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偉華,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阿克蘇分公司
共享經濟是建立在互聯網平臺上的競技模式。共享經濟網絡平臺上,對多種資源、信息進行采集、處理再到共享應用,而實現這一顛覆性經濟模式則是以高精尖的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實現了資源占有人及資源需求人的所有權的交易,促進了閑置資源或產品的再利用。這一發展理念是產品價值的延伸,實現了對產品的充分再利用。這一顛覆性經濟模式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快速的展開,它具有極大的發展前景。在這種經濟模式下,生產者不僅僅只是生產者,同時他們又是消費者。他們也開始重視相關產品的使用價值以及產品質量。共享經濟將會在全球范圍內,掀起新的經濟浪潮。
共享經濟模式的運營成本雖然低廉,但卻具有高效化的資源利用率,并且具有應用范圍廣泛,具備較強的靈活性等特點。在共享經濟的投入到社會使用中后,目前已有多種合作共享模式,從共享經濟分為的類型來看,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三種,第一種是以服務為主體的共享業務,主要是通過網絡共享平臺實施的;第二種則是閑置資源的再利用化,比如說現在國內比較受人們喜愛的的二手交易網;第三種則是個人自由資產的再分配化,比如家庭多余房子的共享,提高了空間資源利用,還有為不同的房客提供多種模式。共享經濟較與傳統的經濟模式相比較,更加現代化,并且融入了先進的科技技術,特別是互聯網,為經濟共享模式開辟了一條高效的運營道路,大大提高了共享經濟的使用效率。
經過研究表明,共享經濟正在逐步擴大影響力。首先,共享經濟與傳統經濟模式所需要的發展環境不同。在傳統商業模式中,買賣雙方總是處于信息不對等的狀態,導致了相關產品的供求關系失衡,消費需求量也表現出失衡狀態。這種消極現象造成了產品以及相關產業的滯銷,長久下去,會導致大規模的資源浪費以及商品過剩的現象出現。而共享經濟則能夠逆轉這種現象的產生,促進這種功效模式及交易形式的轉變,刺激經濟的相關發展,形成高效運轉的相關產業鏈,消化過量的社會存量資產,均衡分配相關產品,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放大產品的利用價值。這種經濟模式對于社會共享的大環境而言,具備極高的重復利用效率,并且有利于低碳環保。其次,共享經濟也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了就業模式的改革,改良了傳統的就業模式,營造了更加靈活的雇傭關系,為更多具備創新意識和先進技術的個人或團隊創造了更豐富的工作環境。更多的人在作為賣方的同時又扮演著買方的角色,可以自主選擇工作任務、時間、地點以及內容。就目前的就業形式來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共享業務中去,放棄了原來的本職工作并且以共享業務作為創收工作。這種新型的雇傭關系對于企業或是個人都具有絕對優勢,企業的管理方式可以靈活多變,并且能夠基于市場環境的改變而進行靈活的調整。最后,共享經濟影響了當下的消費模式,傳統消費模式中一次性的消費變為了再利用消費,實現有限的資源,多次的利用,提升了產品的使用價值。
我國共享經濟的發展現下面臨著許多的問題。1.社會公民信任的問題。共享經濟在本質上是在信息不平等條件下的陌生人之間所進行的交易,交易成功的概率是取決于社會誠信水平,誠信水平越高則交易成功的概率就越高,反之交易成功的概就率越低。共享經濟雖然在交易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交易平臺降低交易雙方的搜尋成本,但是信息不平等所導致的反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卻很難直接通過交易平臺降低,因而交易風險成本依然很高。而現階段由于我國缺失社會誠信現象嚴重,誠信水平普遍偏低。據世界價值觀調查官網中的數據顯示,中國只有大約13%的居民完全或者有一點相信陌生人,剩余約87%的人完全不相信陌生人,誠信水平位于被調查的43個國家最后一名。雖然不能用調查結果來以偏概全,但是我國的社會誠信水平不高是不帶有爭議性的,社會誠信水平偏低導致共享經濟交易成本偏高,這也是共享經濟模式推廣困難的根本原因。2.政府的監管問題。共享經濟作為一種創新的經濟模式形態在發展過程中會與現有的監管制度產生沖突,這就使政府的監管工作顯得困難重重。