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永峰 石萍,中共煙臺市牟平區委黨校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這既是黨中央對意識形態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做出的新部署,同時也為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論指導。如何迎接新媒體時代的挑戰,強化主流意識形態,鞏固和擴大黨在意識形態領導域的主導權,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十分迫切而嚴峻課題。
傳統媒體如報刊、廣播電視等,由于覆蓋面不廣、表現形式單一、發行量有限等缺陷已逐漸被新媒體取代。新媒體能夠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借助網絡新技術的特點,將文字、聲音、圖像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動態地全方位地呈現在人們面前,使得人們可以不讀報紙、不聽廣播、不看電視,一機在手,便可周知天下。
網絡無國界,所有主體話語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信息發布者、信息傳播者。網絡的低成本、無門檻特性使得網民不僅可以是意識形態傳播的傳播者、接受者,還可以成為意識形態建構和表達的策動者。
傳播能力決定影響力?!爱斀袷澜?,誰擁有先進的傳播技術,擁有靈活的傳播手段,誰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就能產生更廣泛、更巨大的影響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無時無刻不在利用網絡加緊針對我國的政治滲透,他們資助藏獨、臺獨、東突和“法輪功”等邪教組織在境外建立反動網站,利用網絡輿論煽動國內民族情緒,以達到對中國“分化”、“西化”等顛覆目的。
改革開放40年,隨著蘇聯解體導致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再加上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意識形態傳播又有了新的手段和新的領域,新媒體在推動主流意識形態的創新和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建設面臨著嚴峻挑戰。對新變化了的形勢,我們一些主流意識形態部門和媒體不僅缺乏深刻的認識,而且對這些有悖主流意識形態的錯誤言行和現象也沒有進行及時和有力的抵制,相反卻對這些歪風邪氣推波助瀾,甚至點贊叫好??梢?,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建設是我們黨面臨的一項長期而又緊迫的工作。
意識形態領域之所以錯誤思潮泛濫,一部分原因是有些領導干部熱衷于做“開明紳士”,并且常常采取鴕鳥政策,以“不爭論”“不炒熱”等理由為自己的不作為開脫,甚至還有人對受到敵對勢力追捧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近幾年來,隨著形勢的變化和新媒體的出現及發展,各級黨委政府及主流意識部門也有所行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自上而下各級有關部門也相應的增設了一些建設和管理的機構、平臺,開設開通了一些官方的網站、欄目、微信號等新的媒體,這些機構和媒介雖然也產生了一些積極的作用和影響,但與國外和一些社會媒體、與人民群眾的需要、與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要求相比,還存有較大的差距。具體而言,一是機構缺失。在很多縣市的意識形態主管部門和一些綜合性的機關內皆沒有設立專門以新媒體為主要工作對象的機構。
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實質是主義之爭、信仰之爭。只有用統一的指導思想凝聚人心,強基固本,才能為政治穩定、人民團結、社會和諧提供根本的政治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如果沒有一個共同的信仰,那我們這個社會必然是一盤散沙,作為全社會的共同信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同我們的歷史文化相契合,同正在進行的奮斗相結合,同需要解決的時代問題相適應,是全社會價值認同的“最大公約數”。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第一要務,切實抓緊抓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體社會成員確立了一個判斷是非、判斷善惡、判斷美丑的標準,是人們都應該普遍遵守的價值準則。隨著網絡的全球化,人們的思想觀念越來越受西方權力觀、金錢觀、愛情觀等的影響,在紛繁復雜的網絡環境中,唯有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更有效地應對各種西方錯誤價值觀,防止“和平演變”。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網絡意識形態總體態勢,他將意識形態分為三個地帶,提出要積極促進三個地帶正向轉化。即紅色地帶是我們的主陣地,一定要守??;黑色地帶主要是負面的東西,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劍,大大壓縮其地盤;灰色地帶要大張旗鼓爭取,使其轉化為紅色地帶。面對空前活躍的各種意識形態“話語”,面對更加復雜多變的輿論生態,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話語權的爭奪,抵制西方話語霸權,構建自己的話語體系。
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是通過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管理權實現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同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薄耙訌娀ヂ摼W領域立法,完善網絡信息服務,網絡安全保護、網絡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要依法加強網絡社會管理,加強網絡新技術新應用的管理,確?;ヂ摼W可管可控?!睂τ谀切┓瘩R克思主義、反社會主義的言論,任何時候都不能為之提供渠道和平臺,該管的要管起來,違法的要依法查處。網絡發展到今天,網絡安全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本W絡社會不僅不應是法治盲區,而且應是法治重點。社會生活有邊界,網絡世界有底線,因此,互聯網再大,也大不過法網,不能脫離公序良俗的規制。網絡空間也是人民的命運共同體,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需要全體網民共同努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筑網絡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