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子源,長沙理工大學
Galbraith是公認的最早提出“智力資本”概念的人,1969年他提出智力資本并不是靜態的知識,而是動態的知識性活動,是運用知識創造價值的一種形式或能力,但是他并沒有明確智力資本的具體內涵;直到1991年,ThomasA.Stewart系統的界定了智力資本的內涵,他把智力資本視作企業或者企業員工擁有的各種能提升企業價值的資源,智力資本不僅包括企業所擁有的企業文化、組織結構等相關資產,也包括企業員工所具備的的知識、經驗和技能。他認為智力資本能把企業擁有的這些資源進行整合,使員工擁有的知識和技能固化成為企業的組織資本,并進一步將智力資本劃分為人力資本、結構資本和客戶資本。目前,我國普遍學者都認為智力資本是通過對知識、實際經驗、組織技術、專業技能以及客戶關系的掌握,使得組織具有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也就是把智力資本的內涵重點放在對有關資源的掌握上。
現階段對智力資本的分類主要有兩種主流觀點,即三分法和二分法。三分法把智力資本分為人力資本、結構資本和關系資本。其中人力資本包括企業員工所擁有的知識和能力等,這是智力資本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結構資本主要是指企業內部的已經形成的制度框架、數據庫等;而關系成本主要指企業在市場上的上下游關系以及客戶忠誠度等。二分法把智力資本劃分為人力資本和結構資本。其中人力資本指企業員工具有或者物化在商品和服務中以提升產品附加值的資本;結構資本主要是已固化的組織資本,是企業為人力資本更好的發揮價值創造提供的支持或基礎措施。
綜上所述,雖然不同學者對智力資本各要素的劃分標準不一,但都一致認為人力資本是智力資本的核心構成要素,而結構資本等其他智力資本要素需要通過人力資本才能夠發揮價值創造的作用。三分法下的關系資本也就是二分法下的結構資本組成部分之一。
人力資本對企業價值的影響貫穿于企業整體經營活動中。采購員擁有的專業知識和談判技巧使得企業原材料供應得到保障,通過選擇可靠的供應商能大大降低采購風險,降低采購成本;研發人員研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使企業能迅速搶占新興市場;隨著產品更新換代速度日益加快,對企業員工的生產知識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生產知識滿足了生產技術要求,生產效率才會得到保障和提升;而銷售過程是企業實現價值增值的必經過程,銷售知識一方面能夠幫助企業宣傳和確定目標客戶,并且能培養客戶對產品的認可度,另一方為銷售部門制定符合目標客戶的營銷方案提供依據,以此提升公司現金流量;從公司采購研發到產品的生產銷售都離不開管理活動,中高層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是制定并實現企業戰略的決定性因素。
有效運行的公司治理制度和組織結構,使得公司各部門之間的工作進程協調一致,能大大降低時間成本和管理費用,提升生產效率;公司文化具有獨特性,一方面能明確目標,凝聚力量,使得公司員工有共同的追求和奮斗方向,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公司文化會增強員工的歸屬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員離職而引起的經營風險。
關系資本是與人力資本、結構資本相結合,存在于社會結構網絡中的資本,包括金融資本、信任與合作等,一般通過與合作伙伴、供應商、客戶之間建立牢固的外部關系中獲得,它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關系資本提升企業價值依賴于人力資本和結構資本的共同作用實現。穩定的客戶群能夠通過購買產品能減少企業庫存成本,降低經營風險;企業也可以通過分析潛在客戶的需求,設計出更符合客戶偏好的新產品,從而鞏固市場份額,提升競爭優勢。企業與供應商之間良好的合作關系能保證企業原材料的供應,如果企業把供應商作為合作伙伴融入新產品的研發設計中,則能進一步提升企業價值。與金融機構的良好合作關系則有助于企業獲得較低的資本成本并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在人力資本方面,企業應當完善企業招聘計劃,提升企業對高水平員工的吸引力。對于已入職員工,企業要定期進行內部培訓,提升員工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另外,企業也應當完善人力資本激勵機制,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在結構資本方面,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組織架構,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也要提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營造積極的企業文化,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在關系資本方面,企業須加強與客戶、供應商的戰略合作,加強與利益相關者的溝通。企業只有重視對智力資本的開發與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利用智力資本提升企業價值,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久的存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