就目前的形式來看,現有的法律法規既不能夠規范引導共享經濟的發展,也不能有效的解決共享經濟在發展過程中與傳統產生的碰撞。以房屋共享領域為例,以Airbnb、小豬民宿網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平臺企業調動房屋的屋主參與運營,存在稅收監管方面的缺失,這給傳統的酒店和公司的利益造成了不良影響。如果缺少一個與互聯網平臺發展相適應的監督管理機構,就無法保障共享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顛覆性的經濟模式,共享經濟已經不再是將擁有所有權作為判斷價值的標準,從移交所有權轉變為移交使用權。新型的共享經濟利用互聯網技術,創造了更加便捷、舒適、的服務。這種經濟模式還促進了消費領域的變革,減少了人們不必要的開支,共享經濟在方方面面上都具有一定的優勢。
我國正處于互聯網戰略發展的關鍵階段,應當把握住共享經濟的利用價值,借此帶動整個經濟模式的升級。為了共享經濟能夠更好的發展,因此需要政府改變管理方式,對相關發展提供具有實際效益的監管,在起到規范經濟發展的作用的同時也要盡可能的做到不過分限制共享經濟的發展。由于現在共享經濟模式發展尚不完全,所以多多少少都存在著一些漏洞與弊病,同時我國還缺少關于共享經濟的相關稅收政策的具體法規,在還沒有新的政策出臺時,這種經濟模式就已經形成了不可阻攔的發展勢頭,所以政府要積極改善當前的監管方式,對共享經濟加以引導,與共享經濟建立起良性協同合作的關系,實現經濟的創新發展。國內的大多數網絡平臺是共享經濟的渠道,應當鼓勵他們并為他們提供良性的發展機遇與發展環境。同時也要加強系統的規范的監管工作,做到真正的合作共贏,促進行業的優化升級。對于共享經濟這種新型經濟模式是應該大力被推廣的,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該經濟領域的核心發展,實現真正的便捷群眾。要想共享經濟長久的可持續的發展,就要加強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誠信是共享經濟發展的基礎,推動共享經濟發展的根本途徑就是構建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美國共享經濟的快速發展就得益于構建了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共享經濟平臺企業可以充分利用政府信用信息資源。來提高共享經濟的信用度,我國應注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進共享經濟平臺與社交網絡平臺等各類信息平臺的深度對接,加強信息的記錄、對違法失信行為等信息的披露和共享,在促進共享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有效減少失信、違法行為的發生。另外,政府應將社會信用信息開放共享,幫助共享經濟平臺獲取居民信任,降低共享經濟平臺企業獲取社會信用信息門檻和費用,使共享經濟參與者能在低成本的先決條件下獲取相關信用信息。并且要注意相關方面的完善法律法規。在共享經濟蓬勃發展的現在,現有的法律法不能很好的約束與保障這種新型的經濟模式,規存在邊界模糊不清的問題,已無法適應共享經濟的發展要求,還需要進行修改加以完善,以保障共享經濟的健康長久的發展。例如英國提出了要建設“全球分享經濟中心”的戰略目標,率先修改了共享經濟稅收政策。美國舊金山政府也就網上短租修改了相關法律法規。我國應抓緊研究制定和完善共享經濟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規章制度,落實主體責任,明確共享經濟平臺的資格條件和提供共享服務的媒介和人員的資質條件,加強服務過程中與服務過程后監管,有效保障社會公眾合法權益。
共享經濟已經在許多領域創造了優異成績,它的積極意義是群眾肉眼可見的,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符合當前的社會需要,并且迎合了我國可持續發展觀,由此看來,共享經濟存在的意義是相當大的。由于它具有運營成本小的特點,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創業人士的關注。各種行業誕生了各種不同的共享經濟,創造了許多具有應用價值的經濟模式,并對傳統經濟構成了威脅,所以大部分傳統經濟企業也開始了經濟轉型。在這種發展局勢下,政府更應加強這種新經濟的管理。推進新經濟的成熟發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便民、利民、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