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7-302-02
摘要 應收賬款主要是指企業因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活動,需要向購貨單位或者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下,應收賬款在現代企業發展管理中所占的比重得到提升,相應的應收賬款減值損失也逐漸增加,在管理不恰當的情況下會出現應收賬款減值損失問題,不利于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為此,文章在闡述應收賬款和應收賬款減值損失的基礎上,結合應收賬款減值損失原因,為如何防范應收賬款減值損失問題進行策略分析,旨在更好的促進企業發展。
關鍵詞 企業管理 應收賬款 減值損失 問題原因 應對策略
財務管理是企業現代化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質量對企業正常運行產生重要影響,做好財務管理的質量控制工作,在強化企業管理能力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應收賬款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際是企業因賒銷行為而產生的一種債權,是流動資產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應收賬款作為一種賒銷商業信用模式,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壞賬風險問題,而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這種風險問題有很多都是由應收賬款減值損失導致的。為了能夠規范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對應收賬款減值損失問題的關注。
一、應收賬款及減值損失
(一)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內容包含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相關長短期賬款等內容。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不穩定的影響,企業應收賬款在管理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不能回收或者收回可能性減小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會在不同程度上引發壞賬和減值問題,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穩定發展。
結合新會計準則的要求,在應收賬款發生減值問題的時候需要相關人員結合實際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方法開展核算,按期評估可能發生的壞賬以及壞賬可能帶來的損失金額,將這類金額作為準備,在應收賬款不能及時回收的情況下,根據管理權限和程序批準要求從之前的準備金額中進行彌補操作。
(二)應收賬款減值損失
應收賬款在我國按照會計準則采用備抵法確定減值。從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看,企業應收賬款出現減值現象的時候并不一定完全代表應收賬款會發生壞賬,也不代表企業當期需要計提減值準備。但是按著會計準則的要求,企業需在每個期末來檢查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判斷持有的應收賬款是否存在減值跡象,在發生存在減值跡象之后需要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做好計提壞賬的準備,從而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出現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實現企業的穩健發展。
二、應收賬款減值損失問題出現的原因
(一)外部環境原因
企業應收賬款減值損失問題出現的外部環境原因是社會信用體系不完善。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是確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礎,但是從實際市場發展情況來看,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信用體系建設發展起步較晚,發展速度較慢,且發展缺乏關聯立法,沒有打造科學合理的社會信用監督管理機制,對違背社會信用規范用戶的懲處力度較小。在社會信用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無法為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提供重要保障支持,相應的壞賬風險也成為一種發展的必然。
(二)內部環境原因
第一,企業對經濟利益的片面追求。我國一些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風險防范意識,為了能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中占據自己的一席發展地位和發展空間,不惜以拉低價格、過度賒銷的方式來爭取客戶。因為缺乏風險防范意識,在發展的過程中片面的追求銷售額的增加,在開展應收賬款管理的時候去沒有對風險科學評估,盲目追求賬面的高利潤,沒有意識到潛在的壞賬風險。第二,企業缺乏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發展的過程中,一些企業為了提升自己的經濟效益,會賦予銷售部門更多的發展權限,對用戶是否采取賒銷方式、是否提供信用政策往往是由企業銷售部門決定的,沒有考慮其他部門的意見,在具體管理中各部門之間缺乏科學的權責關系,最終導致壞賬的出現。第三,企業業績考核指標不合理、缺乏完善的內部激勵機制。績效評價指標的短期化是當前造成企業短期銷售行為的關鍵原因,這種短期化的銷售行為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沒有將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納入到考核管理體系中,銷售人員為了個人利益的實現只會關心自己銷售任務是否完成,在銷售過程中會采取賒銷、回扣的方法來強制銷售產品,由此使得應收賬款的幅度提高。對于這種在短期內提高的應收賬款,企業沒有安排專門人員全權負責進行客戶信用風險評估,使企業的應收賬款無形中增加了壞賬發生的可能性。第四,企業缺乏應收賬款轉移意識。一些企業在管理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識和創新管理意識,在發現客戶出現信用問題的時候,為了不失去現有發展業務,企業沒有采取有效的手段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無形中也加大了應收賬款減值損失的風險。
三、應收賬款減值損失問題應對策略
(一)打造獨立的信用管理部門,建立客戶資信管理系統
在實施應收賬款管理的時候需要對企業賒銷信用情況管理的調查,分析應收賬款管理的內容,實現財務部門、銷售部門的分級管理,確保企業各項信用管理政策的有效實施。企業應收賬款信用管理的最大目標是是在最大限度銷售產品,達到銷售最大化的同時,將信用風險也就是壞賬和逾期賬款控制在最低限度。為此,企業發展需要打造由總經理或財務總監領導的獨立的信用管理部門。同時,還需要打造客戶資信管理系統,對客戶的資信情況、信用情況、償債能力等做出全面的記錄,根據用戶不同資信等級情況對其實施不同的信用政策,從而避免因為客戶經營情況不理想而出現的無法支付問題。
(二)國家需要加快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力度
國家通過打造社會信用體系來為企業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國家作為宏觀經濟發展的重要調控者,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打造相應的法律法規制度,完善社會信用監督機制,最大限度的保護企業相關利益,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三)企業需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對賒銷形成一個明確的意識,加強對現金流的管理,在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僅僅看到收益,而且還需要加強對風險管理的重視,制定科學合理的信用評價體系,提升賒銷管理成效。
(四)打造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應收賬款風險控制小組,應收賬款風險控制小組一方面需要依賴企業的銷售部門、財務部門,另外一個方面要和銷售部門、財務部門相區別,實現銷售與核算密切結合的同時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使企業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應收賬款壞賬發生的可能。應收賬款風險控制小組在工作中的重要任務是打造客戶動態資信評估審查機制和應收賬款跟蹤管理體系,通過信用體系的完善減少壞賬發生的可能性。
(五)結合實際改善企業業績評價指標
企業在管理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制定和發展戰略相適應的銷售激勵政策,在對企業銷售人員開展業績評價的時候不僅要關注銷售額、利潤額、任務的完成情況,還需要將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等質量指標體系納入到整個評價體系中,加強對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有效管控,使企業的應收賬款發生壞賬的風險降低到最小化。
(六)加強企業法律意識和創新意識
通過增強企業法律意識實現對應收賬款管理風險的有效轉移,必要時候要運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加強創新意識來實現對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的有效利用。結合應收賬款保理的內涵,企業在管理發展中通過應收賬款保理業務不僅能夠促進企業資金周轉,而且還能夠降低企業發展負擔,提高應收賬款的周轉率,實現對應收賬款管理風險的有效轉移。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一些企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過度賒銷問題。同時企業沒有重視應收賬款回收的重要性,沒有及時進行信用評估,沒有有效的管理辦法進行管理控制。使應收賬款減值損失現象普遍存在,壞賬率大幅上升。非常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穩定發展。為此,在新的歷史時期,需要企業結合應收賬款減值損失發生情況,建立應收賬款管控模型,并積極思考怎樣規避應收賬款減值帶來的壞賬風險,以期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有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