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寒,南開大學經濟學院
互聯網金融單從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是互聯網技術和金融行業相互融合發展的產物,屬于新興的金融模式,對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平臺的依賴性都比較強?;ヂ摼W金融的范圍比較廣,涉及融資、支付、投資、金融服務信息等等多個領域,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加強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研究力度,明確導致金融風險產生的內外因素,通過完善金融法律法規以及金融監管體系等措施來降低金融風險發生幾率。
雖然互聯網金融發展時間較短,但是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推動了傳統金融行業改革創新的進程,促進了發展模式的多樣化和靈活化,目前為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主要有眾籌、數字貨幣、網絡貸款、第三方支付平臺等等。
眾籌可以理解為許多人一起籌集資金。人們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發布眾籌信息,包括眾籌項目、眾籌原因以及利益回報等主要內容,讓參與者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眾籌資金的用途和匯報情況,幫助參與者決定是否參加眾籌以及參加眾籌的金額等。眾籌的門檻較低,對發起者的年齡、職業等并沒有太多的要求和限制,眾籌成功率的高低與眾籌項目的創意和吸引力有直接的關系,一般而言,眾籌項目的吸引力越大,眾籌成功率越高,反之越低。21世紀初期,眾籌才開始真正的流傳和推廣開來,這也是眾籌仍然處于發展初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網絡貸款也就是P2P網貸,借款者和貸款者利用網絡平臺進行直接交易。傳統銀行和金融機構對企業和個人貸款的審批手續較為繁瑣,審批流程較為嚴格,審批時間較長,而網絡借貸的出現則有效解決了企業和個人貸款難題。從21世紀初期,我國第一家網絡借貸平臺正式運營開始,網絡借貸平臺的數量和規模都在快速增加,實現了提高資金利用率和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共贏。然而,我國網絡借貸平臺由于發展時間有限等原因,其監督管理體系和誠信體系還不完整,增加了金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我國相關政府部門要盡快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法律政策,提高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準入標準,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規范化和科學化。
人們最常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有支付寶等,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用戶和銀行之間的電子支付橋梁,實現了非銀行機構和銀行機構的深度合作。與其他互聯網金融模式相比,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監管體系和行業法規較為完善。
與傳統金融行業相較而言,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和劣勢更加明顯,在滿足人們對方便快捷以及高收益的基本需求時,也提高了人們享受金融服務的風險系數。越來越多的人們通過網絡平臺實現了足不出戶了解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愿望,在節省了人們時間和精力的同時,也拓寬了人們選擇金融產品的空間,徹底打破了傳統金融行業時間和空間的雙重限制,為金融行業的蓬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這也意味著互聯網金融風險比傳統金融風險更高、危險性和破壞性更大。
互聯網行業和金融行業的相互融合,促使互聯網金融既具有原始的金融風險,又具有互聯網技術和平臺產生的風險等。互聯網金融風險具有復雜化的特征,主要有一般性風險和特殊性風險等兩大類型的風險。一般性風險也就是金融行業自身所具有的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等等,而特殊性風險則是互聯網技術和金融行業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產生的等閑,主要包括技術性風險、法律漏洞風險等等。
2.1 傳播速度更快,選擇性更強?;ヂ摼W技術在方便人們工作生活的同時,也增加了用戶和企業信息泄露的途徑,降低了用戶和企業信息的安全系數。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了信息傳遞方式的多樣化和快速化,無形之中擴大了金融風險所帶來的損失。互聯網技術加強了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內在聯系,促進了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進程,擴大了金融風險波及的范圍。
2.2 互聯網金融的監督管理難度較大?;ヂ摼W技術是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促使了手機銀行等移動金融系統的研究和推廣速度,即使交易雙方互不認識和了解,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就實現金融交易,降低了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性,增加了金融風險的類型和金融監管難度。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一旦發生金融風險,必然會給用戶和金融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后果,因此必須促進互聯網金融秩序的健康發展。
3.1 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法律法規的完善。在制定互聯網金融行業法律法規之前,必須全面了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借鑒其他國家互聯網金融管理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積極探索出適合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與眾不同的科學完整的互聯網金融法律體系。相關部門要明確互聯網金融行業對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性,準確把握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主要特征和核心理念,從而科學準確的劃分互聯網金融機構的規模、性質等等;適當的提高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準入條件;完善互聯網金融交易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于違反互聯網金融行業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嚴懲。
3.2 促進互聯網金融監督管理體系的規范化和完整化。互聯網金融行業比較復雜,要求互聯網金融監督管理體系要靈活多樣化,而不能采用原有的單一的監管體系,要根據互聯網技術研究和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時調整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方式和手段。相關部門應加強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的調查研究,建立完整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信息的收集反饋體系,加快信息流通的速度,促進網絡財務預警機制的完善。
3.3 搭建互聯網征信體系。建立功能更加強大的互聯網征信體系可以促進互聯網行業協會主要職能的發揮。我國社會信用體系還存在很大的漏洞,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產生消極阻礙作用,因此,我國相關部門應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社會信用體系的速度,為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基本職能的發揮奠定基礎。
互聯網金融行業自產生以來就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然而,互聯網金融行業在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金融風險發生幾率和擴大金融風險的危害,通過搭建互聯網法律體系、監管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等途徑盡可能的消除潛在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宣傳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機制,提高用戶的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有效的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推動互聯網金融行業又好又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