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梅
摘要:如何提升小學生閱讀水平,讓閱讀教學在小語教學中放射光彩,是小學語文教學重中之重。教師要積極引導、尊重學生個體,更大限度發(fā)揮學生的潛能。
關鍵詞:小學閱讀;重視基礎;尊重個體;豐富閱讀量
引言:
新課標在閱讀教學上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個性,提升閱讀教學質(zhì)量。
那如何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彰顯個性,使課堂煥發(fā)生命的光彩?我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打好基礎,培養(yǎng)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就是由字到詞再到句子的逐步訓練。那么,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應從詞句訓練開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提出:“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就是強調(diào)抓住文本中的詞語來理解和感悟。語文是以字詞為載體的,通過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來領悟語言的神韻和妙境。因此,我們在讀課文時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走進文本,探秘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和思想境界,還要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更好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了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是發(fā)展閱讀的重要基礎。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運用詞語十分重要,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內(nèi)容。在詞語訓練中,既重視理解又重視運用,把學和用結(jié)合起來,一些常用的詞語,要引導學生在說話和習作中經(jīng)常使用,一些基本句式要引導學生加深認識,并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學會使用。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還應讓學生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詞語一讀就懂,不需要理解;有的詞語稍作比較,學生就理解了。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多說,有時讓學生把課文中的詞語、句式變換說法。這樣,就達到了一定的訓練效果。
二、課前準備,課堂質(zhì)疑。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他們中有的思維敏捷,反應速度快;有點思維遲緩,課堂上一言不發(fā)。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閱讀,讓學生自主感悟、獨立思考,課堂上鼓勵學生有質(zhì)疑、有表達的欲望。如在教一年級語文《四季》一課時,我提出:“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喜歡?請大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由于我課前精心準備了一些四季景色的圖片,小朋友們表達欲望非常強烈。他們中有的用一句話來形容,有的用一個字來贊嘆,還有的同學模仿課文寫詩句。各種類型的表達妙語連珠,令我瞠目結(jié)舌。由此我認為:“請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學習”把選擇的權(quán)力還給學生,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也尊重了學生的心里需求。但是,教師也不能因?qū)W生自由、盲目的解讀而迷失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本質(zhì),要合理安排、使個性閱讀更加精彩。
三、走進文本、更新觀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個性化閱讀不僅要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因此,作為教師不能束縛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要從自身出發(fā)更新觀念,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反復品讀重點詞句;不斷和文本對話、和作者對話。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前提下,走進人物的心靈深處。如在教《學會查‘無字詞典》一課時,我讓學生自己提問題,他們中有的提出:“無字詞典”是什么呀?怎樣去尋找生活中的‘無字詞典呢?學生有了疑問,就會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在此基礎上,使教與學真正成為“愉快的藝術(shù)”。而且,教師在課堂語言描述時,要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或激昂、或深沉、或輕柔......使學生對事物有個形象的認識。再一,活動激趣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門教學藝術(shù)?;顫姸鄻拥挠螒颉⒏傎惢顒?、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歡快激烈的氛圍中,動腦、動手、動口,以趣促思,發(fā)展多種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入游戲競賽方式,進行聽、說、讀、寫聯(lián)系,不僅能促使學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
四、增加閱讀量,不斷豐富自己。
閱讀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應用,有效地指導學生系統(tǒng)地讀一些教科書或課外書籍,有助于幫助他們夯實基礎知識,從而為寫話、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讓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閱讀習慣,我告訴他們:多看書,可以從書中獲取知識、收獲快樂。例如,我向剛?cè)雽W的小學生推薦兒童讀本《蚯蚓的日記》,這本情節(jié)幽默、人物造型可愛滑稽的圖畫書,不僅幫助孩子們培養(yǎng)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多元思考的習慣,還傳達了有關不同生物和地球的相關知識,小朋友們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發(fā)出咯咯的笑聲,有些小朋友還把自己看后的體會、感受與老師分享。我還常常告誡自己:課余時間要多看一些課外書,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多閱讀可以豐富自己、充實自己,作為教師只有多學習、多為自己充電,心里才有底氣;有底氣在課堂上才有靈感、才能上好課。我想只有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夠配得上“人民教師”的稱號;只有飽讀詩書的教師,才能更好地教育好下一代。
五、閱讀形式多樣、新穎。
我認為:堅持閱讀是一種良好的品德。大文豪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是,能夠堅持下去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作為一名鄉(xiāng)村小學教師,即使在資源比較匱乏的偏遠農(nóng)村,也不忘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空間?!耙蝗罩嬙谟诔俊蔽揖蛷某孔x開始,清晨的陽光照耀著美麗的校園,同學們手捧教科書,或《唐詩三百首》、或《童話故事》,朗朗的書聲傳遍整個校園。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以身示范,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把每一位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并且培養(yǎng)學生在讀書中有問題、有見解、有體驗、有感悟的良好習慣。另外,我還舉辦“親子共讀”活動。并通過延伸閱讀、共享好書、假期選讀等多種形式的閱讀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讓個性化閱讀更加放射光彩、芬芳四溢。
小學語文同行們,我想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用愛去澆灌、用溫暖去感化,就會培育出一朵朵令我們驚喜萬分的“閱讀”之花。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 《語文教學二十韻》
[3] 《小學語文教師》
[4] 《小學語文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