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 郭印
摘 要:基于語料庫數據對承諾類動詞的搭配特征進行實證性研究發現,這類動詞:(1)在商務英語和普通英語中存在顯著性差異;(2)常與情態動詞搭配,表示說話者承擔某種義務并向對方做出命令、保證等;(3)多與古體詞搭配,可以有效避免重復或歧義,凸顯正式性和嚴肅性;(4)多與副詞、介詞搭配使用,避免產生歧義,保證其嚴謹性。
關鍵詞:商務英語;承諾類雙及物動詞;搭配特征
1.引言
在商務活動過程中,貿易雙方為實現共同利益和經濟目標并求長期發展,一般會以簽訂協議或簽署合同的方式明確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這需要雙方之間做出一定的承諾和保證,在約定的日期內完成所有承諾的條件。承諾是指說話者對某項事物應允同意,答應照辦,一般情況下說話者對所應允的事情有望在未來某個時刻如期完成。可見,表承諾意義的言語表達在商務活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承諾類動詞又是這類語言的最主要的表達方式,商務活動中承諾的正確表達能夠有效減少或避免貿易雙方的摩擦,進而增進理解,達成一致。
近年來,語料庫語言學憑借語料庫技術和數據統計方法,為語言學研究開辟了新的道路,拓寬了研究路徑,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徐珺,2014)。但目前國內基于語料庫層面所展開的關于承諾類動詞的研究尚不多見,向娟(2007)基于BNC和CCL在線語料庫對五個中英文承諾動詞進行了研究,此外,目前承諾類動詞的先行研究多見于以言語行為理論(John Austin,1962;Searle,1979)框架為出發點所展開的語用學研究(徐李潔,2005;李健雪,2006等),因此,就商業活動的發展趨勢和貿易往來中承諾的履行而言,語言學界很有必要對商務英語中承諾類雙及物動詞的搭配特征進行數據分析和專門研究。
2.研究設計與語料統計
本研究擬采用定性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對選取的58個承諾類動詞依次進行頻數、頻率的統計。為避免由于不同語料庫的語料總數差異而引發爭議,我們將對統計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其次,對統計數據進行一元線性回歸考察,觀察數據在不同語料庫之間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若存在顯著性差異,則說明承諾類雙及物動詞在商務英語和通用英語中有著不同的搭配特征。最后,對檢索的語料進行歸納分析,研究搭配特征。
2.1動詞檢索
基于現代漢語詞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2014)以及Google Translation,以動詞的語義和形式特征為條件進行篩選和分類,歸納如表1(2017年7月15日檢索)所示。
2.2 語料統計
基于商務英語語料庫(以下簡稱BEC)和英國國家語料庫(以下簡稱BNC)依次逐個檢索這些承諾類動詞,分別統計出兩種語料庫中各自出現的頻數,依據語料庫的規模計算出對應的頻率并進行對比,如表2(2017年7月15日檢索)所示。
3. 研究方法與語料篩選
3.1 研究方法:一元線性回歸
為研究承諾類動詞在商務英語和普通英語中的使用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
首先,統計了這些動詞在BEC和BNC中的頻率(以百萬為單位)并以此作為原始數據;
其次,以這些動詞在BNC中的頻率為自變量選入X,在BEC中的頻率為因變量選入Y,Ditransitive Verbs作為個案標簽,制作直觀散點圖(如圖2所示),以保證自變量X和因變量Y之間的關系趨勢呈線性關系;
接著,在保證所有變量未缺失(如表3)的條件下, R方(如表4)反映了該線性回歸較好,說明散點比較集中于回歸線上;由表5可以發現,顯著性系數sig值低于給定的顯著性水平α(0.05),即0.000<0.05,證明承諾類動詞在商務英語中的使用區別于普通英語,存在顯著性差異;根據表6的統計數據,一元線性回歸方程可表示為Y=1.343X-0.188,其中X是自變量,即動詞在BNC中的頻率,Y是因變量,即動詞在BEC中的頻率。
3.2 語料篩選
3.2.1 典型承諾類雙及物動詞的確定
綜合考慮承諾類動詞的出現詞頻(如表1)和雙及物特征(Goldberg,1995),確定所研究的典型承諾類雙及物動詞數據,如表8所示。
基于BEC的承諾類動詞頻數檢索結果(如表7)顯示,動詞出現頻數的高低與Goldberg雙及物構式理論中動詞意義的分類相一致,處于中心意義的動詞的出現頻數高,反過來,處于邊緣意義的動詞的出現頻數低。
3.2.2 典型承諾類雙及物動詞的檢索
基于BEC對表7中的動詞進行搭配(Collocation)的標準檢索,并按MI值的高低進行統計,且MI≥3符合顯著性搭配條件。對每一動詞優先選取10個相對顯著的搭配詞(詞數≥10)或按顯著性由高到低依次排列(詞數<10),統計結果如表8-表17所示。其中,對基于鄰近的搭配界定的前提條件是:
(1)跨距最大范圍設定為±5,以單詞為基本單位,不含中間出現的標點符號。
(2)基于詞形搭配獲取的統計量包括互信息值(Mutual Information,以下簡稱MI值)和T檢驗值(T-score,以下簡稱T值)。
4.典型承諾類雙及物動詞的搭配分析
4.1承諾類雙及物動詞give
