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新 王希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逐漸提高,尤其是對于食品安全質量的要求極為嚴格,而農產品作為食品的源頭,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關鍵環節,能夠直接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農業監管部門不斷地加強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的力度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農業監管部門工作的重點內容。對此,本文針對農業監管部門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質量安全是現代社會所關注的焦點之一,尤其是近年來出現的各種食品安全事件,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導致這些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食品安全質量監管年工作存在的漏洞所導致的,而農產品作為食品的源頭,農產品的生產、流通以及加工等環節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因此,農業監管部門不斷加強農產品的質量監管工作十分重要。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對策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工作實施的現狀
1.農產品質量監管標準不清晰、不明確
農業監管部門在實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時,其難度是比較大的,存在著許多的阻力,主要是因為沒有形成統一的農產品質量監管標準。各地區的農業監管部門進行農產品監管建立的標準規定是不同的,完全是根據當地、本地區的農業生產情況建立的,加上我國的國土面積廣大、農業發展側重點不同,農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也不同,總之各地區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導致的不同地區的監管對象就會有所不同,制定的監管標準也會有所不同,進而為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體系不完善
就目前而言,我國農產品的安全監管工作,大都集中于所屬的農業監管部門當中,但是在大部分的鄉鎮農業監管部門當中,其監管體系建設并不完善,并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人員、資金、設備等都十分的缺乏,從而導致農產品安全質量監管工作滯后。專業技術性人才的缺乏,使得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不達標;設備的缺乏,使得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不科學;并且還沒有形成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面的質量監控體系。
3.監管手段單一
造成農業監管部門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效果不明顯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執法手段十分單一,并且還是基于政府行干預的角度開展的,主要包括加強懲罰力度、完善立法、強化抽檢力度等方面,強調的是控制,并不是引導,然而這并不能夠徹底解決農產品生產運輸銷售過程中的質量安全問題。同時,由于農產品的生產周期較長,生產者眾多,涉及環節較多,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帶來質量安全問題,因此,質量監管不能僅僅依靠執法部門,還需要廣大農業生產者切實認識到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查的重要意義,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標準進行農產品的供應,加強自我監督,進而保證農產品的生產質量。
二、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問題的措施
1.全面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落實
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來講,相關責任的落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強化相關產品投入管控能力,追源溯源,強化監管能力,保證最終的質量安全,因此,農業監管部門可以積極地針對農產品的產地進行準出管理和產品質量追溯,尤其是在產品投入的控制方面要積極的進行強化,全面提高其標準化生產以及質量檢測力度,另外還要積極的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規定,積極地進行基礎知識的宣傳工作,比如可以印發相關的宣傳冊等等。還可以通過現在的科技下鄉等,和農戶進行近距離的接觸宣傳,強化其法律意識,提升農戶生產的標準化意識,從源頭上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2.全面提升體系隊伍監管能力
對于農業監管部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開展來講,其監管隊伍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針對監管隊伍的能力進行全面的提升,可以根據相關的指導意見,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設進程,強化隊伍之間的統籌協調,確保相關的基層監管機構的建設能夠高效的完成。同時,針對監管隊伍人員,要積極的進行指導培訓,在實際的監管工作當中,進行相關崗位訓練,從而促使工作人員能夠在工作當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進行質量安全監管責任的意識和能力。另外要積極的推動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綜合執法。明確責任分工,嚴格按規執法監測;還要積極的進行質檢機構的考核認可,確保檢測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及專業能力,執證上崗。
3.創新食品安全監管手段
在農業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工作當中,面對不合格、不符合的地方,實施相關的懲罰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卻并不能安全的代替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因為這樣很可能造成部分農副產品制造企業或是銷售商出現投機行為,并且單純的懲罰措施,還會給農業監管部門帶來大量的行政干預,進而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資源,進而導致實際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效率并不理想,因此農業監管部門要積極的創新監管手段。所以農業監管部門要積極的利用市場這一無形的手進行監管,建立并表揚安全、先進、衛生的先進生產單位或是個體戶,促使生產者在農產品的生產、制造、運輸、銷售等環節中,不斷地強化自身以提高市場競爭力,進而不斷的加強農產品安全建設力度,進而保障食品質量。
4.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保障措施
農業監管部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順利開展是離不開健全的保障體系的,只有建立并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保障體系,才能為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制度保障。因此農業監管部門要積極的結合實際,根據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構建農產品安全監管保障體系,不斷地完善相關的農產品安全檢測指標體系以及農產品安全生產標準體系等。當然單靠農業監管部門進行是不夠的,還需要政府以及食品安全行業有關的專家的支持,共同進行。另外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是屬于食品安全問題的,也就是社會問題,因此,國家應當建立并健全相關的法律體系,進而為農業監管部門的農產品安全質量監管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三、結語
總之,對于農產品來講,質量安全是最重要的,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切實需求,因此,政府要積極的強化農業監管部門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積極的進行監管思路的創新,及時的發現新問題并進行解決,促使監管的力度以及范圍不斷地強化、擴大,使其更加全面、科學,最終有效的提升農產品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可,顏其勇,湯文志,黃君一,陳朝軒.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的實踐與探索[J]. 農產品質量與安全. 2012(01) .
[2]傅進,殷志揚.農業監管部門視角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江蘇農業科學,2015,43(4):432-434.
[3]陳曉華.切實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是農業部門的重大責任[J].農民致富之友,2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