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杰
摘要: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保育觀念要更新,要從"傳統的保護身體發育"擴展到"促進幼兒個性的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要將"保"與"教"真正的結合起來。
關鍵詞:幼兒;保育;理念;質量
《3-6歲兒童發展與學習指南》指出:幼兒"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是一種在身體上和精神上的完滿狀態及良好的適應能力。"《規程》中也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切實做好幼兒生理和心理衛生保健工作。"從《指南》與《規程》所提出保育工作的要求中可以看出,科學的保育理念應該涵蓋幼兒身體保育和心理保育兩大方面。保育工作不但要關注到幼兒的身體保健,同時還要兼顧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要為幼兒提供生活與發展所必需的、良好的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給予幼兒全方位的精心照顧和培養。那么,保育員應該如何樹立科學保育理念,全面提升保育質量呢?筆者談談淺見。
1.學習幼兒教育專業知識,樹立科學的保育理念
保育員對自己工作的認識,直接影響到自身的工作行為。首先,保育員要對自己的工作的重要性、性質和工作內容有科學的認識。要認識到,重要性在于保育工作是幼兒園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保教"的完美結合才能使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保育"與"教育"是平行的,不是教育工作的附加。保育員不是"保姆"。保育員的工作內容不是單純的"體力勞動", 保育員不僅要負責幼兒園的安全,衛生,飲食等生活方面的瑣事,還要通過觀察幼兒的表現、發展、需要,為幼兒的生活、學習、身體發育、心理發育提供適當的支持和幫助,關注幼兒的性格培養,心理保健。
1.1 形成明確的"健康觀"。保育員要把傳統的關注"身體健康保健"的理念轉變為"生理、心理健康保健"。根據《綱要》、《指南》精神,保育員既要保證幼兒的身體健康成長,還要促進幼兒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良好發展。特別是心理健康方面,由于幼兒年齡尚小,心理能力還很弱,主動調節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也較差,因而,心理極易受到傷害。如果幼兒的心理長期得不到保護,甚至反而不斷地受到傷害,那么,這不僅會使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體驗較多的挫折感及失落感、不受尊重及不被理解和信任,以致影響到幼兒心理健康發展,而且,還將對幼兒的身體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保育員與幼兒直接接觸的時間長、范圍廣,能夠結合生活、學習中的教育契機,隨機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1.2 樹立"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為本"的專業思想。保育員應該認真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指導綱要》以及幼兒衛生與保健知識,全面掌握每個年齡階段幼兒五大領域的發展目標,了解本班教育活動的實施進程和預期目標,了解每個幼兒的實際發展情況,對照目標,結合幼兒實際情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各項展工作。如:針對中班自理能力比較差的幼兒,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請他當小幫手,幫助老師發小毛巾、傳遞小物品等,樹立其自信心,鍛煉其動手能力;針對小班"入園依戀"表現強烈的幼兒,要以輕松、愉悅、詼諧的話題轉移他的注意力,或是帶他到園所各處走走,緩解他的入園焦慮,帶領他融入幼兒園生活,培養活潑、開朗、合作的性格。針對衛生習慣較差的孩子,可以讓他協助做些許力所能及的清潔整理工作,如,幫助掛衣服、疊書本,并在此過程中,要幼兒對比整理前和整理后的改觀,養成講衛生、愛勞動的好習慣。保育員"心中有目標",則能實現"以人為本,因人施教,促進發展"之目的。
2.樹立"促進幼兒和諧發展"意識,全面細致做好保育工作
《指南》指出:"為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成人應為幼兒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宜的鍛煉,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創設溫馨的人際環境,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親情和關愛,形成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形成使其終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據此,保育員應當做好食宿與鍛煉、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習慣養成等三項工作。
2.1 認真執行衛生保健制度,保證幼兒食宿有序,鍛煉有效。首先,保育員要堅持做好室內環境和玩具的消毒整理工作,定期對幼兒用品,教學和娛樂設施進行安全維護,避免意外傷害。其次要建立良好的進餐、污水常規,用講故事、情境教育、對比教育等方法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和午睡習慣。再次,體育活動時,要積極協助老師組織活動,在提高重視運動技巧的同時,兼顧運動量的大小,運動時間等對幼兒身體的影響,做到眼疾手快,保證幼兒鍛煉活動的安全和有效性。
2.2 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保育員要要深入幼兒生活,尊重幼兒,理解幼兒,切身體會幼兒的喜怒哀樂,興趣愛好,換位思考了解幼兒的心理,做好心理保健工作。如:當幼兒在拍球中由于失敗而退縮時,保育員應表現出對幼兒的關心和理解,對幼兒說:"拍球是比較難的活動,不是一下子就能學會的,不要心急,慢慢學一定會學會的……"。此外,還要鼓勵幼兒不怕困難,繼續學習和練習拍球,并給與幫助和指導。如果幼兒暫且不想再繼續學習了,可以積極地引導和鼓勵幼兒去進行其他的活動,這就是對幼兒的積極的心理保育。
總之,幼兒保育工作,實質上也是對幼兒德、智、體、美諸方面實施有效影響的過程。保育員要充分認識保育工作在幼兒全面發展中的意義,樹立愛心、責任心,將現代幼兒保育理念與工作實際相結合,真正把"保"與"教"結合起來,使"保教并重"的原則真正在教育實踐中得到落實,使幼兒的身心得到更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