由表8可知,give的顯著搭配詞中tip的MI值最高(5.801),根據最高的MI值可判斷give和tip的搭配強度最高,但一般而言,若MI值和T值均較高,則更能反映出該搭配詞項更典型,雖然tip的MI值最高(5.801),但相對來說tip的T值偏低。綜合考慮MI值和T值,可以發現兩種統計量均偏高的call(5.786/11.022)、ll(5.537/7.949)和me(4.797/9.095)分別與give的搭配強度較強,這說明了在商務英語中,(1)give經常用于含有“ll”的表示說話者承擔一定責任與義務的語境中,動詞意義為“必須,一定”;(2)give后常接me和call這樣的搭配詞項,可以預見give的雙及物用法——give sb. sth.。
4.2承諾類雙及物動詞guarantee
由表9可知,guarantee的顯著搭配詞中loans的MI值最高(4.596),根據最高的MI值可以判斷guarantee和loans的搭配強度最高,且loans的T值也較高(3.321),因此,loans是guarantee顯著性最高的搭配詞項,同時綜合考慮MI值和T值,還可發現兩種統計量均偏高的情態動詞shall(3.189/3.448)與guarantee的搭配強度也較高,這說明了在商務英語中,(1)guarantee后經常接loans等表示說話者承擔一定責任與義務的語境,動詞意義為“擔保貸款”等;(2)guarantee常用于情態動詞shall后、主語一般為第二/第三人稱的語境中,表示說話者承擔一定責任與義務,給對方允諾或向對方承諾等。
4.3承諾類雙及物動詞proMIse
由表10可知,proMIse的顯著搭配詞中deliver的MI值最高(6.012),根據最高的MI值可以判斷proMIse和deliver的搭配強度最高,但相對來說deliver的T值(1.705)偏低,因此,deliver并非是proMIse的顯著性最高的搭配詞項。綜合考慮MI值和T值,可以發現兩種統計量均偏高的動詞pay(5.88/3.544)與proMIse的搭配強度較強,一定程度反映出在商務英語中proMIse后經常接pay等,表示說話者承擔一定責任與義務,承諾給對方付款等。
4.4 承諾類雙及物動詞owe
由表11可知,owe的顯著搭配詞中$的MI值最高(4.873),根據最高的MI值可以判斷owe和$的搭配強度最高,但owe的T值(1.932)偏低,$并不是owe的顯著性最高的搭配詞項,但是owe在商務英語中表示“欠/該/負”的意義時,后跟$表示說話者承諾給對方欠款,隱含承擔還款的責任和義務。綜合考慮MI值和T值,還可以發現兩種統計量均偏高的搭配詞I(3.937/2.644)和you(3.69/3.06)與proMIse的搭配強度較強,說明在商務英語中owe常用于“I owe you”語境,表示“說話者承諾虧欠對方…”的意義。
4.5承諾類雙及物動詞deny和refuse
由表12可知,按MI值和T值的高低,deny的顯著性搭配詞項為coverage(6.33/1.711)、payments(5.318/1.689)和payment(4.867/1.673),能夠反映出商務英語中deny用于說話者向對方做出“拒絕、不給”的承諾意義時,后多與“貨款類”的詞項進行搭配,而refuse的顯著性搭配詞項是if,表明refuse在商務英語中常用于條件句的語境,若不符合條件,則予以做出“拒絕”意義的承諾。
4.6承諾類雙及物動詞grant
由表13可知,grant的顯著搭配詞中perMIssion的MI值最高(7.254),但相對來說,perMIssion的T值(1.987)偏低,因此,perMIssion并非是grant的顯著性最高的搭配詞項,綜合考慮MI值和T值,發現兩種統計量均偏高的hereby(5.02/2.374)和options(4.803/2.893)、compensation(3.907/2.286)分別與grant的搭配強度較強,這說明在商務英語中:(1)grant常與hereby等古體詞搭配,hereby常用于商務或法律文件、合同、協議書等正式文件的開頭語,在條款中需要強調某些內容時也可用,它的位置一般置于主語后,緊鄰主語,意為“特此”。使用古體詞可以有效避免重復或歧義,使語言精練直觀,行文簡練準確,在法律文書、商務合同中的使用可體現其嚴肅性和正式性;(2)grant后常接options、compensations等表示說話者承擔一定責任與義務,向對方做出允諾,表示“準予”或“同意”的意義,凸顯法律意義上的正式性。
4.7承諾類雙及物動詞leave
由表14可知,leave的顯著搭配詞是therefore(3.941/1.87)、before(3.274/2.005)和them(3.497/2.233),不難發現,商務英語中:(1)leave多與副詞、介詞搭配使用,這是商務英語文本的一個顯著特征,能夠盡量保證商務文本的嚴謹性,并有效避免產生歧義;(2)leave后常接them這類的賓格,表示說話者承擔一定的責任與義務,向對方做出允諾。
4.8承諾類雙及物動詞allocate和bequeath
由表15可知, resources的MI值是6.318,是同allocate搭配最為明顯的詞項,表示“分配資源”的意義,是施事做出“allocate”的動作致使第一賓語指稱在未來某個時刻能夠成功收到第二賓語指稱。由于bequeath作“遺贈”意義講,且在商務英語語料庫中未找到bequeath的語料,并非語料庫中出現的高頻承諾類動詞,因此暫不贅述。
4.9承諾類雙及物動詞allow
由表16可知,綜合考慮MI值和T值,可以發現兩種統計量均偏高的me(4.505/5.893)和us(3.713/6.197)分別與allow的搭配強度較強,一定程度上說明:在商務英語中,“allow sb.”表示“允許某人(做…)”的意義,一般指說話者有禮貌地向對方表示一種允諾,含有“請允許我/我們(說話者自身)...”的意義。此外,還可以發現在商務英語中allow后搭配introduce(5.539/2.589)、serve(4.499/2.529)和buy(4.197/2.674)等動詞,包含了說話者自身向對方表示“準予”意義或“允許”某種行為以及在未來某個時刻可能實施的動作。
