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市海門街道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眼科,江蘇 海門 226100)
兒童時期發生弱視情況是十分常見的病癥,主要的臨床表現是患者視力降低,沒有立體視覺,十分影響患者的身心發育,不利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由于患者年齡較小,因此治療依從性較差,所以應用傳統的遮蓋療法治療不具有十分顯著的臨床效果,對最終治療結局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近年來,多媒體弱視治療弱視患者的臨床效果得到了研究者的廣泛肯定,為弱視的治療開辟了新途徑。本文比較觀察多媒體訓練治療與傳統遮蓋療法治療兒童弱視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弱視兒童患者,共計76例,2014年8月~2017年8月為研究階段,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8例。研究組男20例,女18例;患眼50只,左眼30只,右眼20只;年齡4~8歲,平均(6.22±1.11)歲;按照患眼的弱勢程度又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患者例數分別有14例、13例和11例;按照不同的弱勢類型又分為屈光不正性、斜視性和屈光參差性,患者例數分別有15例、12例和11例。對照組男21例,女17例;患眼51只,左眼32只,右眼19只;年齡4~9歲,平均(6.13±1.07)歲;按照患眼的弱勢程度又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患者例數分別有15例、13例和10例;按照不同的弱勢類型又分為屈光不正性、斜視性和屈光參差性,患者例數分別有16例、11例和11例。兩組間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組與對照組,分別行多媒體訓練治療、傳統遮蓋療法治療。研究組:使用綜合視功能檢查康復訓練治療系統對弱勢兒童患者進行治療,治療系統主要包含有:CAM 訓練、精細訓練、紅光閃爍訓練等,依據患者的不同弱視程度、注視性質以及平衡雙眼視力,選擇最適宜的治療模式。紅光閃爍、CAM 訓練及精細目力訓練均適合弱視眼為中心的注視者;海丁格光刷、紅光閃爍及精細目力訓練均適合弱視眼為旁中心注視者;若患者弱視程度在輕、中度則再加入視功能訓練,每天訓練30 min。對照組:依據患者具體的弱視性質、程度等基本情況選擇最適合的遮蓋方法;單眼嚴格遮蓋法適合屈光參差性和斜視性單眼弱視患者,雙眼交替遮蓋法適合屈光不正性弱視和斜視性雙眼弱視患者,雙眼等量交替遮蓋適合雙眼矯正視力相等患者,依據患者的雙眼視力差異選擇4∶1或5∶1的遮蓋方法。記錄復查時的雙眼裸眼遠近視力及矯正視力,對遮蓋時間進行調整,防止遮蓋性弱視的發生[1-2]。
1.3觀察項目:比較兩組的臨床總好轉率、視覺誘發電位潛時、視覺誘發電位振幅、視力情況。療效判定:基本治愈:矯正視力提高至少0.9之上;好轉:矯正視力提高至少0.2之上;無效治愈:矯正視力退步。臨床總好轉率=(基本治愈+好轉)÷總例數×100%。

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總好轉率、視覺誘發電位振幅、視力與對照組相比均更高,且研究組患者的視覺誘發電位潛時與對照組相比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兩組臨床總好轉率[例(%)]

組別例數基本治愈好轉無效臨床總好轉研究組3828(13.68)9(23.69)1(2.63)37(97.37)①對照組3819(50.00)11(28.95)8(21.05)30(78.95)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組別例數視覺誘發電位潛時(ms)視覺誘發電位振幅(μV)視力研究組3890.11±8.1112.32±3.221.05±0.11對照組38102.22±10.3210.22±3.110.76±0.11
治療弱視的方法很多,如傳統的遮蓋加精細作業、后像法、CAM 療法等,治療方案的選擇主要依賴于醫生的治療經驗和弱視患者的治療適應性。治療弱視的首選方法是遮蓋法,遮蓋法效果肯定且操作簡單,但是存在一定的應用局限性,如患兒突然遮蓋健眼,大多會出現拒絕、不配合治療等情況,且易給學齡患兒造成心理問題[3-4]。有研究顯示,患兒行遮蓋治療時自信心會嚴重降低,心理負擔加重,而心情不適會抵制治療[5-6];遮蓋治療法的周期較長,治療周期大多需要1年。
多媒體弱視治療系統是在患者進行愉快游戲的過程中完成訓練內容,最大的優勢在于趣味性,訓練內容具有情趣性和多樣性,因此,大多弱視兒童患者能夠堅持多媒體弱視治療訓練,能夠大大提高視力水平,改善和提高視功能。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媒體弱視訓雖可以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潛在問題,如:患者治療之后容易迷戀計算機游戲[7-8]。
此次研究中顯示,研究組臨床總好轉率(97.37%)、視覺誘發電位振幅(12.32±3.22)uV、視力(1.05±0.11)與對照組相比均更高,且研究組患者的視覺誘發電位潛時(90.11±8.11)ms與對照組相比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弱視兒童患者予以多媒體訓練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總好轉率、視覺誘發電位振幅與視力水平,降低患者的視覺誘發電位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