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新加坡、德國特約記者 藍雅歌 辛斌青木●本報記者倪浩●魏輝王偉柳玉鵬

“中國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2019年中國將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提出明年抓好加快經濟體制改革等七大任務”……昨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內容一經公布,便受到許多外媒的關注。每年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直是外界探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來年“經濟政策總基調”的窗口,今年由于特殊的國內外形勢,尤其是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多,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界對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動向尤其看重。會議對困難和復雜形勢顯然有清醒認識和全盤考慮,既提到“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的外部環境,又強調要認清我國長期向好發展前景,并提出“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等重點工作任務。新加坡《聯合早報》21日稱,即使2019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也只是外部沖擊所致。政府只要穩定好投資者、消費者包括民企的信心,中國經濟依然會保持較快增長。
明年七大重點任務
韓國紐西斯通訊社21日稱,決定中國2019年經濟政策基本方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當天結束。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講話,總結2018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并就2019年經濟工作做出部署。會議強調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并將穩就業、穩金融等作為重要課題。
《華爾街日報》稱,21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經濟政策定下總基調,明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時預調微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會議坦承經濟面臨下行壓力,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臺灣《聯合報》稱,市場分析認為,會議要求中國經濟2019年保持“運行在合理區間”,這有待明年三月全國兩會進一步發布經濟增長目標,預計全年經濟增速將保持在6.3%至6.5%的區間。
“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是最受外媒關注的焦點之一。路透社稱,中國今年減稅降費1.3萬億元人民幣,并承諾2019年進行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這引來一些經濟學
家對于中國財政赤字率是否應突破3%的辯論。報道還提到一個細節: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內容公布之前,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周五午后發表聲明稱,注意到網上關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定不減稅不降費等傳聞,這與事實相反。
“最好的新年禮物”,德國財經網21日稱,加大減稅降費可以進一步減輕企業和個人的壓力,相當于政府贈送的“禮包”。今年10月中國實施了個稅改革,將征稅門檻從月收入3500元提高到5000元。
“中國發出信號,要為經濟提供更多支持”,法新社稱,債務問題和貿易戰讓中國經濟增長承受壓力。中國最高決策層表明,明年要通過減稅和其他政策措施為經濟提供更多支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強調,進一步開放中國的經濟,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并推進中美經貿磋商。報道稱,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是明年七大重點工作任務之一。北京將采取措施放寬市場準入,保護外商的合法權益特別是知識產權,允許更多領域實行獨資經營。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則詳細列舉了明年的七大重點工作任務,除了第六項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其他還包括:推動制造業高質
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經濟體制改革,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報道稱,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中國發展仍然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局中危和機同生并存,這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來重大機遇。要善于化危為機、轉危為安,緊扣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會議還提到,要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降低全社會各類營商成本。
強大國內市場是潛力所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向外界釋放了明確信號,尤其是讓市場參與主體——民營企業家和個體經營者們看到中央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矢志不渝向前推進的決心和信心不止于文件,而是會逐一落實在未來每項制度的改革中。”北京經濟運行研究會副會長田云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與社會預期基本一致,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強調逆周期調整,以及明確了明年將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拔疫€注意到這次中央經濟工作
會議提到穩定總需求,可能透露著另一層含義,即中美之間通過磋商落實兩國元首阿根廷會晤共識,結束本輪貿易摩擦的概率應該比較高?!?/p>
對于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等調節措施,美國彭博社的解讀是:“2019年隨著經濟探底,中國將采取更多刺激措施。”路透社稱,中國預計將在基建方面擴大投入。不過這絕不是“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臺灣《聯合報》稱,會議再次強調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并再次重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表明嚴控房地產政策不變。
香港《南華早報》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必須最終依靠內需和國內市場進一步走向繁榮。會議重申推動城鎮化發展,督促落實2020年1億人落戶目標。增強消費能力,將加快教育、育幼、養老、醫療、文化、旅游等服務業發展,改善消費環境。 (下轉第八版)
環球時報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