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隨著資本進入電競市場,電競業爆發式成長,網癮少年搖身一變,成了電競人才;玩游戲變成了一件高級技術。無疑,這是時代進步的體現。只是,很多年輕人熱愛電競,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適合電競行業呢?如果青少年都以電競為目標拼命練習,他們可能面臨荒廢學業的問題,而更有甚者,有的年輕人可能打著電競的幌子,僅僅為了逃避生活。我想,電競行業選拔培養機制應更加透明與完善,讓家長們放心。
—辛巴(讀第25期《那些游戲世界的“大神”們》)
昨晚,清華博士小姐姐,問我flow是什么。她說了一種想法,英語發音較平,所以可以使用flow輕易串聯,但中文,尤其普通話,講究字正腔圓,發音輕重有別,很難用flow串起來。所以,我們中文說唱歌手,常常用吞音,用含混不清的辦法來說唱。不過,方言是中文里的奇葩,不管是北京方言、西南方言,還是西北語言,都因其方言中自帶的腔調,而輕易有flow。小姐姐最喜歡北京的rapper,她說北京方言里,“裝電兒臺(中央電視臺)”“胸是炒雞蛋(西紅柿炒雞蛋)”,這一股子連貫、混不吝,從語音、發音上,都是適合說唱的。rapper自由生長,不需洗白。
—焰焰(讀第25期《他們在Hiphop里尋找答案》)
這幾年,雖然云南省舉辦了很多比賽去推廣云南豆,但是由于氣候、育種、種植等方面原因,云南出品的咖啡一直都比不上埃塞俄比亞、巴拿馬等傳統咖啡產地,在世界市場上也比不過瑰夏、夏奇索等種類的豆子。云南豆也不是說很難喝,只是太過于平淡。確實,云南咖啡比一般傳統農產品的發展周期長,從育種、種植到處理手法、烘焙,再到市場推廣,各方面都需要很多的嘗試和耐心。
—吖笨仔(讀第25期《云南保山咖農生存調查》)
這個時代真的開始慢慢怠慢渴望僅以簡單勞動立足社會的人了,盡管“勤勞”“踏實”等美好品質仍與他們傍身。去超市購物,自助掃碼付款機在出口處就醒目地提醒著你,旁邊站著的一排24小時不停作業的收銀員,會在并不遠的將來被完全取代;看似“業務繁忙”、收入頗豐的快遞小哥,也在揪心“無人投遞”機正式上線的那一天何時到來—這是一代人無法被推翻的焦慮。我也看到了社會發展倒逼人類進化自身的需求,可是這被不斷鞭策著高速發展起來的社會,又何嘗不是在推動著那些沒有一技之長在身的知識“底層者”,經歷被淘汰和篩選的命運呢?
—眼睛很大(讀第25期《第三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