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河
【摘要】以人為本的思量理念隨著現如今社會的不斷發展已經深入人心,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學校等都存在以人為本的生活理念。在中學中,班主任占主導位置,通過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進行班級管理,可以建立以高中班主任為領導,學生為基礎的管理體制,把學生的個人思想發揮最大,同時尊重了學生,讓學生有較大的發揮,這樣既滿足了高中學生的心理需求也能提高班級的管理。
【關鍵詞】人本主義;高中班級管理;措施
一、人本理念的內涵
人本理念的基礎是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根本,這就要求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同時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個人特點提出不同的管理辦法。對于班主任來說,要尊重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需求,讓高中生明確自我意識在管理中存在的意義,這樣才能培養高中生的責任心,提高高中生的自我素質,發揮其特長,滿足個性發展。這是人本理念在班主任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價值,能滿足我國的素質教育的理念和標準,彌補傳統教育理念的不足,實現多元化、多樣化、個性化的教育機制,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在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有效地運用人本理念的策略
1.以學生為本,民主帶領班級
新課程改革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高中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以學生為本,做到民主管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對班級管理工作內容進行劃分,從而明確每一名同學的工作職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創造機會。例如,在選舉班委時,班主任可以由學生通過毛遂自薦的方式進行選舉,然后由全班學生共同投票決定,投票多者當選。并在每月月底組織班干部換屆大會,讓同學給予前任班干部評分,合格的班干部繼續留任。此外,為了讓班級形成合力,培養學生的凝聚力,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上設置一名班長,四名副班長,以此類推,讓班級每一名學生感覺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從而帶動班級管理工作健康發展。
2.尊重學生
在現在學校中,高中生正處于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高中生具有強烈的自尊心,渴望受到他人的重視與尊敬,而高中生的班主任要抓住這一方面,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這樣學生才能真心地加入到班級的管理上來,從而班主任才能順利地開展管理工作。只有班主任懂得如何尊重學生,重視學生,學生才能更尊重班主任。教育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不是一味地以學習為主,而是各個方面都要加強發展。學生做錯了事情是情有可原的,誰都做過錯事,班主任應當從根本下手,懂得學生為何這樣做,教育學生為何不能做,不能體罰學生,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多與學生溝通、交流,讓學生從心里反思做過的錯事。在學習過程中,老師應當多給學生鼓勵,讓學生增加自信心,這樣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提高。
3.既要嚴格要求又要以寬容之心感化學生
教育不僅僅是一項嚴謹的工作,同時也是一門藝術,而對班主任來說,教育和管理學生更是一門需要認真研究、細心琢磨的方法和技巧。在擔任高中班主任的期間,我在管理和教育學生方面,感觸最深的就是要將“嚴格的要求和寬容的感化”相結合,也就是所謂的剛柔并濟。馬卡連珂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嚴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這句話強調了嚴格的必要性,確實在管理班級時,班主任要對學生嚴格要求,不能太松散,如果太松散,學生就會像一盤散沙,這對于學生成長沒有好處。但班主任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感化教育,要以一顆寬容慈愛的心來教育學生。
例如班上有一名無視班級紀律時常調皮惹禍的學生,在他違反班級紀律時,我嚴格地批評了他,并按照學校和班級規定對他進行了懲罰,但學生并未真正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我這個班主任也沒有信任和敬畏。為了讓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從內心深處感化他,我與他進行了交流談話,引導他吐露心聲,心平氣和地勸說他,并在學習和生活中主動地關心他。一段時間后,這名學生明顯被我感化,學習和行為上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并且主動幫助我維持班級秩序,而這名學生之所以會發生令人驚喜的變化,主要得益于我嚴格與寬容結合的教育方式。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級和學生時,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同時又要以寬容之心感化學生,讓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4.關注當下,讓每一個學生擁有朝氣
