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萍
摘 要:當前我國傳統農業已經走到了盡頭,只有推動其向現代化農業轉型,才能夠更好的滿足國家發展與人民的物質需求。而農業機械作為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工具與關鍵倚仗,其配置的合理化與管理的規范化已經被提到日程上來。本文從農業機械合理配置的具體方法入手展開介紹,著重探討農業機械合理配置與規范管理的必要性,以供借鑒。
關鍵詞:農業機械;合理配置;規范管理;具體方法;必要性認識
伴隨機械化生產進程的加快,農業生產已經面向機械化、科技化的方向發展。在此基礎上,只有促進農業機械的合理配置與規范管理,才能夠切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與質量,促進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轉型。
一、農業機械合理配置的具體方法
1.規范農機市場,優化農機使用結構
要想實現農業機械的合理配置,必將先從農業機械流通與配置的源頭著手,規范農機市場,保證進入市場中的農業機械嚴格通過質量檢測,從而利用規范化的農機市場帶動農業機械在統一平臺中向多渠道流通、銷售與使用。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廣深遠,區域間地形、土壤、氣候、農作物的種類都有很明顯的差別,因此部分農業機械的使用存在很多不合理現象,極易產生水土不服的問題。這就導致農業機械無法良好的適應區域內的農業生產,造成農作物的浪費,降低生產效率。因此,需要切實的意識到規范農機市場對于提高農業生產的重要作用,明確當前地區農業生產的具體情況,從而選取或生產與之相匹配的農業機械。還要牢牢把好質量控制關卡,嚴格把控農業機械質量,杜絕質量不合格與超出使用年限的農業機械進入到生產作業環節中,從而使得農機的使用結構得到妥善的優化,真正有效作用于農業生產中。
2.針對不同農機進行合理分類調配
在保證農機市場規范化的前提之下,還要將不同農機進行合理的分類與妥善調配使用。由于農業存在特殊性,不同農作物的品種與成熟期都各不相同,如若一直使用同一種農業機械進行生產作業,實際工作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因此,需要考慮到季節性問題,對農業機械進行合理的調配使用,統計農業機械針對不同農作物的實際作業情況,將統計結果進行系統的整理與分析,從而總結出農業機械的最優配置,更好的為農戶的農機選擇提供理論參照。同時,也要加強對于農機使用者的培訓力度,幫助他們更好的掌握農機的使用與操作方法,提高作業精細化水平與作業效率。此外,有些機械作業時間較短,每年的工作期也就一兩個月,這不利于機械發揮其最大效能。例如,對于收獲機械,可對其進行作業期的合理配置,使其先就近收獲早收作物,再進行晚收作物的作業,這樣就使得每年的工作時間大大延長,提高了機械的使用率。
3.加大新型技術與產品的開發應用
實現農業機械的合理配置,只憑借優化現有農機結構仍是不全面的,還需要加大對于新型農機技術與產品的開發力度。農業機械部門應該提高對新型農業機械技術的研究力度,將技術產業化,投入到生產制造當中使其得到廣泛應用。同時,還應該有選擇的發展產業化經營規模,在技術創新與不斷研發的過程中擴大產業結構,提高相關產品的推廣力度,讓農戶及時了解到新型農機對于提高農業生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從而加深農業新技術的普及范圍。農機制造方應提供更加全面細致的相關服務與維修售后保障,從而更好的擴大農機市場的占有率與競爭優勢,促進農業生產水平與農機制造水平的共同提高,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二、農業機械合理配置與規范管理的必要性認識
1.促進農業機械市場有序運行
通過對農業機械的合理配置與規范管理,可以提高農業機械市場的流通效率。依靠農機市場的規范與農機使用結構的優化,可以促進農業機械呈現標準化、精細化的使用趨勢,幫助農機使用者更好的選擇最適合的農機應用到農業生產當中,減少不必要的糧食浪費與機械閑置狀況,從而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將農機合理配置與規范管理,還可以促進農業機械化的行業標準得到迅速的推廣與普及,進而使得農業市場規范有序的運行。銷售農業機械的商家能夠加強對于農業機械質量管控,杜絕質量不合格的機械流入市場中,為購買者提供完備的售后服務保障,減輕售后矛盾。而農業機械的購買者能夠更加明確的結合自身需求選取最適宜的機械,從而降低資金成本浪費的風險,選取最優農機更好的服務于農業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2.優化管理人員規范執法
一方面,農機的規范化管理有助于減少執法人員與農機操作人員之間矛盾發生的概率,執法人員可以將相關規范細則作為執法的理論參照與充足依據,在執法過程中更好的循章辦事,減少因規定模糊不清而造成與使用者之間的爭執,更好的優化執法過程。另一方面,通過合理配置與規范化管理,增強了使用者的購買信心和使用信心。農機使用者的權責界限更加分明,促使其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減少違規操作問題的發生,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的使用水平與農業生產的效率。
3.提升農業機械使用效率
將農業機械合理配置和規范管理,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農業機械的使用效率,更好的服務于農業生產。在農業機械實現規范化管理的前提下,農業機械的生產者與制造商將更加嚴格管控產品的質量,有效降低了農業機械使用時產生故障的幾率。同時生產方也能夠在制度的管控下為購買者提供周到細致的售后服務,提升農機維修的質量,落實其具體責任。而農業機械的購買者與使用者也能夠在合理配置與規范管理的基礎上,更好的掌握正確使用農業機械的方法,避免因人為操作不當造成機械故障的發生,加強對機械的保養力度,延長機械的使用壽命,發揮其最大的生產創造價值。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國家對于糧食需求量的不斷提高,只有促進農業機械的合理配置與規范化管理,才能更好的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擴大糧食產業,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促進國家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輝.農業機械合理配置及規范管理的必要性[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7,(07):30.
[2]馬會.農業機械合理配置與規范管理的必要性[J].吉林農業,2018,(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