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廣西柳州市人民醫院精神科門診,廣西 柳州 545006;2.廣西腦科醫院,廣西 柳州 545005)
心血管疾病是導致我國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約占我國居民死亡構成的40%以上,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深入,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還在不斷攀升[1-3]。有報道指出[4-5],患者在確診心血管疾病后,尤其是接受介入治療手術后其精神因素并發癥的比例在30%~50%之間,而患者精神因素對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進展及治療均存在著重要關聯。焦慮和抑郁是患者主要負面的精神因素,若不及時評估并給予正確干預,極有可能影響患者的預后,甚至增加患者的并發癥及病死率[6]。本研究采用廣泛性焦慮量表(GAD-7)及健康問卷抑郁癥狀群量表(PHQ-9)調查心內科門診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1研究對象:采用任意抽樣不重復法選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心內科門診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年齡≥18周歲;意識清楚,病情穩定;同意并可獨立完成此項調查研究。排除標準:排除精神疾病史或無法正常交流患者,排除嚴重心、腦、肝、腎功能障礙患者。男39例,女21例,年齡18~64歲,平均(52.3±6.7)歲。
1.2研究工具
1.2.1廣泛性焦慮量表(GAD-7):本研究采用廣泛性焦慮量表(GAD-7)調查患者焦慮狀態[7-8]。GAD-7由7個項目組成, 每個項目0~3分,總分0~21分。0分:完全不會;3分:幾乎每天都會發生或出現。分值越高,焦慮狀態越明顯。輕度焦慮:6~9分;中度焦慮:10~14分;重度焦慮:15~21分。
1.2.2健康問卷抑郁癥狀群量表(PHQ-9) :本研究采用健康問卷抑郁癥狀群量表(PHQ-9)調查患者抑郁狀態[9-10]。PHQ-9由9個條目組成,每個項目0~3分,總分0~27分。0分:完全不會;3分:幾乎每天都會發生或出現,分值越高,抑郁狀態越明顯。輕度抑郁:6~9分;中度抑郁:10~14分;重度抑郁:15~21分;極重度抑郁:22~27分。
1.2.3患者一般資料調查問卷:為進一步評估影響患者焦慮、抑郁的因素,筆者自制患者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居住情況、醫保狀況、經濟狀況、介入治療次數及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疾病。

2.1抑郁、焦慮發生情況:60例調查對象中,焦慮檢出人數42例,檢出率為70%,GAD-7平均得分(8.21±2.55)分;抑郁檢出人數37例,檢出率為61.67%,PHQ-9平均得分為(9.42±3.21)分。見表1。
2.2焦慮抑郁相關因素分析
2.2.1不同特征患者GAD-7(+)比例對比情況:調查發現,不同年齡、居住情況、經濟狀況及介入治療次數患者GAD-7(+)比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抑郁、焦慮情況[例(%)]

研究項目例數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總檢出焦慮6019(31.67)16(26.67)7(11.67)042(70.00)抑郁6015(25.00)12(20.00)9(15.00)1(1.67)37(61.67)
表2不同特征患者GAD-7(+)比例對比結果

變量例數GAD-7(+)χ2值P值性別男3927(69.23)4.580.124女2115(71.42)年齡≥60周歲2016(80.00)22.210.023≤60周歲4027(67.5)婚姻狀況是5136(70.58)2.280.232否/其他96(66.67)居住情況獨居119(81.82)33.110.017家人陪護4933(67.35)醫保狀況有4128(68.29)1.590.173無1914(73.68)經濟狀況月入>5 000元95(55.56)30.450.0013 000~5 000元2920(69.96)<3 0002217(77.27)介入治療次數無5032(64.00)28.260.0011~2次88(100.00)≥3次22(100.00)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有4934(69.39)3.680.111無118(72.73)
2.2.2不同特征患者PHQ-9(+)比例對比情況:調查發現,不同年齡、居住情況、月收入、是否醫保,介入治療次數患者GAD-7(+)比例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不同特征患者PHQ-9(+)比例對比結果[例(%)]

變量例數GAD-7(+)χ2值P值性別男3928(71.79)9.580.064女2114(66.66)年齡≥60周歲2017(85.00)24.140.011≤60周歲4027(67.5)婚姻狀況是5135(68.62)0.1140.441否/其他96(66.67)居住情況獨居119(81.82)34.450.007家人陪護4934(69.39)醫保狀況有4127(65.85)22.340.025無1916(84.21)經濟狀況月入>5 000元94(44.44)35.010.0013 000~5 000元2919(65.52)<3 0002218(81.82)介入治療次數無5031(62.00)29.220.0011~2次87(87.50)≥3次22(100.00)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有4934(69.39)2.550.212無117(63.63)
研究表明[11],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出現心理障礙比例較高,及時準確地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對其后續診療及預后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醫生對于患者心理障礙的辨識率較低,心血管疾病合并出現焦慮抑郁狀態的患者辨識率不足10%。
健康問卷抑郁癥狀群量表(PHQ-9)和廣泛性焦慮量表(GAD-7)是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用于篩查評估患者抑郁和焦慮狀態的重要手段,具有操作簡單、特異性高的特點,已廣泛用于各級醫院[12]。
本次調查發現,60歲及以上患者GAD-7及PHQ-9(+)比例高于60歲以下者;獨居患者GAD-7及PHQ-9(+)比例高于家人陪護者;GAD-7及PHQ-9(+)比例隨著月收入的減少、介入治療次數的增多而逐漸增加。無醫療保險的PHQ-9(+)比例患者顯著高于有醫療保險患者。綜上所述,心血管疾病門診患者普遍存在焦慮、抑郁狀態,主要受心理、生理、社會多方面因素影響,臨床診療須綜合考量上述因素,以加速患者康復,促進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