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虹
摘要:本文在深入剖析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更好地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促進我國證券市場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問題;對策建議
一、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
1.信息披露不充分
經研究發現,大部分上市公司年報中未涉及環境保護方面的內容,即使個別披露環保信息的上市公司也大多以簡單陳述為主,缺乏真正有用的信息,單純為了披露而披露。此外,同一行業內上市公司的差異化披露體現不足,它們會依照相同的標準和格式,披露幾乎同樣的內容,未能充分體現出差異性。披露的內控信息存在依據的規則不統一、自評報告中整改措施披露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我國現行年報報告體系大多局限于對企業基本情況和財務數據信息的披露,未能對信息使用者所密切關心的企業成長機會、潛在風險等信息做出整體預測分析,由此導致披露信息不充分,披露信息對信息使用者做出決策的有用性不強。
2.信息披露內容造假
個別公司為了取得上市資格,違反法律法規,人為進行包裝粉飾,偽造披露虛假信息,騙取上市資格,部分面臨退市風險的上市公司,為了避免退市人為修改披露獲利信息,誤導投資者和監管者,違規獲取資本投資,致使證券市場資本效用未能得到有效發揮。近些年,大股東虛增利潤、人為操控股價、披露虛假信息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其手段也更為隱秘,方法更為高明,不易于被監管機構察覺,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對公司自身名譽和發展前景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這些虛假造假信息的存在,嚴重誤導了廣大投資者的投資決策,使其遭受了巨大的投資損失,也嚴重損害了我國上司公司的整體形象,對我國證券市場的整體發展產生極為不利影響。
3.信息披露時效性差
我國現行財務報告模式是根據企業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假設而制定的,一般按年、月編制。中期報告是在會計年度的上半年結束后60日內提交,年度報告是在會計年度結束后120日內提交。采取現行的定期報告模式,對企業報告時間做出統一規定,有助于明確企業報告提交時限,便于監管者和投資者全面了解企業的整體狀況。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速度的日益加快,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各種不確定性也更為突出,從而對會計報告時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現行的報告時限相對于報告期來說延時較長,導致信息披露時效性較差,信息的有用性降低。
4.信息披露法規不健全
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律法規是在依照西方發達國家經驗的基礎上建立的,同時在實踐中進行不斷總結和完善,由于與西方發達國家國情和資本市場自身的差異,加之我國資本市場建立時間短,相關經驗還不足,致使目前證券市場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存在重復和疏漏之處,也有法律法規沒有覆蓋到的地方。由于信息披露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導致我國證券市場法律體系可操作性較差,未能對企業信息披露做出更為有效的約束。
二、加強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對策建議
l.完善信息披露內容和要求
企業報告應充分考慮利益相關者對信息的廣泛性需求,切實披露全面真實有用的信息,更好地滿足利益相關者全面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發展經營規劃、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等的需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完整性應包含以下幾方面:企業的基本情況;管理層對信息的分析說明;財務和非財務信息;預測未來的機遇和風險信息;股東和管理人員信息等。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企業更多的非經營性信息,主要包括企業的發展目標、發展規劃、環境信息等,既有對過去經濟事項的解釋,又有對現在情況的說明,還有對未來結果的預測,這樣才能有助于投資者做出更加客觀的投資決策,有助于監管者更為有效的發現和防控風險。
2.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
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滿足各方的信息需求,提高信息披露質量。首先,進一步明確信息披露要求,制定統一且有差異的披露標準,便于上市公司參照執行,切實提升披露信息質量;其次,加大對非財務性信息如公司發展規劃和前景、環境保護等方面信息的披露,便于廣大投資者更全面地了解企業整體狀況,進而做出更合理的投資決策;最后,強化相關法規執行的可操作性,便于證監會等有關監管部門更好的執行監督管理職責。
3.健全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充分發揮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協同和制衡作用,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首先,進一步完善出資人制度,建立相應的責任機制。其次,繼續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公司股權結構,合理的公司債權結構,是建立公司內部制衡和有效監督機制的基礎。必須積極推進股權多元化,改變上市公司“一股獨大”的狀況。最后,進一步完善制度體系和外部環境,加快和完善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為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奠定堅實的基礎。
4.強化監督和獎懲機制建設
切實提高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充分發揮證監會等相關部門的監督作用。證監會要加大對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監督力度,尤其是要加大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力度,加大對違規披露信息的處罰力度。建立健全對事務所的業務檢查制度,并加強對同業互查的組織與領導,有步驟、有效地開展執業質量檢查工作。充分發揮社會公眾和大眾媒體的監督作用,建立舉報投訴平臺和處理反饋機制,充分發揮公眾的監督作用。
信息披露是社會各界了解上市公司的重要途徑,也是投資者做出合理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影響著我國證券市場的整體健康發展,隨著相關法規的不斷完善和監管手段的不斷加強,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將會更為規范和有效,促進我國證券市場更好地、健康地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邦耀.我國證券市場信息披露問題與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7.
[2]張紹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為的分類監管模式設計與創新[J].海南金融,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