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
中圖分類號:D630.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7-323-02
摘要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作為企業監督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和黨風廉政建設新形勢,更好的把監督責任用在企業管理中,為企業改革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必須“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進一步聚焦主業、健全機構、厘清職責,積極探索對同級黨組織監督的方式及加大對下級黨組織的監督力度,是我們目前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 紀檢監察 生產經營 監督 執紀問責
紀檢監察工作在國有企業建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是維系企業穩定廉潔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縱觀當前我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情況,發現傳統的紀檢監察工作已經難以適應國有企業的管理需求,對紀檢監察工作進行創新,實現紀檢監察工作的深化開展成為國有企業重點關注的問題。在本次研究工作中,結合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實際情況,對紀檢監察優化措施進行分析,旨在全面推動國有企業的發展,創造出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帶動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進—步提高。
一、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執行力和權威性的缺失
執行力是一個國企制度與紀律生命力的重要體現,而紀檢監察部門作為國企換發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應當嚴格執行黨紀國法,發現違紀現象必須嚴懲,充分發揮紀檢監察部門在國企中的威懾力。目前多數國企紀檢監察部門缺乏有力的法律授權,對于違法違紀人員的調查的“調查權、處罰權”不夠明確。
(二)聚焦主業和監督能力缺失
實際上不管是企業領導,還是相關部門人員,都應當具有較強的監督責任理念,這樣才有利于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充分發揮監督責任。不過在實際當中,不少的企業都存在監督責任理念淡漠的情況,這就導致監察部門人員不但要完成本職工作,還要完成其他的普通職能部門事務,包括案件查辦、驗收工程以及市場調研等,嚴重者還會出現為了完成普通職能部門事務,而放棄了本職業務,難以完全落實監督責任。
(三)紀檢人才和隊伍的缺失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開展受到監察資源的影響,只有確保對國有企業紀檢監察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才能輔助紀檢監察工作的優化。但是統籌分析,發現當前我國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明顯的紀檢監察資源分散問題,部分企業設置尚未設立專門的紀檢監察機構,紀檢監察人員隊伍的配置也不夠合理,對企業發展過程中紀檢監察作用的發揮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二、推動企業紀檢監察監督執紀與生產經營管理監督問責有效對接融合
(一)開展精準監督,提升工作效能,健全“大監督”的體系
結合國有企業生產運營管理特點,認真查找好國有企業主要部門權力、資金、資源集中密集重點部門和崗位存在的管理薄弱漏洞。
一是健全制度體系,強化黨內監督,抽調各專業部門精干人員,組建“內部巡察人才庫”,構建聯合監督機制,完成重點巡察任務,要通過業務看政治,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管理暴露問題根源,對于發現的問題,要明確責任、緊盯整改追責,做到管理閉環,保證監督實效。
二是完善群眾監督制度體系,暢通群眾反映問題的途徑和方式:提升職工群眾監督能力,讓企業職工群眾更精準的掌握評價用權行為合規與否的標尺。
三是充分發揮紀檢監察部門對監督的再監督和對管理的再管理職能。
(二)實行制度管理,落實明責履責,扎牢“不能腐”的籠子
加強干部日常監督,從嚴管理干部。既始終扭住關鍵少數不放松,又統籌兼顧整體推進。一是健全黨內政治生活規范和監督機制。持續完善黨組織黨內政治生活規范制度,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出臺配套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對國有企業同級黨委及班子成員監督的途徑和方法。
二是落實“兩個責任”,踐行“一崗雙責”,細化“一崗雙責”責任清單,責任明晰、措施有力,嚴格執行過程寫實、考評到位的常態運行機制。
三是持續完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落實國有企業黨委研究討論作為總經理決策層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落實黨委的職責權限等內部意識規則,完善黨委意識形態責任制,健全總經理工作規則,認真落實民主集中制原則。四是持續完善經營管控制度,健全廉潔風險防控機制,及時增補和制定相關規章,因地制宜,對照梳理、查漏補缺。
(三)堅持常態教育,筑牢思想防線,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開展經常性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一是利用黨風廉政宣教月及日常集中廉政學習、支部廉政學習、宣傳展板、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種方式、平臺和載體,大力宣傳宣講黨中央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和部署、形勢和任務。二是利用黨風廉政正反兩方面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強化黨員干部對黨規黨紀、企業制度的認識,形成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的思維方式,形成國有企業獨特的廉政文化。三是完善黨風廉政“大宣教”工作格局,推廣廉政文化,厚植廉政理念,發揮工會、共青團組織的優勢,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倡導新風正氣。
(四)釋放規矩意識,嚴肅執紀問責,強化“不敢腐”的震懾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落實主體責任的關鍵是問責,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
一是客觀應運容錯糾錯機制,在問題處理上,依規合序,嚴格依據“三看”,即看動機、看程序、看后果,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原則,即做到區分情況、區分性質、區分對待。合理劃定容錯界限,客觀運用容錯糾錯機制,嚴肅追責問責,既保證紀律審查的嚴肅性,又最大限度調動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二是加強問題線索管理,進一步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對收到信訪舉報件、上級轉辦件和發現問題線索進行研判,按照標準和程序處置,確保反映問題線索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三是突出紀律審查重點,堅決整治侵害職工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緊盯企業“三重一大”方面的違規違紀和權力腐敗問題,持續開展巡察,適時開展“回頭看”工作;狠抓巡察成果運用和問題整改落實,強化巡察前即知即改、巡察中立行立改、巡察后全面整改。
四是大力促進問責常態化,黨的工作部門、業務管理部門、紀檢監察部門要敢于較真碰硬、層層傳導壓力,對選人用人失察、帶病提拔問題,對因違規決策等造成企業重大損失問題,及時啟動問責程序,嚴肅追究有關黨組織和領導干部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全面從嚴治黨“一崗雙責”。
(五)加強組織保障,提升隊伍建設,提高執紀問責能力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干部只有自身過硬,練好監督執紀的“看家本領”,才能履行好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責,要切實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一是強化國有企業內部培訓,夯實理論基礎,對照剖析、查找不足,采取有力措施,補齊工作短板。二是開展專題培訓教育,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借助外部培訓和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加強紀檢干部政治建設專題學習教育。三是主動參與案件辦理,提升辦案能力,開展“優質案件”交流活動,分享辦案經驗和成果,通過“以案代訓”等方式,營造“人人會辦案、人人能辦案”的工作氛圍。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對企業的發展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新時期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應該正確認識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性,并積極探索對紀檢監察工作進行優化創新的措施,希望能夠踐行十八大、十九大關于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方面的主要思想,對企業經營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加快企業的建設和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