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芹
摘 要:隨著新型飼養技術的不斷出現及呼吸系統疾病的反復發生,副豬嗜血性桿菌病日趨流行,給養豬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豬的上呼吸道上經常寄生著一種病菌就是副豬嗜血桿菌,這種病菌是一種條件性致病菌,各種應激因素都容易引發此種病菌,它在自然環境中大量存在?;诖?,文章主要對一例副豬嗜血桿菌病的治療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副豬嗜血桿菌??;防治;措施
副豬嗜血性桿菌病是由副豬嗜血桿菌引起的一種豬多發性漿膜炎與關節炎,主要是以肺的漿膜和心包以及腹腔漿膜和四肢關節漿膜的纖維素性炎為特征的呼吸道綜合征。本病一般呈散發性,發病率不定,多發生于2周齡到4月齡的青年豬,尤其是斷奶期間的子豬,并且本病常繼發或混合感染藍耳病、圓環病毒感染、豬流感等疾病。
一、發病情況
遼寧省鐵嶺縣阿吉鎮某飼養場140余頭豬,其中母豬30頭,育肥豬60頭,架子豬25頭,其余為子豬。去年10月中旬,豬群突然發病,食欲減退或廢絕,發燒,個別病豬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關節有些跛行或不支力,畜主發現死亡一頭就及時打電話請我們過去就診。
二、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病豬發熱達42.0℃,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難,腹式呼吸,鼻孔流膿性分泌物,皮膚發紅或蒼白,耳梢發紫,眼瞼水腫,行走緩慢或不愿站立,腕關節、跗關節腫大,共濟失調,尤其是膘情較好的豬發病較厲害,病情較嚴重,臨死前側臥或四肢呈劃水樣。
剖檢主要表現為胸膜炎、腹膜炎、腦膜炎、心包炎、關節炎。多見纖維素性或漿液性滲出,胸水腹水增多呈淡黃色,有的肺腫脹,出血,淤血,與胸膜發生粘連,腔囊(包膜)內有纖維素性或漿液性分泌物,全身淋巴結腫大,尤其是下頜、股前、肺門等處,切面呈灰白色。
三、診斷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初步診斷該豬群為副豬嗜血桿菌病,確診需進行實驗室診斷。涂片鏡檢,取病豬的心血、肝、腎、淋巴結進行涂片或觸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均見到革蘭氏陰性的細小桿菌,以纖細桿狀者居多,個別呈兩極染色的球桿狀,間有長而彎細狀菌體。
細菌分離培養:
1.取病豬的心包液,肺、關節腔內容物,分別接種于血液平皿培養基上37℃培養24小時~48小時,生長出小而透明菌落,不出現溶血現象,挑取菌落,涂片鏡檢,菌形與直接涂片一致。
2.將分離純化的細菌與葡萄球菌共同接種培養可形成衛星現象。
3.將分離菌分別接種于普通巧克力瓊脂斜面和經高壓蒸汽(120℃30分鐘)加熱的巧克力瓊脂斜面,于37℃培養24小時,該菌在僅含X因子的高壓巧克力瓊脂斜面上生長良好。生化鑒定,細菌純化培養后,分別接種系列生化培養基,結果表明該菌不發酵碳水化合物,M.R.、V-P、醋酸鉛試驗呈陰性反應,硝酸鹽還原試驗陽性。
四、防治措施
1.要強化豬舍科學化管理,為了避免副豬嗜血桿菌病發生,要對所有生物全面落實安全措施。因此要做到以下幾點:在引進種豬時要進行嚴格檢疫,并且對其隔離觀察,一個月后注射疫苗,對血樣中的血清進行檢驗,一旦發現是陽性則清理,如果是陰性還要對其進行一次驅蟲,才能讓種豬進到生產區內。為了預防病原體在整個豬群中交叉感染和橫向傳播,因此整個場地的飼養管理制度要實行“全進全出”。在生產區內要實行4個定向流動的規則,第一、飼養員定向流動,即飼養員在淋浴、換衣帽鞋等工作后進入豬舍,各自在自己區域內工作,禁止串舍;第二、物品定向流動,發給豬舍的所有物品和用具都要經過嚴格的消毒,禁止串用;第三、飼料配送車定向流動,每次使用完,都要對車進行徹底的消毒,禁止串用;第四、豬群定向流動,從配種妊娠、產房再到保育舍、出豬臺都要實行定向流動,從而避免疫病發生交叉感染,禁止交叉使用。
2.在豬舍內要實行定期消毒、定期驅蟲、定期滅蟲、定期殺鼠、定期檢查疫病和監控疾病,這五個原則。
3.要為豬群創造一個舒適的生長環境。即對豬舍要長期保持干凈衛生、平靜舒適。夏季要進行降溫、冬季要進行保暖,此外還應該經常保持通風,對豬舍內的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等物質的濃度與排出量要大大的降低,這樣才能使各種應激反應大大減少,那么豬的生長環境才能更舒適,從而避免各種疫病流行。總之,養重于防、防重于治、預防為主、養防結合這四個原則是科學化管理需要嚴格堅持的。
4.飼料要進行嚴格的檢驗。豬的健康生長和提高免疫力的物質基礎是優質的飼料,因此在供給豬優質飼料的時候必須使用干凈衛生的水,這樣才能滿足豬在各個生長時期的營養,從而滿足它們的生命需要。如果給豬喂的飼料是發霉的,那么這樣就會極有可能引起豬中霉菌素毒。
5.預防與免疫?,F在所使用的副豬嗜血桿菌多價滅活菌苗的免疫效果非常好,保護的能力比較高,而且還很安全。用于配種的公豬半年打一次疫苗,要進行產仔的母豬應該在臨產前6周打一次疫苗,一次一頭注射3毫升。豬仔在第12天時打一次疫苗,一頭注射1毫升;第28天打第二次疫苗,一頭注射2毫升。
五、出現疫情時應采取的措施
1.將生病的豬隔離起來,同時以最快的速度確定病情,然后再對其進行藥物過敏實驗,采取最敏感的藥物對癥治療,無治療價值的豬堅決淘汰。
2.全面消毒,每日1次。使用疫苗緊急接種。
3.沒有發病的豬群可先行藥物保?。ǚ桨溉缜笆觯m當增加藥物使用劑量,可獲得應急效果。
4.病豬的治療。臨床上單純發生副豬嗜血桿菌感染的病例很少見,發病多見于患高熱綜合征與呼吸道病綜合征時,多種病毒混合感染而激發副豬嗜血桿菌和其他細菌感染,使病情復雜化,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所以,在治療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很多種類的病毒混合在一起并相互感染與很多種類的細菌引發的再次感染的情況,必須要一同使用使用抵抗病毒的、抵抗應激反應的、抵抗細菌的與提高受體免疫力的藥物,這樣聯合起來進行治療,相當具有綜合性,這樣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