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朝輝
摘要 :立足于教育改革的背景,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如何在英語課堂當中構建一個高效的教學模式很值得我們探究的。而初中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當中的重要階段,起到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英語這門科目作為學生初中階段的主要科目之一,對于它的課堂學習是我國中學生學習和接觸英語的主要場所,因此要在有效的時間里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的關鍵就在于老師要尋找途徑和方法來提高課堂的效率,本文就構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淺要探析。
關鍵詞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教學模式;途徑和方法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現如今的初中生的英語學習依舊是以課堂學習為主。而英語老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大多數仍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的影響,上課的時候多以教授知識點為主,而忽略對學習方法的指導以及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來教學。由于對于英語知識點講得過多且細致,往往導致學生對英語課堂感到厭煩,提不起興趣,更不會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當中,使得學習效率大大地降低。也因此,構建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就變得合理且必然。
一、老師更新教學觀念、探索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初中英語教學課堂當中,老師就像是一位“獨裁者”一樣占據著課堂的主體地位。課堂的教學模式往往就是老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且由于英語的知識點過多,包括單詞、句子以及各種語法等 ,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處于一個被支配的地位,沒有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在課堂上昏昏欲睡。再加上老師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往往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英語老師應加快轉變教育觀念,探索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英語老師應該結合當下新課標的目標和要求,樹立學生以主體的教學理念,在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使得學生成為課堂的設計者和參與者,進行大膽的提問、質疑、表演以及討論等。比如說在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教學當中,這是學生踏入初中的第一節英語課,這堂課當中有許多涉及初次見面打招呼的句子,比如說 “Nice to meet you!”、“Hoe are you ?”、“Can you guess me age?”等句子,為了讓同學熟悉初中環境,這時候就可以讓同學在課堂應用所學的知識,用英語簡單的介紹一下自己。通過這種方式,營造了一種輕松、愉悅、自由、活躍的課堂氣氛,也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差異性,更是使他們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
二、不斷加強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樂于探究、合作學習。因此在新課標下,對于學生合作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在日常的英語教學當中,老師要從學生的性格特點出發,在課堂的導入部分設置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提問學生,接著讓學生進行討論、解決。如在《Why do you like English?》的教學當中,在課堂開始的時候,老師就可以用課題來提問學生Why do you like English?接著讓同學們進行分組討論,最后請同學回答。而在這些結束之后,老師要對這個主題進行拓展,讓學生討論說出學習英語對自身的幫助。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和探索的熱情都有所提高,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課堂教學當中,通過對學生的鼓勵來激發其創造性思維
由于現代化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加快,內容增多,因此對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就顯得很重要了,那么作為英語老師該如何幫助學生呢?首先,老師要改變以往灌輸式教育模式,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們的上課熱情。其次就是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設立教學計劃,并根據實際進行調整,在上課過程當中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看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老師要在上課過程當中不斷地鼓勵學生,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多用一些像“ I believe you!”、“You are the best one.”、“Keep up your courage.”等句子來鼓勵學生大膽地展現自己。總之,在課堂當中要采用一切可行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樹立其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四、通過師生互評的方式來促進雙方的相互理解、相互合作
由于在以往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占據主體地位,學生處于從屬地位,的,導致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被埋沒,課堂成為老師一個人的舞臺。這更是導致老師和學生之間樹立起一道難以逾越的高墻,兩者之間溝通、交流甚少,老師傾聽不到學生的心聲,學生感受不到老師真正的意思。因此,在今后的教學當中要改變這種現狀,那么通過互評就是一種很好的途徑和方法。但這互評并不是指簡單的打鉤打岔,也不是選擇“ A、B、C、D”,而是要落實到具體的細節當中。老師可以讓學生把對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包括平時上課當中出現的問題說出來,如果學生實在是不好意思,就可以采取寫信的方式。同時,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課堂的體驗感,老師可以不定期的約談學生,兩者面對面交流。通過這種方式,能促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合作,有利于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總的來說,英語課堂應該讓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兩者之間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來完成新課標下英語的教學目標和要求。而在上課過程當中,英語老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來充分調動其參與課堂的程度,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當中,增加和老師之間的互動。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在此過程當中教會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最終使得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學習效率提高。
參考文獻 :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
[2]蔡清月 .英語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模式 [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