作為一個學生,尤其是高中生,高考的壓力是無時無刻存在的,每一名高中生都在為高考做準備,無形的壓力讓許多學生心存焦慮,學習過程過于壓抑,失去了此年紀應有的活潑與朝氣。如果班主任再在班級的管理制度中過于激進,再給學生增加壓力的話,會造成學生變得很極端。人本主義思想理念中“此時此刻”這種思想尤為突出,其目的是讓學生們不要好高騖遠,去追尋那些不著邊際的空想,從實際出發,無論再難都要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活在當下,理想與空想不同,人要是沒有理想,則沒有了生活的動力,學生也是一樣,只有遠大的理想才能激起奮斗的火花,應教導學生通過腳踏實地的努力去實現。此時此刻,活在當下,不是讓學生們放棄理想,相反只有目前實現了才能一步一步地接近理想,從而成就夢想。讓學生不要只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給現實的自己太大的壓力。從高中的管理經驗來看,很多學生在老師的眼中都是一成不變的,好的學生就是一直好,壞的學生就一直壞,這樣的想法過于陳舊,不切實際,如此觀念影響下,壞學生無論做出什么事情都會在老師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容易造成“優重差輕”之分,許多學生從心里面感受到老師的偏心,從而帶來更壞的影響。
5.尊重自我,讓每一個學生發現自我
在班級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對待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尤其是高中生,正處在一個價值觀尚不成熟時期,每一件事都要自己去判斷。在班級的管理過程中,尤其是管理者班主任,應該指導班級的每一個學生遇到困難時知道如何解決困難,每一個人的解決辦法是不同的,班主任不可能對每一個人的問題都加以解決。人本主義思想強調“鼓勵自己能夠克服自己所遇到的暫時的困境”,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多讓學生從“你該怎么做”到“我該怎么做”過度,讓學生成為解決辦法的主體,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我管理。戴上有色眼鏡,這種做法可能帶來師生之間的不信任,造成班級不和諧。尊重每一個學生不僅僅是看學習成績,還要看除學習外的其他方面,每一個人都有不擅長的一面,也有發光的一面,在班級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的自我看法,多溝通,班級的領導者要與班級同學間相互學習,不能強壓自己的意愿于別人,要從實際中去思考問題,把自己放到對方一面去考慮,多為對方考慮,多聽聽對方的想法。如一些學生迷戀上網玩游戲,在引導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與學生多交流,了解他們是不是最近學習壓力過大,想通過網絡放松放松還是單純的迷戀上網,告訴學生網絡上存在的利弊,多去引導學生,鼓勵他們自己做出選擇。
6.以學生為本
高中生正處于人生成長中的轉折點,他們的想法和行為慢慢趨向于穩定狀態。影響學生成長的因素有很多,硬件因素有學校環境、班級、同班同學、舍友以及老師等等,軟件因素有家庭教育,學校的管理制度,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方法等。學生的發展方向,仍然由學生自身的意志力和追求的目標來決定。
鑒于此,筆者認為,班級管理以學生為本,即以學生的基本情況為根本,以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出發點,做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這也是筆者管理班級的唯一宗旨,同時也是筆者教學生涯的最高目標。
學生案例:
藍某,男,15歲,入學成績排在班上第4,可是他心氣高傲,自以為是,做事情從來就沒有計劃過;盡管他勤學好問,但不善于總結,學習態度不怎么好。因此,他的成績一直沒有上去。曾經,藍某問過筆者應該怎么去學習,筆者告誡說:“首先得計劃,設立目標,即有了方向,然后是用心去學,合理分配時間,務必把每一個問題都得弄清楚明白;先追求質量,然后再追求數量,即先求穩再謀發展;另外還要經常對學習進行總結,逐步完善學習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子。”
大半個學期過去了,結果,藍某的學習成績不僅沒提高反而退步了。筆者主動找到藍某問明情況,原來藍某沒有做計劃,對學習的東西也沒有進行總結,對學習方法更是迷茫,好高騖遠,沒有踏踏實實地去學習。筆者于是狠狠地對藍某訓了一頓,并且幫忙分析其中的得與失。結果,在期末考試中,藍某終于體會到小小成就的喜悅。
筆者認為,學生在別人的眼中無論有多壞,有多不好,只要相信學生,并且采取相應的方法引導學生,哪怕是再不好的學生也會有所進步的。作為教育工作者,處理事情要一視同仁,但是不同的對象要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一切以學生為本。
綜上所述,在以人本管理的模式下,班主任擔負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不僅是班級知識的教育者、領導者,也是道德教育的引路人,班主任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教育理念,提高管理質量,才能使教育工作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大山.“以人為本”的班級柔性管理研究[J].管理觀察,2017(36):137-138.
[2]王文霞.高中班風建設中的人本化管理[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