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政
摘要:文章首先結合2017課程標準,來對高中階段語文學習的目標展開深入剖析,而后進一步結合當前現階段語文課堂學習的特征,來明確閱讀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價值。
關鍵字:閱讀;語文;學習;作用
在中學的語文課程學習過程中,閱讀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無論教師還是學生,對于這一點都有著明確的認識。但是實際過程中,閱讀卻給了學生和想象中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課堂之上,閱讀淺嘗輒止,似乎并未深入,而在課外時間,閱讀又僅限于教材而已,似乎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高中階段的語文課程,更多保持了和初中大體相似的模式,介紹文章創作背景、分段、剖析以及評價,一直到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的布置,整個過程十分緊湊,似乎并未留給閱讀太多的余地。但是在當前素質教育一再強調的背景之下,僅僅是這樣的教學思路,總讓人覺得有些不足。
一、高中階段語文學習本質以及目標
一切任務,都應當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同樣如此。而對于目標的尋求,莫過于從《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尋找答案。
在2017年版課標中,對于語文課程的描述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這是對于語文課程的精確定位,明確了語文課程學習的目標,在于掌握漢語語言。但是隨后進一步給出說明,語文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并且將這一點定位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由此可以看出,語文課程的展開,同時承擔起了人文方面的價值傳遞。2017版課標中同時指出:“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積累言語經驗,把握祖國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加深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理解與熱愛,培養運用祖國語文文字的能力;同時,發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積累豐厚的文化底蘊,理解文化多樣性。”這些內容明確標定了語文課程的三個層次的重要職能,其一即在于幫助學生實現對于語言的駕馭能力的打造;其二則在于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獲取到文字所承載的內涵,并且使語文課程成為了解到中國文化的重要渠道和窗口;最后,是實現學生價值觀的塑造,這關系到學生綜合能力,思辨方式等多個方面,是教育的最終目標,與當前我國素質教育的總體方向保持高度一致。
在這樣的目標指導之下,閱讀的價值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強調。通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對文章創作背景的必要介紹以外,更多的時間都用于深入到文章內部,從句子的層面對其展開分析。這種做法固然也是有效獲取漢語言知識的重要方法,但是相對而言,在人文價值的傳遞上,必然有所遜色。而想要補齊這種人文層面的價值傳遞,實現當前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語文課程中的閱讀部分不可或缺。
二、閱讀對于語文學習的價值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很明確的看到,閱讀作為語文課程中的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其不應當被忽視或者放任自流,而應當被謹慎地選擇并且納入到語文課程的學習過程之中。在將閱讀引入到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時候,應當著重關注閱讀自身的作用,并且從這一點出發,圍繞語文課程的整體目標不斷展開。具體而言,有如下兩個方面需要引起關注:
首先,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從系統的角度審視語文教材,以及其他課外閱讀材料。與課堂之上深入到字句之間的分析大有不同,閱讀更加注重系統性,也因此能夠傳遞更多的人文價值。將文字材料割裂成為字句,只能幫助實現語文知識的獲取,對于思想的傳遞并無益處。當前語文課堂之上的情況,迫切要求閱讀環節的參與,以實現語文學習體系的完整建設。對于學生而言,只有廣泛的閱讀,才能從字里行間獲取到關于更多中國文化,和中國傳統價值觀的思想,也才能借此形成自己獨特的和正確的觀點以及理念。不容懷疑,這是與當前素質教育的整體發展方向不謀而合的。但是在廣泛的閱讀過程中,教師不能放任自流,不能因為閱讀行為可能發生在課堂之外就無視自己的責任。而應當為學生挑選和引入不同的閱讀材料。唯有如此,才能與課堂之上的教材分析相輔相成,更加深入的實現思想傳達的職能。
其次,閱讀對于語言的“習得”同樣有著不容忽視的幫助作用。對于習得的概念,當前比較多見于二語領域,通常將二語習得定義為母語之外其他語言的學習,重點是指當第二語言的輸入達到一定總量的時候,學習的個體能夠從這種海量輸入中獲取到語言技能的學習方法。但是習得這一概念同樣有著自己的內涵,即通常“因學習、練習而掌握”,也就是說,對于語文的學習,同樣可以通過大量的練習而加強對于漢語言的掌握。在習得的過程中,注重輸入的總量以及學生主動參與狀態,而閱讀恰恰能夠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也就是說,通過閱讀,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關于漢語言的用法,并且閱讀本身不同于課堂上被動傾聽教師講解的狀態,它會呈現出更多的主動特征,即學生需要主動的去看,去理解閱讀材料的內容。從這個角度看,閱讀對于語文學習的價值不可小覷。而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學生尤其應當注重主動參與,主動性在閱讀的過程中可謂至關重要,只有積極主動的參與,才能獲取良好效果。
三、結論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閱讀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并且綜合當前語文課堂學習現狀可以發現,閱讀必然會成為語文學習體系之下,與課堂相輔相成的有益互補。只有給予其充分重視,才能有的放矢展開閱讀學習,也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常桂梅.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與突破[J].漢字文化,2018(17)
[2]胡勤.高中語文課程內容結構性重組——我讀《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J].語文建設.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