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辣椒是我國人民餐桌上常見的蔬菜,也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也可用來制作各種調味品,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據有關數據統計,云南省辣椒種植面積平均每年70萬畝,產值近10億元,主要分布在文山、昭通、保山、昆明等地。辣椒相比其它蔬菜,具有生產周期短、效益高的優勢,可為菜農帶來較高的收益。在我省自然條件適合的貧困地區,適當引領和指導農民種植辣椒類農產品,對于貫徹中央實現貧困地區精準扶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為了不斷擴展我省的辣椒種植產業,研究辣椒栽培的新技術,同時對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各類病蟲害進行積極處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將對辣椒栽培新技術及如何處理病蟲害作出具體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辣椒種植;栽培新技術;病蟲害防治
辣椒不僅是我國人民經常食用的蔬菜和調味品,而且也具有藥用價值,姚可成《食物本草》提到:“辣椒可消宿食,解結氣,開胃口,辟邪惡,殺腥氣諸毒”,可見辣椒在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食用歷史。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有必要對辣椒的栽培技術進行研究,以求不斷擴大產量和提高質量;同時,由于辣椒易受病蟲害的侵襲,更要十分注重對常見病蟲害,如白粉虱、煙青蟲、病毒病等的防治防范,從而避免重大的經濟損失。
一、辣椒栽培新技術
1.選種及優種處理
辣椒種植,選種是第一步。如果品種選擇不當,會為后期的培育種植帶來很大的麻煩。需要選擇與當地自然條件相適應的、豐產率高、抗藥性強,以及掛果率高的品種。具體說來,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本地區的氣候、降雨量、平均溫度濕度、以及土壤性質等等。還有一個因素也需要考慮在內,即辣椒的銷售區域,針對所銷售區域人們的口味偏好,對于不同辣度的辣椒品種的選擇,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因素。
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預處理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通過室外陽光暴曬,既可促進種子的后熟,提高發芽率,也可殺死種子上攜帶的諸多病菌。或者在種植前使用1%的硫酸銅溶液浸泡種子5分鐘,或者用1000ml鏈霉素浸種約30分鐘,這樣可起到預防瘡痂病、炭疽病、青枯病的作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泡種子30分鐘,也可以預防病毒病。
2.育苗
良好的育苗過程是可以實現高品質的辣椒。育苗時,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幾個要素:
(1)苗床的選擇要慎重:水源要好,土質要較為肥沃,最好富含有機質,保水透氣,肥沃疏松,同時陽光必須充足。因為辣椒屬于茄科類,所以最好選擇之前沒有種植過茄科類的地塊,這樣可以防止辣椒感染上與此相同的病蟲害。
(2)苗床的管理:從播種到出苗前,一般不需要特殊管理。 播種后3至4天以后,為保證土壤的濕潤,需要每天要保證淋水1至2次,直到出苗后一周才可以拆除苗床上的覆蓋物,同時控制澆水頻率、降低濕度,促進幼苗根系向下深扎。同時要注意溫度的檢測,防治燒苗,特別是中午溫度提升時,要格外留心。當發現溫度較高時,地溝要保留適當的水位,這樣高溫狀態下,即使水分蒸發速度較快,依然也可以得到及時的補充。當播種15天后,應保證水分、養分供應,這樣幼苗才能生長旺盛。包括每天淋水一次,也可結合淋水噴2~3次0.1%~0.2%的挪威復合肥營養液。20天后開始控水、控營養,以提高幼苗定植后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縮短還苗返青時間。
3.移栽
育苗結束后要及時進行定植移栽,促使植株早日發根。大約播種25天左右,當幼苗長有6片真葉時便可移植。要控制好移栽的密度,可適當密植,有利于早封壟,這樣也可保證地表被覆蓋遮蔭,有助于保持土壤的溫度和濕度,即使暴雨之后,根系也不會被暴曬,可起到催根催秧的作用。但是也不可過密,如果移植后,密度過大,通風透光能力差,病蟲害等問題都會接踵而至,得不償失。綜上所述,在移植過程中,要對群體結構進行合理的規劃和設計,才能為以后辣椒的豐收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4.日常管理
辣椒喜溫、喜水、喜肥。所以定植成功后,在堅持經常澆水的同時,也要注意平衡土壤的干濕度,澆水最好安排在早晚進行。結合澆水,同時可進行追肥,注意要適量,肥多易燒根。辣椒屬于不耐澇的農業品種,水澇非常容易死秧,進入雨季后,要及時排水防澇,實時觀察以防止淹苗。
二、 病蟲害防治
辣椒在生長過程中易受到各種病蟲害的侵害,從而引起產量大幅度的下降,品質更是急劇下滑,給種植者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嚴重挫傷菜農種植辣椒的積極性。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需要結合各類病蟲害的具體生活習性和發生規律,從而才能得出有效的綜合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一種或一類生物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以蟲治蟲。如大棚辣椒易受白粉虱的危害,通過釋放麗蚜小蜂或草嶺進行生物防治,可有效控制白粉虱的危害。又如煙青蟲,有條件的地區可釋放赤眼蜂等天敵,或者釋放助遷草螟、瓢蟲等,也可有效抑制煙青蟲的數量。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各種物理因素,包括光、熱、電、溫度、濕度、放射源、聲波等防治病蟲害的措施。可利用晚秋、深冬、早春等零下低溫時機,凍死成蟲和弱蟲。對于白粉虱也可利用黃色撲蟲板,誘殺成蟲。煙青蟲有趨黑光燈的特性,有條件的地方于成蟲盛發期,在田間安裝黑光燈,也可誘殺成蟲。
3.藥劑防治
針對各類不同的病蟲害,可采用相對應的藥劑。比如為防蚜蟲及病毒病,可噴蚜蟲劑等。某些蟲害發生在特定時機,如防治煙青蟲,必須要將幼蟲消滅在蛀果前,一旦幼蟲蛀入果實,藥劑防治的效果就會很差。所以確定最佳防治時期顯得尤為重要。對付不同的病蟲害,可選擇適當的藥劑,先局部施藥,如果蟲害嚴重,必須連續施幾次藥,才能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同時,使用藥劑防治時,也要注意輪換用藥,防治害蟲產生抗藥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辣椒種植過程中要始終進行科學的管理。不斷引入新的栽培技術,優化選種、育種、育苗、定植移栽、田間管理、采收等各個環節,謹慎選擇最適合當地種植的方式方法。根據自然環境的四季變化,實施恰當的措施,以保證辣椒的品質和產量。病蟲害的管理更要引起各方的重視,一旦措施不當,極易造成重大減產,更嚴重可導致絕收。所以各級農業管理部門,應及時指導菜農進行積極的防治防范工作。
參考文獻:
[1] 《辣椒栽培技術》中原農民出版社 2008.
[2] 《如何科學提高辣椒的種植技術》 ,摘自《中國果菜》2010年8月第8期, 路麗霞.
作者簡介:楊瑞林(1975-11-),男,漢族,籍貫:云南呈貢,學歷: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法律專業本科,職稱:農藝師,研究方向:辣椒栽培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