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嘉悅,江蘇省設備成套有限公司
現階段,盡管招標投標管理工作逐漸規范化,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規避招標、招標過程中舞弊等現象依然比較常見,這對工程項目質量安全控制十分不利,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以及社會穩定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容易導致一些腐敗現象的產生,而這一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招標人對于招標組織的構建不夠完善,致使招標、投標質量得不到提升,最終影響招標投標市場的規范化運行。根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國家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對于建筑市場進行集中整頓以來,全國范圍內共計查出各類違規行為21224項,其中招標、投標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的就有5585項,占比26.3%,這說明現現階段我國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招標組織組建問題,使得我國招標投標工作依然不夠規范化。
第一,建設工程投標均衡性不足。一方面各類型招標市場的發展呈現不均衡的現象,使得投標活動發展不平衡,如國家諸多建設項目如電力、交通等并沒有納入到統一的管理體系中來;另一方面,由于地方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的存在,導致許多地區依然存在招投標管理不夠細化的問題。第二,公開投標的項目依然比較少,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依然有很多公開招標停留在表面的問題,致使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原則得不到深化落實。很多投標人通過投機取巧等方式參與競標,最終獲得承包權。第三,投標人資質有待進一步提升。根據《招標投標法》以及《建設工程施工招標文件范本》的相關要求,很多投標人在競標的過程中并不能滿足相關要求,致使很多投標質量失范現象的產生,如標書質量差、報價漏項等。
第一,行政干預普遍存在的問題。在評標的過程中,招標人應該基于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公平公正的品評標,但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不夠充分,導致評標過程中,政府對于評標活動干預較多,最終影響評標的公正性,不利于招投標活動的規范化運行。第二,標底泄露的問題。現階段,我國招標投標實踐中,針對商務標的評標辦法基本上是合理的,方法上比較容易操作,主要看的是投保人的價格,通過報價來分析建設企業的定額及概算管理水平,而在這一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對標底進行保密,保密程度越高才能在評標的過程中真正尋找真正適合項目的企業,而標底一旦泄露就會導致投標人投其所好,進而影響評標過程中的公平與公正。第三,評標人素質參差不齊的問題。
我國的招投標相關制度建設起步比較晚,招標和投標制度體系并不完善,因此可以借鑒一些發達國家的成熟的制度建設經驗解決遇到的問題。日本的工程招標與投標制度中的“合理最低價中標”就可以被我國參考。在這種制度中,日本對政府工程承擔的建筑公司具有嚴格的等級限制標準,有資格的占極少數。所以在這樣的制度中建筑企業將政府工程看成是企業的“名譽工程”,因此實行嚴格的招標投標機制對規范建筑企業的行為發揮重要的作用。這樣就可以使得招標工作節省更多的時間,同時在過程中不會受到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現階段,很多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等已經構建了低價格策略競標的相關制度,在實踐中也獲得了比較好的反饋效果,這為我國招標投標制度的革新提供了借鑒,相關部門可以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該項制度的構建。
第一,利用經評審的最低價法對串標問題進行遏制與防范,在這種方法的作用下,投標人若想實現串標必須全部實現串通,如果有一家單位沒有與之進行串通,就有可能提交最低的報價,最終在競標中取勝,這樣就會使得串標的成本有機增加,從而在源頭上實現對串標現象的遏制。第二,在招標文件中增加限制性的規定,例如規定投標人的報價不得高于某一項金額。這個金額既要低于初設概算的相關部份的工程費用,同時要低于標底值,這樣即使投標單位串標也不會將價格抬高多少,即使投標單位抬標,也可以減少招標人所受損失。第三,前面兩種方式都屬于事前防范串標的辦法,而為了更加有效的防范串標問題,應該將事前與事后進行有效的結合,在評標過程中增加經濟學評審的環節,對于高于預算以及具有評標嫌疑的標書進行廢除。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招標人的損失,從而推動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的規范化運行。
目前國內的部分省份已經開始推行專門的教育和培訓機制規范招標和投標的行為,具體的做法是舉辦招標代理機構的培訓項目活動、對機構內部的人員進行專業的教育和培訓,對上崗人員采取“持證上崗”的管理辦法,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考核,加強對人員的管理。這些機制的建設和實踐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此,國內的建筑行業應該進一步完善相關人員管理工作,建立相關的從業人員資質管理的體制和機制,強化行政審批的行政監督和管理,規范從業人員的從業行為。另一方面,應該建立專業人員的準入和清出的機制,對從業人員進行優勝劣汰的淘汰機制管理,杜絕掛靠行為的發生,對違反行業規范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懲罰和監管,在教育、培訓和考核三個方面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嚴格的把關。
鑒于建筑行業在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建筑工程及其招標和投標工作仍舊是中國經濟建設和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應該充分認識到其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更加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