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妃二 陳海
摘 要:牛瘤胃積食的主要病因是牛瘤胃內積滯過多草料,造成瘤胃體積增大、消化系統紊亂等。牛瘤胃積食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如不及時治療,牛瘤胃內可能會發生腐敗發酵、壓迫心肺,最終導致牛的死亡,對養殖戶造成損失。通過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減少牛瘤胃積食的發病。
關鍵詞:胃積食;牛瘤胃;防治措施
養殖戶飼養不善或者因為其它原因,都有可能導致牛瘤胃積食的發生。由于牛瘤胃積食的發病原因,此病多發于舍飼牛,冬、春兩季多發,奶牛、肉牛都有發病的可能,對牛的養殖業會產生一定的損失。
一、牛瘤胃積食的診斷
1.牛瘤胃積食的病因分析
牛瘤胃積食是牛的消化系統疾病,主要病因是牛瘤胃內滯留大量飼料無法排出,導致牛胃壁擴張,消化功能紊亂,嚴重時會導致牛的死亡。
牛瘤胃積食主要分為原發性瘤胃積食和繼發性瘤胃積食。原發性瘤胃積食主要因為飼料突然發生變化,比如突然投放大量精飼料,由粗飼料突然轉成精飼料,劣質飼料突然轉成優質飼料等,牛只大量使用就容易出現瘤胃積食。如果投放大量不易消化的飼料,而沒有提供相當的飲水,或者投放易膨脹的精飼料后提供大量飲水,牛也容易發生瘤胃積食。易膨脹的精飼料還容易發生瘤胃鼓氣。缺乏運動的牛更易發生瘤胃積食。
繼發性瘤胃積食是因為牛本身就有消化系統疾病,比如前胃弛緩、真胃積食、創傷性網胃炎等疾病,導致牛消化能力弱,胃腸蠕動緩慢,腸胃微生物菌群失調,此時進食就容易發生瘤胃積食。
2.牛瘤胃積食的發病機理
牛瘤胃積食發病時瘤胃壁受到壓迫和刺激,引發自主神經紊亂,初期瘤胃蠕動加強,隨后減弱或消失,胃壁開始擴張和麻痹,瘤胃體積增大,導致膈前移,影響到心、肺功能和靜脈回流,導致呼吸循環紊亂,嚴重的會導致昏迷或休克。牛瘤胃積食發展到后期,瘤胃內積滯的飼料開始發酵腐敗,產生大量有毒物質,引起瘤胃鼓氣和中毒,心肺功能也受到影響,從而造成病牛死亡。
二、牛瘤胃積食的防治措施
1.加強牛的日常飼喂管理
為了預防牛瘤胃積食,養殖戶在飼喂時要定時定量,投喂有規律,盡量不要突然改變飼料種類和數量,更換精飼料使要循序漸進,禁止投喂難以消化的甚至是腐敗的飼料,保證充分的飲水。舍飼牛要保證一定的運動量。在全年的飼料飼喂中,要注意做好飼料保存工作,保證全年均衡供應,避免飼喂不均勻,牛饑飽不均。冬季要儲存足夠的青飼料和干草料,以滿足牛的營養需求。嚴格控制飼喂數量,防止牛貪食精飼料或飼草,特別是舍飼牛轉入放牧時,要先喂粗飼料,適當限制采食新鮮牧草。管理好飼料和牛群,房子牛偷食大量飼料。
2.做好治療和護理恢復工作
在冬春牛瘤胃積食多發季節,要注意牛的進食狀況、精神狀態,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防止病情加重。三分治療,七分治理,在牛瘤胃積食期間,要加強護理,病初禁食1到2天觀察情況,可以給予適當淡鹽水,保證牛的體力和體液循環,并保證一定的運動量,促進腸胃蠕動,按摩牛瘤胃部位,幫助牛瘤胃排空。在牛有食欲時,可以少量增加飼料量,情況嚴重時需要飼養員精心護理,促進病牛恢復。在冬春多發季節做好牛瘤胃積食預防工作,就要做好牛群預防和保健工作,加強舍飼牛的適當運動,增強牛的抵抗力。
3.牛發病后的治療措施
牛瘤胃積食的治療手段是盡快清空牛瘤胃內的積滯的飼料,可以選擇瀉下療法對癥處理,硫酸鎂適量,加入松節油和溫水灌服,也可以使用液狀石蠟油或植物油灌服,加速胃容物的排出,緩解癥狀。使用瀉下療法后,可以皮下注射毛果蕓香堿,促進胃腸蠕動,加速胃容物的清空,也可以使用陳皮酊加水內服以健胃。洗胃療法也可以快速排空牛瘤胃內的積食,可以使用膠管導入牛瘤胃來回抽動,刺激瘤胃收縮將胃容物經過導管流出。不能自然流出的,可以在導管一端連接漏斗,向瘤胃內注射適量溫水,取下漏斗,放低牛頭和導管,將胃容物引流出體外。
牛瘤胃積食進入晚期,牛脫水明顯時,可以進行靜脈補液和補堿維持牛的體力,采用適量葡萄糖溶液、氯化鈉溶液和糖鹽水、適量碳酸氫鈉液靜脈注射。
嚴重的牛瘤胃積食會危害到病牛的生命,此時可以選擇手術療法,切開牛瘤胃,取出瘤胃內積滯的飼料。手術后要禁食1到2天,注意牛的精神狀態,定時注射抗生素,防止牛感染。
三、結語
牛瘤胃積食是牛養殖業中常見的疾病,具有高發病性和高致死性。養豬戶要加強日常飼養管理,及時檢查牛的狀況。由于牛瘤胃積食癥狀比較明顯,在有類似癥狀顯現后要及時送醫,及早診斷和治療,根據牛的病情發展采用合適的治療手段。在牛發病期間,要做好牛的護理和恢復工作。康復之后要尋找牛的致病原因,及時改正,避免牛瘤胃積食的蔓延和再次發生。
參考文獻:
[1]廖偉君. 牛瘤胃積食的防治對策[J]. 當代畜禽養殖業, 2016(1):25.
[2]何朝隆. 牛瘤胃積食癥狀與防治措施淺析[J]. 中國畜禽種業, 2016, 12(9):99-100.
[3]陳健. 牛瘤胃積食的綜合防治措施[J]. 今日畜牧獸醫, 201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