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書梅
摘要:寫作是個體表達深度情感和思想的一種重要方式,寫作本身是一種傾訴方式,也應當是學生記錄美好生活、表達美好情感的途徑。但是,從目前中學生的寫作能力發(fā)展情況來看,學生對寫作活動還是比較排斥,并且其作品也乏善可陳,初中學生的寫作水平堪憂。對此,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論述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能力發(fā)展情況,并針對性的提出了幾點應對措施,為提升當前初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提供一定的看法和見解。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能力;培養(yǎng)措施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發(fā)展情況
1.腦海中空無一物、作品更是空洞乏味
從課堂上學生的寫作情況來看,兩節(jié)課的語文課給學生用來構造一篇文章,但是很多學生依然難以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而學生在寫作時,部分學生則是抓耳撓腮、不知如何下筆,改了又改、刪了又刪,最終從學生潦草的作文卷面也反映出,學生的腦海中并沒有建立完整作文的概念,而學生所交上來的文章也不夠翔實,更多的是在拼湊字數(shù),而不是表達情感和描述事物。因此,在學生的這種寫作能力下,其作品必然是空洞乏味的。
2.邏輯混亂,文章不夠連貫流暢
即便是部分學生能夠將自己所要描述的物體表達出來,但是由于自己缺乏對文章的合理構思、缺乏對文章內容的合理安置,文章內容看起來也就十分混亂了。例如,學生在描述人物外貌時,先說到人物所穿的上衣、再描述其頭發(fā)、五官等,然后再描述所穿的鞋子,雖然完整的描述出來了,但是對于人物形象的描寫卻依然不夠生動,缺乏邏輯性、連貫性,也就難以讓文章變得流暢。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措施
1.立足教材,強化訓練
選錄入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其文學水平和文學鑒賞價值極高,對學生的培養(yǎng)和教育作用較強。對此,教師便可以在日常的課文的教學中便滲透入寫作技巧的學習、應用和強化,讓學生在文章閱讀中能夠感知到相應寫作技巧的作用、體驗寫作技巧對淋漓盡致的表達自己情感的輔助作用,從而將更多的寫作技巧應用于自己的寫作中。例如,在《我的母親》這一篇文章的教學中,文中一句“這類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飯食,母親卻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來有滋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析,采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表達了母親什么樣的品格?這種寫作手法有什么樣的好處?通過學生分析,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本句中是作者想要表達自己母親的聰慧勤勞、善持家務,而如平鋪直敘的進行表達反而難以起到這種效果。再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這篇文章結構時,可設置問題:文章是怎樣將眾多的材料組織成一個整體的?你在閱讀的時候覺得凌亂嗎?通過學生的分析,學生便會發(fā)現(xiàn),雖然作者索要描述的事很多,但是按照時間這一邏輯順序,文章十分連貫、內容銜接也十分流暢、結構緊湊。借此,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將自己所學到的一些描寫和表達技巧應用于自己的寫作中,描寫自己的母親。
實際上,對學生的作文訓練可以不循規(guī)蹈矩的按照教材中的安排,也可以將小的寫作任務穿插到日常的教學中來,如上的寫作任務,教師可以不要求作文字數(shù),只要能夠利用一定的表達手法和描述技巧進行表達即可。通過這種日常的寫作訓練,常態(tài)化的寫作和及時的強化,學生便逐漸將這種寫作技巧內化應用,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再進行常規(guī)的寫作活動時,學生便能思如泉涌了。
2.注重生活基礎,培養(yǎng)學生踏實樸素的寫作風格和寫作習慣
只要是優(yōu)異的文學作品,往往能夠給人以精神上的沖擊、靈魂上的慰藉、情感上的共鳴,而無論是沖擊、慰藉還是共鳴,都是要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歷為前提,才能讓讀者在閱讀中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相應的情感。但是,從學生作品來看,很多學生都走入了寫作誤區(qū)。不少學生認為,寫作中就要使用更加高級的詞匯、華麗的辭藻進行修飾,名言名句進行填充。詞匯和名言警句的使用固然重要,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文章要翔實、要有內涵,而不是過分追逐外在的華麗而忽視文章內容的塑造了。對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時,要物理學生善于觀察,無論是景物事物還是人物的描寫,都必須經(jīng)歷觀察的過程才能著筆描繪,而憑空想象的內容描寫,即便是附加了更多的手段和詞匯,也難以將其生動、真切的描述出來。另外,部分學生在寫作中還出現(xiàn)的寫作邏輯混亂的現(xiàn)狀,這體現(xiàn)出學生對寫作存在另一不足:缺乏大局觀念,對文章整體性的構思不足。因此,教師在學生寫作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鼓勵學生采用列提綱的方式先將文章的骨架描繪出來,再在骨架的基礎上采用一定技巧進行填充。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作品變得有血有肉、生動真切。
3.晾曬作品,提升學生寫作積極性
客觀來說,寫作活動需要學生消耗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構思和繪制自己所要描述的事物,任務重、壓力大。對此,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寫作體驗的提升。在寫作活動中,教師可以開展晾曬活動提升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將優(yōu)秀作品張貼在班級文化欄中,以示鼓勵的同時,也是在給其他學生以示范,同時也讓其他學生為爭取上榜機會而不斷雕琢自己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總結:
寫作教學,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藝術手段,需要教師為學生準確把脈,摸清學生寫作中存在的不足、對癥下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結合目前多數(shù)學生存在的寫作空洞乏味和邏輯混亂等特點,教師可以采用立足教材,強化訓練、注重生活基礎,培養(yǎng)學生踏實樸素的寫作風格、晾曬作品,提升學生寫作積極性等措施,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寫作水平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周瑋賢. 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7.
[2]賴業(yè)偉.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05):117.
[3]華娟. 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促進寫作的途徑研究[D].蘇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