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緒甲
摘 要:辣椒又名海椒,屬茄科辣椒屬1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中南美洲熱帶地區。本文就無公害辣椒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探討,從產地環境、品種選擇、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作了詳細闡述,以期能為辣椒無公害高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無公害辣椒高產;栽培技術;產地環境;品種選擇
辣椒具有溫中散寒、健胃消食的功效,維生素C的含量在蔬萊中居第1位。隨著農業標準化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推廣,無公害食品生產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因此,辣椒無公害栽培也逐漸受到關注。而無公害辣椒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要求的食用辣椒。本文從從產地環境、品種選擇、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對無公害辣椒高產栽培技術作了研究,旨在為辣椒無公害高產以供參考。
一、產地環境
無公害辣椒生產基地要選擇遠離“三廢”污染和生態條件良好的地區。產地環境應符合農業部發布的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大氣環境質量標準、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及農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基地內地勢平坦,排灌方便。
二、品種選擇
根據各地的種植習慣和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品種,應選擇耐低溫、抗病性的品種,如南方1號尖椒、中蔬105甜椒、霸王泡椒、香辣八號線椒等品種。
三、栽培技術
1.大棚早熟栽培
(1)播種育苗。選擇適應早熟栽培的辣椒品種,如南方1號尖椒、中蔬105甜椒、霸王泡椒、香辣八號線椒等。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中旬播種,采用冷床育苗,或在12月中下旬采用電熱線加溫快速育苗。
(2)整地定植。定植前15d深翻1~2次,最后1次翻地在定植前7~10d進行。筑畦寬(連溝)1.5m,畦面呈龜背形,6m寬標準棚筑4畦,定植前10~15d覆蓋大棚膜。施基肥與整地筑畦相結合,6m×30m標準大棚施腐熟有機肥1000~1500kg、過磷酸鈣27kg、餅肥20g和復合肥13kg。
大棚早熟栽培辣椒定植時間可安排在12月上中旬或翌年1月下旬以后,一般不宜在12月下旬~翌年1月中旬之間定植,以免形成僵苗。移栽期內,爭取在冷尾暖頭選晴好天氣及時搶種。定植采取寬行密植,即在寬(連溝)1.5m的畦面上栽2行,株距25~30cm,每穴栽l株,6m×30m標準大棚定植800~1000株。移栽后及時澆定根水,使幼苗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然后覆蓋地膜,破膜口宜盡量小,用泥土封住地膜邊緣,然后覆蓋小棚膜。
(3) 田間管理。①溫度管理:定植后5~7d內不通風,以保溫為主,保證日溫達25~30℃、夜溫達15~20℃,地溫在16℃以上。定植1周后施1次緩苗肥,并開始逐步通風,保持白天氣溫20~25℃、夜間不低于15℃,夜間地溫不低于13℃。白天大棚內氣溫在25℃以上時,應及時揭膜通風。隨著溫度的提高,通風時間應適當延長,當夜間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可晝夜通風。②肥料管理:辣椒在重施基肥的基礎上仍需多次追肥,一般苗期輕施1次提苗肥,在采收2次辣椒后追肥1次,每次每個標準大棚追施復合肥3kg,施后覆土。在結果盛期還可采用葉面追肥。③水分管理:緩苗后應適當控制水分,初花坐果時只需適量澆水,4月中下旬隨氣溫升高必須供水充足,一般應保持土壤相對濕度在80%左右。生長前期溫度偏低,要選擇晴天澆水,有利于通風降濕,防止病害發生。
2.露地栽培
(1)品種選用。宜選擇植株生長勢較強,抗病、豐產、優質、耐熱的辣椒品種,如南方1號尖椒、中蔬105甜椒、霸王泡椒、香辣八號線椒等。
(2)地塊選擇。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松軟,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定植前筑好畦,施足基肥,每667m2深施有機肥3000kg、復合肥50kg,筑深溝高畦,畦寬(連溝)1.2m左右,雙行栽植。
(3) 適時定植。5~6月份是最有利于辣椒植株生長開花結果的季節,因此,露地栽培辣椒一般在清明前后定植,晚熟品種可推遲到4月下旬~5月上旬,采用地膜覆蓋及小拱棚覆蓋栽培的則還可提前1周左右。露地栽培辣椒要較大棚栽培密度高些,根據品種特性、土壤肥力等條件而定,一般早熟品種667m2栽4500~5000株,中晚熟品種栽4000~4500株,株距25~35cm。
(4)田間管理。生長前期即從定植到盛果期的管理以營養生長為主,剛定植的幼苗根系弱,外界氣溫低,地溫也低,因此定植時澆定根水不宜過多,以免降低地溫,影響緩苗。成活后再及時澆1次水,追1次薄肥,及時中耕松土促發棵,而后適當控制肥水進行蹲苗,促使根系發達。植株開花結果后,要及時灌水追肥,每667m2兌水澆施腐熟人糞尿500kg或尿素15kg,追肥后及時中耕,以改善土壤的通氣性。進入盛果期后,植株發棵和結果同時進行,要大肥大水促進果實膨大,同時根據市場需要及時采收已經充分膨大或適合采摘的辣椒,促進植株上部開花、結果與生長,防止早衰。一般每采收1次或間隔7~10d追1次肥,促進植株穩健生長,延長結果期。進入雨季及植株封行前,要及時中耕、除草培土,有條件的要插桿支撐,雨季防止植株倒伏,培土后及時追肥澆水,促進發棵、封行。辣椒忌積水,梅雨季節遇連續降雨,土壤含水量過大易引發病害,應及時清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做到雨停水干,以利根系生長,雨后及時施藥防病。
四、病蟲害防治
1.病害
(1)立枯病。發病期可噴灑20%甲基立枯靈乳油10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5%井岡霉素1500倍液等防治,一般每7d噴1次,連噴2~3次。當苗床同時出現猝倒病和立枯病時,可噴灑72%霜霉鹽酸鹽水劑800倍液加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
(2)灰霉病。發病初期及時噴藥,可選用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等防治,每隔7~10d噴1次,共噴2~3次。
(3) 病毒病。發病后可選用20%鹽酸嗎啉胍·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并結合灌根防治,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
2.蟲害
(1)小地老虎。1~3齡幼蟲期抗藥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為藥劑防治適期。可采用90%敵百蟲8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等噴霧防治,或用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糖醋液誘殺成蟲。
(2)紅蜘蛛。可選用73%丙炔螨特乳油1000~1500倍液、1%殺蟲素3000倍液、5%氟蟲脲2000倍液等噴霧防治,重點噴在葉背面。
(3) 斜紋夜蛾。可選用15%茚蟲威懸浮劑3500倍液,5%氟蟲脲乳油1000~1500倍液,5%氟伏蟲脲乳油2000倍液等防治。
綜上所述,辣椒的無公害高產栽培要從產地環境、品種選擇、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出發,并做好有關這些方面的工作,以確保辣椒在栽培過程中避免搜到各種各樣災害的襲擊,從而使無公害辣椒順利栽培。
參考文獻:
[1] 褚麗麗.辣椒的無公害種植技術[J].現代農業.2006(07).
[2] 岑萍、柳學.辣椒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