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紅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與推進,信息技術已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較,信息技術有著明顯的優勢,它可以將教學內容以更加直觀和形象的方式展示給學生,能夠有效渲染課堂學習氣氛,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可以創設教學情境,能夠加深學生對語文的理解,培養他們審美的能力,可以突出教學中的重難點,進而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語文教學;實效性
目前,許多教師開始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但是若“只知其表,不解其里”的話,是很容易流于形式,進而難以獲得實效。因此,教師應當積極研究信息技術的特點,結合語文實際教學來進行有效運用,這樣才可以發揮出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實效性。所以,教師如何應用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主觀能動性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是面對的教材與黑板,在這種狀態之下,學生會逐漸感覺到枯燥乏味,進而會失去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則可以有效的改變這種不良狀態,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觀能動性。在教學過程中,一些美麗景色的描寫往往是很難通過語言去描述的,而教師則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教學內容中相關的圖片、音頻等,這些生動形象的直接展示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兩彈”元勛鄧稼先》一文時,學生通過文字以及教師的語言講解是很難理解到當時鄧稼先發明“兩彈”時的困難與艱辛,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兩彈研發成功時的視頻讓學生進行觀看,這樣學生的興趣就會被激發,同時也會加深對課文所表達情感的理解與認知。如學習《美猴王》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展示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面,讓學生通過片段中的畫面來對美猴王的印象及認知,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材上枯燥的文字也會變得有趣,學生也樂意參與到學習中。
二、運用信息技術,增加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增加課堂容量,它可以減少教師板書時間,進而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用在發現、分析以及解決問題上。例如:在學習《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時,通過對本節課教學目標的了解,我們知道本節課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雨林與世界發展之間的關系。傳統的教學,教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將出來進行板書與講解,這樣就會花費課堂上許多的時間,原本教師設計好的一些教學過程可能就不能開展了。但是利用信息技術就可以有效的解決這點問題,如教師可以運用電子白板,事前準備好電子表格直接呈現給學生,并且配備上相應雨林的變化與世界關系的圖片。教師在播放過程中,應給予學生合適的時間對相互之間的聯系進行思考,這樣既節約了板書時間,同時還可以充實課堂,學生也具有更多的思考與訓練機會,不僅減輕了教師課堂壓力,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的主要特點就是可以將一些抽象的文字直接轉變為直觀、形象的畫面,對于學生而言可以幫助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全面的分析課文中的內容,進而提高學生解決自主學習中所遇到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海洋是未來的糧倉》時,整篇文章是具有許多關于海洋的相關知識,若學生僅憑借文字是很難對文章進行理解的,其中一些內容,學生的現有認知是無法進行想象的。面對這種情況,學生會花費大量時間并且還難以取得很好的實效。這個時候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來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如當學生每閱讀到一個階段時,教師就可以在多媒體顯示屏上呈現出相應形象的圖片,教師只需要做一些引導,學生就可以很好的進行理解。在這種狀態之下,學生就會覺得很有興致,不僅可以加快對文章的學習,同時還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程度。除此之外,信息技術也是開展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的主要手段,這些都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教學也會輕松許多,只需要做好引導作用,輔助解決學生自主學習中的問題。在這種形式之下,教學目標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實,學生主體也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尤其是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積極研究信息技術的特點,將信息技術有效的運用到實際教學中,進而讓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魏寧欣.淺談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7(05)
[2] 陳琴英. 淺議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科技資訊. 2015(07)
[3] 曠華松.關于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實踐分析[J]. 品牌.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