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媛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在頭頸腫瘤外科中采用護理風險管理的作用。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診的86例頭頸腫瘤患者,分成兩組,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護理風險管理,觀察兩組護理后風險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期間觀察組風險事件發生率2.33%,明顯低于參照組的13.95%,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35%,明顯高于參照組的81.40%,差異度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頭頸腫瘤外科中加強風險護理管理可有效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頭頸腫瘤;外科護理;風險管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0-209-01
頭頸腫瘤在綜合性醫院屬于普通外科,主要包括耳鼻喉科腫瘤、頸部腫瘤以及口腔頜面部腫瘤,常見的有甲狀腺腫瘤、喉癌、口腔癌等[1]。我國近年頭頸部腫瘤的發病率約15.22/10萬,男性發病多于女性,因生活環境和致病因素各異,各地區發病情況也有所不同,例如兩廣地區多發鼻咽癌,缺碘地區多發甲狀腺腫瘤。頭頸腫瘤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放療、化療、生物免疫法等,治療期間的護理對患者的順利康復起著重要作用[2]。本文主要研究護理風險管理在頭頸腫瘤外科護理管理中的作用,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診的86例頭頸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經臨床影響檢查確診為頭頸腫瘤,本次研究在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監督下進行。選入標準:①無精神病史,可進行正常言語交流;②患者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肺疾病患者;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將86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3例,參照組年齡21-70歲,平均年齡(45.7±2.4),男23例,女20例;觀察組年齡22-69歲,平均年齡(45.5±2.3)歲,男22例,女21例,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對各項生命體征指標的檢查,治療和藥物指導、基礎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和生活護理等。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護理風險管理,主要內容有:①加強風險識別能力,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實際病情特征評估潛在風險,首先是患者自身因素,熟悉和掌握病情發展狀況,全面檢查并發癥發病征兆,通過心理輔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其次是環境因素,每天定時做好病房的清潔消毒工作,保持通風良好,及時清理廢棄醫療物品,防止患者發生院內交叉感染;最后,護理人員自身要具備識別風險的能力,及時發現治療護理期間潛在的風險因素,采取相應的防止措施。②明確每個人的護理職責,保證護理工作的全面性,護士長要分配好所有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工作,避免因工作較差造成護理疏漏,成立風險管控小組,每周定期開會總結風險管理經驗,找出存在的問題,分析有效解決方案。③制定風險應急預案,針對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手術大出血、窒息、感染、跌倒等問題制定針對性的防止方案,當患者發生上述風險事件時可第一時間采取救治措施,避免對患者健康造成更多傷害,備好急救藥物和設備。
1.3 觀察指標
①風險發生率,主要包括窒息、創口感染、手術大出血、跌倒等。
②護理滿意度,分為不滿意、滿意、非常滿意三個等級,滿意度為后兩項和除以每組總例數。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分析和處理,各項計量參數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各項計數參數用百分比表示,用x2檢驗,P<0.05表示兩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風險發生率
見表1
觀察組風險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滿意度
見表2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由于頭頸部腫瘤外科患者較多,所患疾病特殊,風險事件發生率較高。而護理風險是指在日常護理中,患者突然遭受不安全因素的作用,導致重傷甚至死亡。護理風險管理是目前具有良好預見性的護理管理模式,在治療期間,醫護人員通過科學合理的計劃和組織,控制和消除護理風險,最大程度降低降低護理風險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進一步的傷害,避免經濟上和精神上的損失[3]。護理風險管理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將患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放在首位,體現出人的生命價值和人格地位,因此要做好頭頸腫瘤外科護理風險管理工作,保證患者早日康復[4-5]。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護理風險管理,由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只發生1例風險事件,而參照組共發生6例風險事件,觀察組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說明風險護理管理使護理更加全面細致,通過充分的預先防范護理,有效降低了風險事件的發生;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說明風險護理管理可以更好的滿足患者的需求,體現出人性化管理,因此,風險護理管理對頭頸腫瘤具有積極的臨床治療價值。
參考文獻:
[1] 畢小琴.護理風險管理在頭頸腫瘤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2,30(2):173-175.
[2] 張巧蓉.護理風險管理在頭頸腫瘤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5,9(19):112-113.
[3] 周靜.護理風險管理在頭頸腫瘤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6,8(15):138-139.
[4] 金三麗,路潛,龐冬,等.頭頸部惡性腫瘤患者放射治療期間營養風險及營養不足發生率變化的縱向研究[J].中華臨床營養雜志,2017,25(1):22-28.
[5] 劉潤娥,左慧肖.護理風險管理在頭頸腫瘤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3):6611-6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