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劉光英
摘要:外語教師的教學能力對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也是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重點。當前業界對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多聚焦于本科院校的英語教師。探討影響外語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因素及提升策略,以期對教師專業發展尤其是教師教學能力發展有所啟示。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發展;影響因素
1 教學能力的影響因素
1.1社會因素
傳統的英語文化知識和能力培養已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職場英語和行業英語逐漸走入大學英語教師的視野。用人單位希望大學英語或公共英語課程強調實用性、專業性、與本單位業務相關,希望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能與將來所從事的工作較好銜接,強調大學英語課程的職業性。教育部門的政策導向以及用人單位的反饋表明職業英語和行業英語教學的必要性,因此教師們需要轉變思想,關注職業教育框架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趨勢,改變教學思路,完善教學設計,提高自身的職業英語和行業英語教學能力。
1.2教師自身因素
教師們對行業英語教學盡管有熱情,但自身單一的知識結構不利于開展行業英語教學改革。據悉,大部分英語教師本科和研究生階段教育都是英語語言文學或英語教育,少部分教師研究生階段學習了其他專業,但也基本上囿于文科專業,對理工類專業的了解較少。而藝術類院校開設的多是藝術類專業。受制于自己所學專業,教師們對理工類課程了解較少,對行業英語教學還處于探索階段,因此行業英語教學能力低于平均值。因此,拓展知識面,應加強跨學科學習,特別是學習自己學生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可以改善和提高自身的行業英語教學能力。
1.3學生因素
我校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英語口語能力低下,很多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較為膽怯,不敢用英語表達意愿,這妨礙了英語實踐活動的開展;學生認為自己在將來的工作中用不到英語,加之基礎薄弱,不愿意參與實踐活動。在與教師們的交流中得知,他們也組織了英語實踐活動,但囿于學生的基礎,英語實踐活動達不到預想的效果,而且占用較多課堂時間,致使教學任務不能按時完成,因此就減少英語實踐活動的頻次,甚至放棄英語實踐活動。
2 教學能力提高途徑
教育部門和社會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培養學生職場英語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學要遵循的原則。教師需要關注職業教育的發展走向,把職業教育改革的思想應用到教學中。針對上述影響因素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了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2.1拓展知識結構,提倡跨學科學習
大學英語教師既要關注英語學科在學生職業形成和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又要關注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的交叉發展,增強行業英語和職場英語的敏感度。目前,我院開設的專業多達幾十個,鑒于時間和精力等因素的制約,教師不可能對所有專業進行了解和學習,因此建議教學管理部門首先在安排教學任務時,可根據教師的興趣和意愿,安排其固定從事某個專業大類的英語教學,讓教師了解和學習某個專業,使其逐漸熟悉某類行業的教學;第二,定期安排大學英語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積累實際工作經驗;第三,安排英語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合作開展教學,共同開發課程和承擔行業英語教學任務。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大學英語教師對行業英語的教學憂慮會相應減少,從而提高行業英語教學能力。
2.2創新教學模式,注重英語實踐活動
在實施教學任務時,要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和水平,改革教學內容,設計英語實踐活動,把實踐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特點加以推廣,而不能束之高閣。在設計實踐活動時,教師可增加行業英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還可以采用任務教學法、基于項目的教學法、采用微課和翻轉課堂的形式來增加英語實踐活動,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能力。
2.3完善教學評價機制,鼓勵教師專業發展
教學能力評價作為教學監控的有效手段,既可以對教師教學能力做出評判,又可以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基于此,形成既體現特色又結合外語教學評價理念的教學評價體系非常必要。高等學校教學的第一性決定了高校教師首先要承擔教學任務,而且具有強制性。在學校,人才培養是決定學校生存的必要條件,教學必須排在首位,因此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必須排在首位,而且要占據較大比重。職業院校的另一個主要功能是社會服務,分為校內服務和校外服務。因此,外語教師的教學能力評價應涵蓋教學、科研和服務三方面,明確外語知識技能儲備、課堂教學實踐能力、教學技術能力、教學反思能力、科研能力、社會服務能力等評價指標,關注評價主體,采用多樣的評價方法,方能促進外語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使之服務于外語教學。
3 結束語
教師的教學能力可以滿足大學英語教學的要求和期待,但教師們的行業英語教學、教學設計和英語實踐活動能力受教育政策、自身因素和學生因素的影響較大。大學英語教師需以培養學生的職場英語能力為主線,選取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環節,通過拓展自身知識結構、定期到企業實踐鍛煉,與專業教師合作,并在教學中突出英語實踐活動,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才能實現新形勢下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劉黛琳,盧麗紅.論公共英語教師發展[J].外語界,2012(4):23-28.
[2] 宋明江,胡守敏,楊正強.論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特征、支點與趨勢[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5(2):49-52.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張宇,籍貫:四川彭州,性別:女,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2007年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系四川傳媒學院外國語部教師
第二作者:劉光英,籍貫:四川成都,性別:女,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2003年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系四川傳媒學院外國語部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