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宇
摘要:近年來,中等職業院校采用高度實用的教育模式,它的教學時間緊,就業方向強,是理論結合實踐更為緊密的培養技術人才的搖籃。因此,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教育管理和素質教育是不可分割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應加強素質教育。目前,中等職業院校教育管理十分重要,如何明確中等職業院校素質教育的概念,如何加強中等職業院校的素質教育,值得認真探索。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院;教育管理;素質教育
一、中等職業院校教育管理現狀
(一)教育觀念落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舊的教育理念是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的絆腳石。過時的教育觀念已成為高職院校的普遍現象。雖然優質教育和教育改革的聲音已存在多年,但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理念仍處于招生和出口學生的簡單循環中。特別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教育和生活的整體觀念受到忽視,大多數學生的培養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步伐[1]。
(二)忽視創業教育的培養
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基本技能上,忽視了創業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導致學生不了解創業教育。缺乏創業指導和創業思維,缺乏社會競爭力,就業范圍有限,激勵機制不足[2]。學生們在發揮潛在的創造力同時,她們并不完全了解創業教育。許多具有創業潛力的學生都被埋沒在這種情況中,從而失去了培養創業精神的機會[3]。對就業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影響了他們的職業道路,這限制了學生的發展。
(三)文化教育薄弱
中等職業學校的文化教育主要是指技能學習,文化知識的全面普及,文化的積累等學科的建設。中等職業教育學生在弱勢文化教育模式下學習,缺乏文化知識,實際上沒有獲得文化。他們獲得的技能面臨技能,相對飽和和缺乏專業精神。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能力受到影響,不利于學生的順利就業,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4]。
二、是素質教育的概念
素質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的道德、智力、藝術和藝術發展的全面發展,與時俱進,適應時代和社會的要求,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們的素質。素質教育是科學的、可持續的和健康的[6]。素質教育是所有人的素質教育,而不是少數人的素質教育。從廣義上講,它不僅涵蓋知識,還涵蓋人類思想的教育和進步。所以要正確提高素質教育,必須牢牢占據社會素質教育的地位,加強薄弱環節。因此,科學素質教育可以發揮其整體作用。
三、探索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管理中的素質教育路徑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及時有效地改變學生思維的負面因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指導學生的生命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加強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料,要求具有較高思想政治素質的教師進行教育。同時,它需要作為一個重要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形式化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限于課堂形式,還可以從社會實踐的角度加強。例如,參加革命烈士紀念館、科技博物館、博物館等,激發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加強思想政治意識,幫助他們樹立積極的前景。生活與世界。同時,有必要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和設計,有效避免他們的焦慮,從而減少心理問題的影響。
(二)普及創業教育的概念
創業教育倡導所有人的創業精神,特別是在學生的教育方面。及時的創業教育有助于他們認識到創業對生活的意義。具有企業家意識和創業潛力的學生將在創業教育的指導下開始更科學的創業。增加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在課堂上提到中等職業學校的創業教育。將創業教育與技能教育相結合,不僅需要技能,還需要創業,以便為順利工作而努力。此外,創業教育應該避免教條主義的概念,應該適應當地的條件,因為每個學生的思想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并非每個學生都適合創業,需要進行具體分析。
(三)鞏固文化教育
中等職業院校的文化教育與思想教育相互關注、相互影響。良好的文化將在科學思維的指導下發揮巨大作用。否則,即使有科學思維,沒有文化,也會導致沒有未來。中等職業教育管理應加強文化教育,將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精髓相結合,整合教材,制定科學的教材,為學生的文化教育提供先進的工具。技能忽視了學生的文化,不僅停留在“神器”階段,還補充文化情感,提高整體素質,增強競爭力,實現優質教育。
(四)營造現代化的教學環境
現代化的教學環境包括教學設施的現代化、教學環境的現代化、教學觀念的現代化和教學方法的現代化。中等職業學院的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許多設備需要配置。例如,實驗設備、教學示范和學生學習場所的建設與普通大學不同。另外,戒指校園建設中的環境,圖書館、體育館建設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才能滿足現代化水平的要求,而且只能一步一步地進行。因此,有必要加強中等職業院校的建設,以提高高校的競爭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從而提高他們的素質。
四、總結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雖然中等職業學院學生的教育管理似乎是被動的,但應該強調的是,學校應在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學習中占據主導地位。為了指導針線活動的作用,應為學生提供教室和校園,使學生在質量教育管理下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實現身心成長,從而達到順利就業的目的。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管理也需要迅速發展,以免破壞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博.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中學教育管理模式[J].教育現代化,2017,4(31):287-288.
[2]張瑞芳.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管理研究[J].中國教育刊,2015(S2):354-355.
[3]趙璇.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河南農業,2015(12):37-39.
[4]張志群.閩臺合作辦學學生素質教育管理研究[J].景德鎮學院學報,2015,30(01):106-108.
[5]孫汀蘭.民辦高校素質教育管理改革與模式創新研究[J].上海管理科學,2013,35(02):100-105.
[6]黃顧巖.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管理現狀及創新性對策[J].發明與創新(綜合科技),2010(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