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張玉安 鄭菊妃
[摘要] 目的 探討在妊娠期糖尿病護理的過程中飲食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以及并發癥發生的概率。方法 2017年1—12月間收集妊娠期糖尿病護理的患者一共96例,將這9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研究組采用飲食護理干預的方法進行護理,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后的血糖,以及并發癥發生的概率。結果 研究組飲食護理干預的護理方法比對照組傳統的護理方法更有效,研究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后的血糖的值效果要優于對照組,并且研究組并發癥的發生概率要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飲食護理干預的護理方法效果顯著可以在臨床妊娠期糖尿病護理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飲食護理干預;并發癥;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8(b)-0085-02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乳糖耐受異常所引起的,臨床上發病率較高,也較為常見,屬于高危性妊娠疾病[1],為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要給予及時的治療和飲食干預護理,傳統的飲食干預護理由于孕婦的情緒和不確定性不能得到良好的預期結果,而針對性的飲食護理干預可根據不同孕婦的特征來制定,大大提高了孕婦對食物的喜好,從而通過飲食降低血糖。該研究2017年1—12月間對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并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為傳統護理方法,研究組為飲食干預的護理方法,對兩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后的血糖,以及并發癥發生的概率進行比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進行治療的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隨機將這96例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患者年齡20~40歲,平均(32.96±2.07)歲,身高155~170 cm,平均身高(163.4±5.7)cm,體重50~80 kg,平均體重(65.5±10.2)kg,孕期24~28周,平均孕周(25.5±0.22)周,初產婦20例,非初產婦28例;研究組采用個性化的飲食干預護理方法,患者年齡20~42歲,平均(33.13±3.12)歲,身高150~170 cm,平均身高(164.7±3.6)cm,體重50~80 kg,平均體重(64.8±9.7)kg,孕期24~28周,平均孕周(26.0±0.13)周,初產婦19例,非初產婦29例。兩組患者臨床表現均有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升高的現象,并且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重、身高、孕周以及初產和非初產婦的人數和臨床表現上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醫生對患者進行關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理論知識講解,告知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以及注意事項,統一為患者講述飲食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性,對患者進行飲食方面的指導,以及耐心指導患者關于飲食的注意事項,耐心回答患者的問題,提醒患者定期按時進行復查。
研究組:采用飲食干預的護理方法,對待不同的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以及飲食食譜,針對不同體重的患者,計算每餐的所需的熱量,制定每餐的食譜,食譜要求營養均衡,多攝入粗糧或土豆等低糖食物,配合蛋奶魚等富含蛋白質的物質,以及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和維生素的食物。不僅要求每餐營養搭配豐富,還需要每餐的食物種類都不盡相同,多以清淡為主,促進孕婦的食欲,多喝水少食多餐,參考妊娠期熱量攝入情況,分娩期每日攝入熱量可高于妊娠期,以1 900~2 300 kcal為宜,并注重增加優質蛋白攝入,具體可選擇脫脂牛奶和雞蛋,若孕婦無法自主進食,則需給予孕婦補液,在輸入葡萄糖的同時增加胰島素,其中4 g葡萄糖應配合使用1 U胰島素,同時護理人員持續監測孕婦血糖,盡量保證其血糖維持在5.6~6.2 mmol/L;適當運動鍛煉,嚴格控制糖的攝入,定期檢查血糖,耐心講解關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并囑咐家屬協助,幫助患者一起控制血糖,避免發生并發癥[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后的血糖的值,比較兩組并發癥的概率。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后的血糖的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上述指標均有所改善,研究組改善情況較對照組優勢顯著(P<0.05),見表1。
研究組出現早產、酮癥酸中毒、妊高癥、感染、羊水量過少以及胎膜早破等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4.58%,遠低于對照組的35.42%,結果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以高血糖為主要的特征,長時間的高血糖會導致并發癥的發生以及血管病變或者管腔變窄,巨大兒和早產的發生概率也增加[3]。導致妊娠期糖尿病主要與肥胖、年齡、遺傳等因素有關,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威脅著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和生命[4]。傳統的護理方法無法達到預期治療水平,而隨著醫學的發展,醫療條件的改變,護理的理念也開始發生轉變,護理不再是常規的簡單護理,而是以人為本,慢慢形成了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這變成了各科臨床護理的一項核心內容[5],個性化針對性的飲食干預護理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大大提高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6]。
該次研究中,研究組護理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優于對照組(P<0.05);且該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4.58%,遠低于對照組的35.42%(P<0.05)。個性化針對性的飲食護理從以人為本,注重人的感受等優勢,護理人員結合孕婦的實際情況,幫助其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還可以建立孕期飲食營養表,保證孕婦能夠攝取足夠的能量和營養,進而保證胎兒的正常生長,同時,限制母嬰體重的過度增長,針對性地根據孕婦的餐后血糖調整飲食結構,此外,還應該保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鈣鐵等微量元素的攝入,控制鈉鹽的吸收,避免生冷刺激食物的食用,清淡飲食,做到少食多餐。優質的飲食會干預,不僅僅能夠控制孕婦血糖,還能夠保證孕婦孕期內的營養供給,可以提高醫護患者的關系,增加醫護患者的信任度,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對疾病有積極的作用[7]。這主要是由于護理理念的改變,新的護理觀念以人為本,更注重人的感受,改善食譜,降低糖的攝入,控制血糖范圍,改善母嬰結局。
綜上所述,飲食干預護理方法的效果明顯,并發癥發生概率比較小,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控制效果也比較明顯,可在妊娠期糖尿病護理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謝紅,鐘瑞儀.飲食護理干預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8,25(15):113-115.
[2] 楊淑妙,李桂寶.飲食指導與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評價[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2015,2(6):188-189.
[3] 許敏華.飲食指導對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7,2(14):53,62.
[4] 吳世蘭,張曉.運動和飲食控制法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和妊娠結局影響分析[J].農墾醫學,2015,37(6):542-543.
[5] 李煥平.145例胰島素配合飲食運動指導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5,28(8):38-39.
[6] 韓俊霞.個體化飲食指導結合運動療法對妊娠期糖尿病母兒并發癥的干預分析[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5,30(5):55.
[7] 楊洋,鄒磊,任婷,等.妊娠期糖尿病營養干預的效果及對新生兒預后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6,14(9):1516-1518.
(收稿日期:201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