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野



一、試驗設計
試驗地點:鐵嶺縣蔡牛鎮張莊村(蔡牛鎮張莊合作社)北緯N42°22′6.71″ 東經E123°37′36.06″
試驗品種:迪卡159、丹玉311、
試驗管理:4月28日康達兩行播種機免耕精量播種,行距58cm,株距25.5cm,播種行長≧300m,6行,密度4500株/畝。畝施≧45%有機質的商品有機肥750公斤,畝施水溶性有機硅緩釋肥30公斤。精量播種、機械施肥打藥、10月17日約翰迪爾C110收割機機械直收籽粒。
二、調查測定項目與方法
記載各品種關鍵生育時期,在吐絲之前,每品種標記200株生長一致、無病蟲害的代表性植株并進行雌穗套袋,吐絲后3天進行統一授粉,以確保供試植株授粉日期一致。以乳線消失、黑層完全形成為生理成熟期。生理成熟之前,每7天取一次樣,接近生理成熟期每3天取一次樣,生理成熟之后恢復7天取一次樣。取樣時選取標記植株果穗,手工脫粒,取果穗中部籽粒,稱鮮重后在烘箱中85℃烘干至恒重,稱干重。收獲方式:籽粒直收,選用籽粒直收形式收獲機械進行機收試驗,測量機收總損失率(果穗損失率、落粒籽粒損失率)。
三、試驗結果
供試品種的主物候期與相關機收損失率如表1所示,迪卡159生理成熟期為9月23號,收獲時籽粒水分為19.47%,損失率23.28 g/m2;丹玉311生理成熟期為9月30號,收獲時籽粒水分為23.90%,損失率32.72 g/m2;
供試品種的籽粒含水量及百粒重測量結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