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軍 武云飛 程斌
摘要 介紹了蜀檜標準化容器育苗技術,具體包括栽植前準備、 栽植、苗期管理和苗木出圃等方面內容,以期為容器育苗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蜀檜;容器育苗;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91.4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9-0196-02
容器育苗,即用特定容器培育作物或花卉、果樹、林木幼苗的育苗方式。容器育苗起苗和栽植時,根系受損少,成活率高,緩苗期短,發棵快,生長旺盛,尤其適用于不耐移栽的樹木。容器育苗為機械化、自動化操作的工廠化育苗提供了便利。
蜀檜,又稱塔柏,陽性樹種,喜光,耐寒,生長快速,不耐水濕,對土壤要求不嚴。樹冠塔形,枝葉蒼翠,四季常青,是城市園林綠化中應用最廣泛的樹種之一。但是這種優良樹種在綠化實踐中移栽成活率低、移栽時要攜帶土球,故費工、費時、費力。鑒于此,園林綠化技術人員從2011年春季就開始嘗試利用容器育苗技術移植蜀檜,以提高蜀檜的移栽成活率。
安陽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處晉、冀、豫3個省的交匯處,地處北暖溫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水溫適宜。年平均氣溫13.6 ℃,7月平均氣溫27.2 ℃,降雨多集中在7月、8月。冬、春季多北風,夏、秋季多南風。該試驗項目位于安陽市園林所的5號地和10號地,地勢平坦、排水通暢、通風和光照條件好、灌溉條件好、便于管理,緊鄰圃地主干道,便于運輸。試驗土地種類為黃壤土,育苗地周圍要挖排水溝,做到內水不積、外水不淹。
1 栽植前準備
1.1 苗圃地準備
選擇地勢平坦、排水通暢和通風、光照條件好、灌溉條件好、便于管理的地塊,要求緊鄰圃地主干道,便于運輸。
1.2 苗木選擇
種苗要求冠型豐滿,根系完整,無病蟲害,苗高一致[1]。本文選擇圃地內長勢健壯、無干枯枝、無黃葉、無病蟲害、高4.0~4.5 m、在圃地中生長至少有15年以上的蜀檜。
1.3 土壤準備
容器育苗用的土壤要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選擇理化性能好、來源廣、成本低、重量輕、有一定肥力、保溫、通氣透水、不帶病原菌和蟲卵、不帶雜草種子的土壤。
1.4 育苗容器選擇
育苗容器用無紡布制成。根據移植時樹高和土球大小,可選擇口徑為80 cm×80 cm、60 cm×60 cm的育苗容器。
2 栽植
2011—2013年春、秋季,園林技術人員多次將蜀檜移植到無紡布制成的育苗容器中。首先,在預先準備好的10號圃地用木杠搭建網狀支架,栽立木樁(直徑15~20 cm),深埋50~60 cm,并在坑內墊碎磚,以增加其牢固程度。然后搭建橫桿(直徑8~10 m)。固定容器苗的網狀支架必須牢固結實。其次,在固定架下放好無紡布育苗容器,裝入1/4~1/3的土壤,土中摻入一些有機肥,把準備好的蜀檜苗木帶土球放到容器中央;然后在根系周圍填充土壤,土壤要求裝實,保證提袋時不漏土,裝到離容器邊緣0.5~1.0 cm處。土球安放前,要噴灑800倍生根液。周圍用土培好,容器間隙用細土填實。樹頭固定在網狀支架上,必須綁扎牢固。盡量用軟質材料,少用鐵絲等綁扎。灌溉水,10 d內保持土壤有足夠水分。
3 苗期管理
3.1 澆水
苗木栽入控根容器后,及時澆透水1次。根據天氣情況、土壤質地、苗木情況確定澆水次數。第10~12天再灌水1次,此后12~15 d再灌水1次。每次灌水后及時松土。夏季高溫時每天早晚要噴灌1次,噴灑樹身。在澆水時要確保每個容器都能獲得約等量的水。容器苗的用水量一般要大于地栽苗,澆水次數隨季節變化而變化。栽新苗木栽入控根容器后,需要大量水分,容器四周底部都有通氣孔。栽植土壤透水性強,新栽苗木要連續數天澆水[2]。
3.2 除草施肥
草害防治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一般每月除草2~3次。根據蜀檜的長勢,以氮肥為主,并加入適量的磷肥、鉀肥。春季氮、磷、鉀施肥比例一般為3∶1∶1。此外,還可施用腐熟圈肥。對長勢較差的苗木,還可葉面噴施0.5%尿素或磷酸二氫鉀800倍液,每2周噴1次,連續3次。對名優苗木也可施持力硼、硫酸銅、硫酸亞鐵等,以補充微量元素。
3.3 冬季管理
冬季管理是控根容器育苗的重要一環,要少澆水,適當控水。溫度降到0 ℃時要澆防凍水。控制氮肥用量,施磷肥或土雜肥,提高容器苗木的抗寒力。容器周圍用土覆蓋掩埋,防止根系受凍[3]。
3.4 病蟲害防治
容器苗木主要有害生物種類與圃地基本相同,防治方法可以參照圃地的方法。一是鼠婦。可用30%久效磷合劑2 000倍液噴灑于植株上。二是蝸牛。應經常檢查,及時捕殺,可撒施8%滅蝸靈顆粒劑或10%多聚乙醛顆粒劑1.5 g/m2防治。三是蛞蝓。應加大人工捕殺力度,在樹體周圍潑澆五氯酚鈉[4]。
4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前1周應灌溉水。起苗時要注意保持容器內根團完整,切斷穿出容器的根系,嚴禁硬拔或用手提苗莖[5]。做到隨起、隨運、隨栽植。苗木搬運過程中輕拿輕放,保證容器完整、無損傷。運輸損耗率不得超過2%。
5 結語
容器育苗的蜀檜和圃地內生長的蜀檜在長勢上相差不大。移栽時,容器苗在起苗和栽種過程中根系受損傷少,成活率高、緩苗期短、發棵快、生長旺盛。可以規模化、成批量生產,為機械化、自動化操作的工廠化育苗提供了便利。移栽不受季節限制,移栽工作效率提高。在管理上容器育苗的蜀檜需要的澆水、施肥次數較地栽蜀檜多,管理更精細,冬季需要采取保溫措施。蜀檜標準化容器育苗在未來的綠化施工中必將普遍應用,將為推動城市綠化事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6 參考文獻
[1] 陳有民.園林樹木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8.
[2] 田世鋒,武云飛,楊艷紅.大規格蜀檜容器苗移植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6,32(9):163-164.
[3] 李丹丹,王藝偉,王幸麗,等.蜀檜大苗栽植技術[J].陜西林業科技,2011(4):80-81.
[4] 史鳳姣.蜀檜大苗雨季栽植技術[J].河南林業科技,2009,29(3):117.
[5] 高健.蜀檜大樹移栽技術[J].農村科技,200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