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一澤
摘要:目前,我國的高中教育受到教育部門與社會的重視,大數據技術目前因具有收集、存儲、管理、處理、分析、共享和可視化的優勢,同時能把上述技術優勢融為一體,從而已在教育領域開展了部分應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相關,但目前基于大數據的高中數學自主學習方面還沒進行過相關的探究。通過分析基于教育大數據的高中數學自主學習方案的特點和需求,利用教育大數據挖掘技術和自主學習分析技術,構建基于大數據的高中數學自主學習模型,探索自主學習方法與學生學習效果之間的相關關系,進而為未來中等教育中高中生進行數學自主學習提供有效合理的思路和借鑒方案。本文主要分析我國高中數學學習中的自主學習其解決的方案。
關鍵字:基于大數據的高中數學知識自主學習解決方案初探
引言:
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不僅增加了知識獲取的途徑,也改變了傳統的學科學習方式,對促進高中數學學習改革的推進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下,高中數學教師要利用大數據的技術優勢,對現存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突出數學學習的時代性,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既能夠獲得相應的知識,還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高中生數學綜合素養的形成,從而促進高中數學學科的健康發展。下面本文將對其進行詳細論述。
1 高中生數學知識能力體系構建的大數據特征分析
以往的研究都側重于挖掘線上的作用,通過線上的學習或反饋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調節學習動力。而大部分現實條件下實際中的情況則和上述的研究情況相反,目前國內大部分高中生的學習氛圍、學習時間都集中于線下,知識的來源多數產生于教師課堂講授、課外輔導和自我學習。針對上述高中生學習數學課程時的現狀,本文給出并總結了高中數學知識,特別是高中生線下所學高中數學知識所具有的大數據特征:第一,高中數學知識點多半可以使用非結構化的方法表達,其儲備和記憶可以使用大數據技術。第二,學生掌握高中數學知識點的結果反饋形式多樣。比如學生答題速度、答題的質量、試卷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還有大量的平時作業完成情況及教輔內容。需要強調的是,對于部分學生而言,選做的教輔質量、內容和家教情況,都可能都會對高中生的數學知識點的掌握能力和學習能力產生明顯影響,但上述內容也屬于數據范疇,且過去經常容易被忽視。第三,和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關聯事件通常具有價值密度低的特點。大量的看似不相關的信息,如家長的自我修養、家庭學習氛圍、個人身體素質、個人體育愛好等其實都能影響到學生某一時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掌握能力。第四,學習者的學習數學知識點的能力往往具有很大的延續性。比如高中生對于高中數學的理解和學習程度、高中數學學習成績與其之前的數學學習基礎(比如與初中及小學數學成績相關)具有一定的關聯性,是一個動態連續的追蹤過程。第五,學生對于高中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掌握的具體情況也有其社會性的一面。高中生再進行數學學習過程中受到其所能接觸到的社會中很多方面的影響,如朋友關系、家庭階層以及學生對于老師的個人學習風格的喜愛與否等多種因素。
2 基于大數據的高中數學知識自主學習解決方案
2.1利用大數據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
大數據時代下,數據量和知識信息不斷擴大,學生能夠接觸和學習到的內容也不斷增多,所以教師要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在網絡上搜集和整理更多的學習資料和信息,然后結合具體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進行這些信息的分析和處理,以此來提高教師的學習效果。而在大數據環境下,學生也能夠利用網絡技術自行進行數學資源的獲取,不斷豐富自身的學習的內容,對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簡化。
2.2應用大數據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學科學習最
關鍵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自主性的提升。在高中數學學習中,課后知識鞏固與習題練習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以往學生通常都是靠手抄錯題的形式進行習題糾錯和解答的,這種方式取得的效果并不顯著,一是浪費了較多的學習時間,二是形式枯燥,學生學習自主性不高,在整理之后查漏補缺效果也不好。所以在此環節可以應用大數據技術為學生的課后自主學習提供平臺。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將學生之前做好的試卷或者解答過程的問題輸入到計算機系統當中,之后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問題的下載和解答,以便于學生對問題進行查漏補缺。這種方式相比于傳統的糾錯形式,具有實時性的特征,有利于學生對糾錯內容進行更好的掌握。
2.3應用大數據開展分層式的學習形式
目前我國多數高中數學課堂學習采取的都是班級統一上課的學習形式,模式單一固定,缺乏創新性,不僅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影響學生的個性發揮,進而影響學生的潛能的挖掘。“因材施教”是孔子提出的學習思想,所以在大數據環境下,教師要利用大數據技術采取分層式學習的方式,結合每個學生的差異性,開展不同類型的學習活動。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在思想、能力以及身心發展上都具有差異性,所以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性開展分層學習活動,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層次化的學習需求,還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在數學學習中嘗試不同的學習方法,應用創新型的學習模式,也能夠很好地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
3 結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下數據數量不斷增多,網絡技術的應用越發廣泛,在此種環境下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不僅有利于創新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大數據促進學科教學效果提升的目的。高中數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同時數學也是一門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門學科。
參考文獻:
[1] 姜強,趙蔚,王朋嬌,等 . 基于大數據的個性化自適應在線學習分析模型及實現 [J]. 中國電化教育,2015 (1):85-92.
[2] 徐鵬 . 大數據視角分析學習變革教育 [J]. 遠程教育雜志,2013(6):11-17.
[3] 孟越飛.大數據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