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畏,藍春娣
(英德市中醫院,廣東 英德 513000)
結腸鏡檢查是臨床上一種安全、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方式,但是在操作過程中會刺激患者腸道發生痙攣,在腸鏡通過結腸肝曲和脾曲部位會產生明顯痛感,大多數患者均無法忍受繼續接受檢查或再次檢查,對患者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一定的影響[1]。隨著現代社會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舒適醫療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無痛結腸鏡檢查是臨床的必然趨勢,對無痛結腸鏡應用的麻醉藥物要求也逐步提高[2]。本次研究分析小劑量舒芬太尼聯合丙泊酚在無痛結腸鏡檢查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行無痛纖維結腸鏡下檢查的患者200例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A組和B組,每組患者100例,A組患者中男54例,女46例,年齡18~70歲,平均(54.3±9.3)歲,體重48~69 kg,平均(53.2±4.3)kg;B組患者中男55例,女45例,年齡在20~69歲,平均(55.3±8.6)歲,體重48~68 kg,平均(54.2±8.3)kg。兩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比較,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麻醉前禁食、禁水6~8 h,給予20%甘露醇注射液或口服硫酸鎂清潔腸道,檢查麻醉機工作性能及備品,急救藥物是否準備良好,患者開放上肢靜脈通路,以左側屈膝臥位接受檢查,頭部略后傾,佩戴氧氣面罩,對患者生命指標進行監測。A組麻醉應用小劑量舒芬太尼聯合丙泊酚,5 min內緩慢靜脈滴注小劑量舒芬太尼0.1 μg/kg,再給予丙泊酚注射液1 mg/kg,患者肌肉松弛、意識消失、睫毛反射消失后可由醫師進行纖維結腸鏡的操作,根據患者體征如心率增快、呼吸加深、體動等,必要時再追加丙泊酚0.2~0.5 mg/kg,檢查結束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在成人陪同下方可離開。B組應用單純丙泊酚2 mg/kg進行麻醉,麻醉方法與A組相同。
1.3麻醉效果評價:觀察兩組患者在結腸鏡檢查時肢體活動情況對其麻醉效果進行評價[3]。優:結腸鏡檢查期間無肢體活動為;良:結腸鏡檢查期間存在肢體活動但對檢查操作無影響;差:結腸鏡檢查期間存在較大肢體活動并且影響檢查操作。
1.4臨床觀察:觀察兩組患者麻醉起效時間、蘇醒時間、丙泊酚用量及麻醉不良反應情況,記錄注藥前(TD1)、注藥后2 min(TD2)、過脾曲時(TD3)、過肝曲時(TD4)、蘇醒時(TD5)的HR、SBP、SpO2的變化情況。
A組的鎮痛效果優于B組,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鎮痛效果比較[例(%)]

組別例數優良差總有效率A組10078(78.0)22(22.0)0100B組10080(80.0)10(10.0)10(10.0)90χ2值10.761P值<0.05
TD2兩組患者的HR、SBP、SpO2明顯低于麻醉前;觀察組患者在檢查中TD3、TD4的HR、SBP、SpO2指標平穩,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HR在檢查中TD3、TD4與麻醉前比較出現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項目TD1TD2TD3TD4TD5心率(HR)A組10079.03±10.1975.43±10.6073.32±9.2372.92±9.6574.65±9.73B組10076.61±14.5073.55±12.2070.13±7.4170.42±6.8573.03±7.12收縮壓(SBP)A組100118.35±13.91108.43±13.9696.93±10.7796.95±9.87103.79±12.20B組100120.82±10.66107.77±18.7698.67±13.2297.03±11.55104.09±15.92氧飽和度(SpO2)A組10098.36±0.4898.51±0.4998.51±0.4998.51±0.5098.51±0.51B組10098.29±0.4598.41±0.4998.41±0.4998.41±0.4998.41±0.51
B組的起效時間、蘇醒時間及離院時間均長于A組,B組患者丙泊酚用量明顯高于A組患者,組間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組別例數起效時間(min)蘇醒時間(min)離院時間(min)丙泊酚用量(mg)A組1002.0±0.44.5±0.716.13±2.33193.2±12.0B組1003.1±0.56.6±1.020.94±3.88228.4±19.5t值17.18017.20410.43015.374P值0.0000.0000.0000.000
兩組患者均未出現低血壓、呼吸抑制、心動過緩等明顯不良反應,氧飽和度(SpO2)均在99%以上。
結腸鏡檢查已經成為臨床診斷治療的主要方式,隨著人們舒適醫療意識的加強,為了減少患者在結腸鏡檢查中的痛苦,會在患者麻醉后再開始檢查。對于無痛結腸鏡麻醉藥物的要求是麻醉快、蘇醒快、藥物蓄積少,在麻醉檢查過程中對心肺功能損害無影響,留院時間短。丙泊酚為短效麻醉藥物,具有作用時間短、蘇醒快、麻醉深度易控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無痛治療和檢查中[4]。但丙泊酚隨著麻醉劑量的增加對于心臟功能的抑制作用也增加,為了減少丙泊酚的用量臨床上多與阿片類鎮痛藥聯合麻醉,以增加麻醉效果[5-7]。本次研究A組患者應用舒芬太尼聯合丙泊酚靜脈麻醉行無痛結腸鏡檢查,與單純應用丙泊酚靜脈麻醉的B組患者比較,麻醉效果更優。并且患者的起效時間、蘇醒時間、離院時間均縮短,同時也減少了丙泊酚的用量。說明舒芬太尼聯合丙泊酚麻醉鎮痛效果較好,兩種麻醉藥物可起到協同作用,發揮藥物麻醉作用,減少麻醉藥物用量,有利于患者術后蘇醒,不但提高了患者治療舒適度,同時也增加了無痛檢查的安全性。研究結果顯示,A組患者在給藥后2 min的血流動力學水平下降,但在整個檢查過程中各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水平趨于平穩,在蘇醒時水平得以恢復,而B組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心率呈逐漸下降趨勢。以上結果可能與檢查中對于患者刺激較大,麻醉效果受到影響,B組患者需要反復增加丙泊酚用量,從而引發一過性的心率降低[8]。由此可見,小劑量舒芬太尼聯合丙泊酚靜脈麻醉應用于無痛結腸鏡檢查中,鎮痛效果良好,縮短患者蘇醒時間,減少丙泊酚用量,利于患者治療舒適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