4.10承諾類雙及物動詞permit
由表17可知,按MI值的大小排序,在T值不存在較大差別的情況下,同perMIt搭配相對明顯的詞項,如名詞詞項preparation(9.847/2.463)、statements(8.129/2.636),形容詞詞項recorded(9.423/2.642)、necessary(8.669/2.639)和financial(5.9/2.601),說話者往往是第一、第二人稱,表示“允許,準許,許可”的意義,向對方做出一種命令或承諾。
5.結論
本研究基于數據的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對典型承諾類雙及物動詞的搭配特征進行實證性研究,可以發現承諾類雙及物動詞:(1)在商務英語中的使用區別于普通英語,存在顯著性差異;(2)基于BEC數據,承諾類雙及物動詞常常與情態動詞搭配,如will、shall等,表示說話者承擔某種義務并向對方做出命令、保證等;(3)多與古體詞搭配,可以有效避免商務合同、協議等文件中的重復或歧義,凸顯正式性和嚴肅性;(4)多與副詞、介詞搭配使用,避免產生歧義,保證商務英語文本嚴謹性。
參考文獻:
[1]Biljana MI?i? Ili? & MIlica Radulovi?, 2015. ComMIssive and Expressive Illocutionary Acts in Political Discourse [J]. Lodz Papers in Pragmatics 1:19-49.
[2]Goldberg, Adele. E. 1995.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Konstantin, K., 2016. Temporal and Aspectual Forms of Verbs In Proposition of ComMIssive Speech Acts: the Case of ProMIse, Swear and Bet [J].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Education 2:39-44.
[4]Martin Haspelmath, 2015.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J]. Annual Review of Linguistics 1:19-41.
[5]Suzana Jurin, 2012. An Analysis of Text Genres Belonging to Bilateral ComMIssive Text Types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for Communication Purposes [J]. Interdisciplinary Description of Complex Systems 2: 193-203.
[6]陳偉,廖美珍,2014,我國大陸地區漢語法律施為動詞應用的語料庫調查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第2期:74-84。
[7]程麗霞,2016,漢語保證類構式的演化:從以言行事到認識情態[J],《外語學刊》第1期:70-75。
[8]馮紹峰,馮志偉,2016,基于BNC語料庫的近義副詞Absolutely, Completely, Utterly辨析[J],《魯東大學學報》第4期:41-46。
[9]霍艷娟,2014,基于CLEC和BNC語料庫的中國學生英語動、名詞搭配錯誤分析[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第3期:69-72。
[10]霍忠振,2017,漢英詞典中“承諾”的詞類標注問題——基于雙層詞類范疇化理論的研究[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期:88-91。
[11]李健雪,2006,承諾類言語行為假設空間的建構及特點[J],《山東外語教學》第4期:27-32。
[12]史順良,劉媛媛,2011,商務英語中構式語的功能分析[J],《寧波大學學報》第2期:26-31。
[13]孫淑芳,2009,言語行為動詞的語義闡釋[J],《外語學刊》第6期:88-93。
[14]唐樹華,田臻,20認知語言學的兩個承諾及其發展趨勢[J],《外語學刊》第3期:62-66。
[15]衛乃興,2002,基于語料庫和語料庫驅動的詞語搭配研究[J],《當代語言學》第2期:101-114。
[16]向娟,2007,承諾類言語行為中的語義韻和被承諾者角色——基于語料庫的承諾類言語行為的言后效果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1-75。
[17]徐珺,自正權,2014,基于語料庫的英語財經新聞漢譯本的詞匯特征研究[J],《中國外語》第5期:66-74。
[18]徐李潔,2005,“Promise”詞義的演變與主觀化[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2期: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