放場地,以及老小區老年住戶較多,快遞包裹數量相對較少,因此相關公司就尚未在老小區進行布局。相對于大學生對智能快遞柜的一致認可,小區居民們的反饋就各不相同了。20歲-35歲的人群是比較認可智能快遞柜的,但也反映了智能快遞柜布局分散,不同的快遞公司放不同的快遞柜,希望資源可以整合,方便居民取包裹。40-60歲的人群中有部分是代子女取包裹,60%不愿使用快遞柜是因為第一不能當面驗收快遞;第二快遞柜操作困難,短信字太小,密碼看不清楚,多次輸入錯誤會出現快遞被困在柜子里;第三是存放費用,如果忘記取貨,但又超出限定時間,要繳納一些不必要的儲存費。
綜上所述,在高校和新小區的年輕人中,智能快遞柜普及率高,受歡迎的程度高,除了存取包裹,大家也希望增設一些附加功能,如生活繳費代收外賣等。小區里年紀偏大的人群并沒有很好的接受智能快遞柜這一新鮮事物,更偏愛傳統的方式即上門送包裹或小區物管代收包裹。
3 智能快遞柜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研,分析問卷,整理出智能快遞柜以下問題:
(1)未經同意放入是否合規
經過調研,我們發現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智能快遞柜這一便捷的取貨方式,有些人更樂意物管代收或送貨上門。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智能快件箱投遞服務管理規定(暫行)》就曾做出明確規定,“快遞企業在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前,應當征得收件人明示同意”。
(2)“超時”寄放費引發爭議
有些居民反映沒經過他們同意快遞員私自把包裹放入快遞柜,發個短息通知取貨,年紀大了一轉眼忘了,等再取的時候發現超時了,需要額外繳納2元費用,讓他們覺得不好接受。
(3)出錯打不開如何解
不少居民表示,不小心刪除了取貨碼短信,也遇到過淘寶店家填錯了手機號,著急取包裹,卻找不到了取貨碼,干著急沒辦法。
4 智能快遞柜發展對策研究
針對智能快遞柜存在的問題,探索出以下發展對策研究:
(1)從《合同法》的角度出發,如果快遞員沒有經收件人同意,隨便將包裹放在快遞柜,其本身就構成違約。但城市勞動力數量不足,完全依靠傳統的“快遞小哥”上門派送已經不太現實,為解決這一問題建議尊重意見,提前詢問,比如網購下單時,客服詢問是否接受放入快遞柜,包裹入柜前再次詢問是同意入柜還是物管代簽,總之尊重差異化的存在。
(2)消費者對快遞柜的使用習慣還未養成,因沒有收到通知產生的快件超時費用,讓消費者買單有些不合情理,但長期的占用快遞柜,勢必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從調查問卷來看,對于收費大多數認為超過三天后超過的時間按1天1元收費較為合理。用發展的眼光來看,智能快遞柜企業收入來源是多元的,如代收生活繳費、柜體廣告、售賣平臺等營利模式都可廣泛探索。
(3)除了短信告知取貨碼,關注相應智能快遞柜的微信公眾號,輸入手機號易可獲得驗證碼。中郵速遞易發的短信中有快遞人員的電話號碼,遇到問題時電話聯系易可重新獲得取貨碼,隨著技術的進步,開柜的方式將會更高效便捷。
參考文獻:
[1] 張秋燕. 關于智能快遞自提柜的研究及應用分析——以亞馬遜為例[J]. 科技廣場. 2014(10)
[2] 趙園園. 電子商務環境下社區智能快遞系統助力快遞末端配送效率提升[J]. 物流技術. 2015(02)
[3] 朱溪亭. 基于智能快遞柜的校園快遞終端業務整合探究——以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中國商論. 2015(27)
[4] 尚玉冰,韓曙光,胡覺亮. 智能快遞柜服務的顧客滿意影響因素研究[J]. 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課題來源: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供給側結構改革背景下城市末端配送智能化發展對策研究---以重慶市為例》(項目編號:16SKGH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