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惠龍
(上海市寶山區機關事務管理局,上海 201900)
計算機網絡是人們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速度較快,現階段為了實現網絡資源的最大化,需在網絡中應用大數據技術,跟上大數據時代的發展速度。大數據在為網絡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引起了很多風險,增加了網絡安全風險的發生概率。因此,為了提高網絡的運行效率和安全性,需在大數據時代下規劃網絡安全防范的策略,積極提升網絡運行的安全水平,最大化地避免發生網絡事故。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速度很快,網絡運行中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網絡的運行效率,更是增加了網絡中的數據資源,多方位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大數據時代的網絡具備個性化的特征,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實際大數據中網絡運行的過程中也加重了安全風險的程度,引起數據丟失和泄漏的問題,嚴重時還會出現經濟損失[1]。安全風險成為大數據中網絡運行時的主要防范對象,采用有效的防范方法才能保障網絡運行的可靠性、安全性,體現大數據網絡資源的優質性。
大數據增加了網絡運行風險的發生概率,根據計算機網絡安全現狀規劃網絡安全風險,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1)外部風險,如黑客、木馬、病毒以及外接設備等,此類風險經常是由外部環境引起的,黑客、木馬等外部攻擊經常把病毒植入垃圾郵件或寫入網頁中,從外到內引起了網絡運行風險。(2)用戶方面缺乏安全防范的意識,或者用戶有不良的上網習慣,也會造成網絡風險,現代大數據作用下的網絡運行更要注意網絡安全的主動性防御,促使用戶積極參與到網絡安全的預防工作中。
本文在大數據背景下結合網絡運行中出現的安全風險,綜合分析網絡安全中的防范措施,具體分析如下。
大數據時代中的數據資源非常多,與互聯網自身的環境相比安全風險比較多,在網絡安全防范時要樹立防范意識,避免網絡運行中出現風險因素。用戶、運維人員一定要樹立起網絡安全的防范意識,準確認識網絡運行時的風險問題,一旦發現網絡趨向于風險問題就要立即處理,從根源上抑制網絡風險的發生[2]。用戶使用網絡瀏覽網頁中的大數據資源時,一定不要瀏覽有風險提示的網站,防止計算機受到網絡中的病毒攻擊。計算機本身會存在漏洞,網絡中的病毒、木馬專門從漏洞位置進入計算機并產生攻擊,進而竊取網絡用戶的私人信息。計算機網絡運維人員可以制定安全操作的宣傳手冊,專門向網絡用戶講解如何安全使用大數據中的計算機網絡,用戶在學習安全方法的同時樹立了防范意識,一方面保護了網絡中的數據資源,另一方面保護了網絡環境中的個人信息。
網絡安全法規具有約束的作用,互聯網運行中已經出臺了網絡安全法規,以大數據時代中的網絡安全為研究對象完善現有的網絡安全法規。網絡安全法規的制定與完善中要做到全面性、綜合性,改變以往法規過于片面的情況,有針對地制定出符合大數據時代下網絡安全運行要求的法規、制度,在網絡運行環境中提供規范的法律法規。用戶要遵循網絡安全法規的要求,營造優質的網絡運行環境。
網絡中接入了大量的設備,很多設備接入時就會引起安全風險,尤其是USB接口位置,是病毒、木馬入侵時的主要路徑[3]。現階段網絡外界設備基本是通過無線網接入到網絡中,也會攜帶病毒、木馬,引起網絡癱瘓。設備無線接入安全防范的能力偏低,此時就要強化控制設備的接入,專門從無線或有線接口位置實行安全防范,例如:圍繞大數據時代網絡運行方式在被訪問網絡中安裝防火墻,當有設備接入時防火墻就執行掃描工作,確定設備沒有風險后才允許接入,或者采用身份認證的方法識別接入設備,全面控制設備接入網絡的過程,輔助提升設備訪問大數據網絡的安全性,優化網絡運行的環境,表明設備接入控制在網絡安全防范中的作用。
