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有賴于科技人才素質和質量的不斷提升,本文認真分析了天津市和平區民營科技企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人才問題,并提出了可供決策參考的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天津市和平區;民營科技企業;人才現狀;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8-0071-01
為進一步深入推進科技產業發展,本文作者聯合和平區科委,圍繞和平區民營科技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問題,通過多方位的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探析與實地調研,形成了相關領域的調研報告,現分析如下:
一、和平區民營科技企業人才發展現狀
近年來,和平區政府高度重視科技產業發展,制定實施發展規劃,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進了民營科技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截至到2015年底,全區共有民營科技企業2600家,其中注冊資金億元以上的50家。2016年1月至7月,民營經濟實現稅收23億元,占總體稅收的33%,民營科技企業從業人員達16萬人,占全區從業人員總數的45%,成為吸納新增就業的主體。
二、民營科技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存在問題
(一)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佳
和平區民營科技企業人才資源總量偏少,企業人才需求仍然有很大缺口。民營科技企業對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和中高級管理人才需求集中,比如畫國人動漫設計公司、參目堂園林景觀設計公司等企業雖然通過人才招聘和人才引進,吸引了一批人才,但這些企業在動漫設計工程師、管理經理以及建筑設計、土建、電氣工程師等方面的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上仍然非常匱乏。
(二)引才不力,資源短缺
引才難是民營科技企業當下最棘手的難題。一方面,受傳統擇業觀念影響,高端人才首選往往不是到民營科技企業尤其是小型、微型企業。另一方面,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大型民營科技企業絕對值仍然偏少,多數民營科技企業管理層次較低、發展空間較小,對人才集聚力不強。在調研中,企商科技、博安醫用有限公司等中小型民營科技企業,在銷售、財務、操作等崗位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是招聘卻很困難。
(三)教育培訓不夠,形式單一
和平區民營科技企業對人才教育培訓投入有限,重視不足。很多民營科技企業人才都表示,企業培訓只有內部培訓一種形式,企業老員工或是中層管理者對新入職員工進行培訓,內部培訓更多地是以崗位技能、企業文化和企業產品為主,而對企業人才在整體素質、領導能力、創新思維等能夠促進人才提升的領域培訓觸及較少,關注不夠。
(四)人才機制落后,用才不利
民營科技企業在吸引、培養和使用人才機制上還不完善。在調研中,很多民營科技企業人才反映,企業對人才使用起到重要作用的系統管理、激勵方式、薪酬福利等方面的機制還不完善;企業在激勵方式上太過單一,缺乏系統;只重視工作成績,忽視人才生活和工作環境等。
三、民營科技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
人才資源作為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更是十分珍貴。要進一步加強對民營科技企業人才資源的集聚開發,不斷推進民營科技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為各類人才服務企業、服務發展提供更優質的發展環境和平臺。
(一)廣開思路,切實豐富人才智力集聚載體
進一步深化“項目引才”、“以智引智”、“柔性引才”理念,在引進大項目好項目同時引進人才,用招商助招才,用引資促引智。充分發揮引進人才智力的交際圈和人際網,把智力人才作為聯絡員,更多地帶動大批人才流入民營科技企業。
二是以形式創新豐富引才載體。在調研中,民營科技企業會選擇更大的招聘會,更信任熟人推薦方式招聘人才,他們更注重可靠和高效。這也為人才引進形式提出啟示,要在以往舉行招聘會、網絡對接等方式基礎上,探索研究更能夠方便民營科技企業引才的渠道。比如,可以在年初人才需求調研的同時專門建立民營科技企業人才需求專題,對調查整理的需求信息在各高校和媒體進行發布。
(二)舉智舉力,深入構建政企人才開發模式
一是進一步加大人才培訓開發投入力度。每年定期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為企業培養一批創新創業人才,使民營科技企業人才得到及時培養開發。同時,還要建立多元資金籌措扶持機制,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為引導、社會資本為輔助,民營科技企業投入為主體的人才培養開發機制。
二是進一步形成人才培養開發科學體系。研究建立起民營科技企業人才培養體系,有效利用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優質資源,引入高級咨詢管理機構,借助創新創業人才力量,形成多層次、多元化、多領域的人才培養開發模式。
(三)革故鼎新,著力提高人才管理服務水平
一是完善服務,實現人力資源市場“全覆蓋”。要針對民營科技企業不同需求,認真完善更為貼心、便捷、精致的人才服務項目;研究開發更為科學、系統、高端的人才服務品牌;樹立打造更為突出、明顯、卓越的人才服務亮點。
二是深入實際,實現人力資源服務“零距離”。全面建立企業人才服務保障機制,針對高層次急需急缺人才,建立綠色通道快速便捷地幫助高端人才解決實際問題;針對異地人才,開辟一站式服務,由人才引進服務專員全程領辦好戶籍檔案等相關手續接轉;針對特殊人才,享有優先協調機制,及時優先幫助人才解決好家屬子女就業上學以及職稱評審等問題。
民營科技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是民營科技企業騰飛跨越發展的根本保障。人才工作各相關部門要通力合作,協同共進,通過全方位的配套政策,高品質的服務平臺,廣覆蓋的培養網絡,多渠道的保障體系,為民營科技企業人才提供更有為的天地,更有為的空間。
參考文獻
[1]杜玉蘭.論人才流動給人事檔案管理帶來的新問題與對策[J].北京檔案,2012年06期
[2]楊思璐,胡俊卿,楊滿心.當前我國人才流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經濟,2008年07期
[3]齊振宏,喻宏偉.區域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本的作用——以武漢市人力資本為例[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4]謝潔,商亮.新形勢下湖南省科技人才戰略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5]里白,李京文.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動與規范管理——北京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李京文訪談錄[J].經濟師,2006年07期
作者簡介:魏華(1984年12月24日),女,天津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研究方向:科技領域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