大數據管理平臺在網絡安全防范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向網絡安全運行提供了標準的管理方法,致力于預防網絡在大數據環境中的安全風險。大數據管理平臺最先維護了數據資源的規范性及安全性,向計算機網絡提供標準化的數據信息,同時大數據管理平臺中包含著可靠的安全防護工具,控制網絡信息的使用過程。從網絡安全防范的角度出發,從以下幾個方面構建大數據管理平臺,如:(1)網絡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員收集大數據中的數據資源,對所有整理好的大數據實行標準化處理,當網絡檢索相關的大數據時,數據資源可以滿足自動查詢的需求,進而向用戶提供標準、安全的數據信息。(2)大數據管理平臺為網絡數據提供了規范的查詢、存儲路徑,數據可以存儲到管理平臺的中央處理系統內,保障數據在安全的狀態下完成存儲、調用,而且中央處理系統具有數據共享、批量處理的特征,均可在安全條件下完成操作。(3)大數據管理平臺構建的過程中應該積極開挖安全保護的工具、軟件,加強管理平臺的安全性才能為網絡運行提供安全保證。
網絡安全改革主要是融合大數據與計算機網絡,在以往計算機網絡安全上實行改革,促使安全防范策略符合現階段大數據時代網絡安全防范的需求[4]。列舉網絡安全改革的措施,如:(1)運維人員深入研究網絡在大數據時代下的運行狀態,開發具有自動化、主動性的安全防范工具,致力于提升網絡運行系統的自身防御性能,維護網絡運行的安全水平。(2)網絡安全防范中充分結合信息訪問技術、數據加密技術、數據備份技術,強化網絡運行的安全防護力度,注重各項數據信息的安全保護。(3)網絡運行中設置好訪問權限,通過權限保護網絡中的安全數據,網絡安全改革中要做好創新設計的工作,實現網絡信息的安全性。
網絡病毒的破壞性大,在大數據時代中網絡病毒的破壞類型多,增加了網絡運行的風險性。大數據中的網絡運行時積極實行網絡病毒防范,全面實行病毒的入侵防護。病毒在入侵計算機網絡時的路徑有網頁、郵件、U盤等,病毒在計算機網絡系統中的運行速度很快,其可在短時間內引起系統癱瘓,進而竊取用戶的重要文件。大數據時代中網絡病毒的防范措施中較為重要的是殺毒技術和防毒措施,在計算機網絡中安裝可靠的殺毒軟件,如360殺毒軟件,騰訊電腦管家,其可實時監測網絡的運行,監督大數據的計算機網絡環境中是否存在病毒,保護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運行。
大數據中的信息資源非常多,包含的網絡技術也比較多,信息資源與網絡技術會在網絡中形成漏洞,此時就要根據大數據時代下網絡系統的運行方式完善網絡漏洞的修復措施[5]。大數據時代中網絡運行中的各類軟件中均會造成系統漏洞,泄漏了網絡中的數據信息。用戶在使用網絡時應該注意定期檢查系統的漏洞,按照軟件發布的修復方法修復網絡系統的漏洞,運維人員要加快漏洞補丁的更新速度,用戶、運維人員需主動升級計算機網絡中的軟件,軟件在最新版本的狀態下漏洞發生的概率較小。目前,網絡系統漏洞修復的軟件也很多,如:360安全衛士、金山毒霸等,組織各項修復軟件的應用,避免網絡中的漏洞引起安全風險。
網絡黑客對大數據網絡安全的破壞具有主動攻擊的特點,黑客有目的地入侵計算機網絡進而竊取用戶信息,大數據作用下增加了黑客入侵的發生概率,很多黑客會利用大數據環境去攻擊計算機網絡[6]。為了提高大數據中網絡運行的安全性,首先要關閉計算機網絡系統中不用的端口,切斷黑客入侵計算機網絡的途徑;然后網絡系統中安裝防火墻,按照自定義的IP規則設置有利于網絡安全運行的配置,如:勾選配置中的“禁止互聯網上的及其使用我的共享資源”;最后配合病毒清理、漏洞修復等策略,掃描計算機的上網環境,維護網絡運行環境的安全性。
大數據時代中的網絡安全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網絡安全可以提高大數據資源的利用率,避免發生信息丟失、破壞的問題,維護著計算機網絡的運行安全。根據大數據時代中網絡運行面臨的安全風險,全面落實解決安全風險的有效措施,積極預防網絡在大數據時代中的風險。網絡運行在大數據時代中得到了較多的發展機遇,做好安全防范的工作才能推進計算機網絡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光軍,孟子棟.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8(2):63-64.
[2]葉建威,葉建芳.信息安全面臨的威脅及防范策略[J].教育信息技術,2017(11):51-54.
[3]張敬芳.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4):84.
[4]章三妹,高江錦.計算機網絡安全面臨的問題及防范策略[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2):41-42.
[5]穆逸誠.網絡安全威脅防范策略[J].科技創業月刊,2017(5):21-22.
[6]付家麟.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策略[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