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單學嫻 編輯/青鳥
選自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主委、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院長劉中民主編的《圖說災難避險逃生自救科普叢書·煤氣中毒篇》。
煤氣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的俗稱,一氧化碳的化學分子式是CO,所以“一氧化碳中毒”和“ CO中毒”是一碼事,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煤氣中毒”。
一氧化碳是由碳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碳(C)和氧氣(O2)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分子。碳在氧氣充分的情況下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CO2),于人體是無害的;而碳在氧氣不充分情況下燃燒,則會生成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不但對人體有害,而且過量吸入甚至會產生致命的危險!
人體內的各種器官都需要大量的氧才能維持正常運轉,而人體內有一種主要負責運載氧的蛋白質,就叫做血紅蛋白(Hb)。它的作用就像一艘小船,可以源源不斷地為人體組織器官運送所需要的養料——氧。血紅蛋白一旦失去攜氧能力,便會造成人體組織缺氧。


血紅蛋白正常情況下會與氧結合,并將氧攜帶給各個組織器官。但當吸入的一氧化碳濃度較高時,一氧化碳就會搶著與血紅蛋白結合,把氧擠到一邊,替代氧與血紅蛋白結合。因為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高出200—300倍。
一旦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了,血紅蛋白就失去攜帶氧的能力,就好比小船上已經被垃圾堆滿了,就不再能給組織器官帶來它們所需要的氧了。
此外,由于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所以,人們經常會在不知不覺中吸入呼吸道,引起人體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時,人體組織由于缺氧、窒息,器官受損、不能正常運轉,尤其是大腦,最易受到損害。
這是因為人體中大腦對氧的需求非常高,對缺氧最為敏感——腦重量僅為體重的2%,而腦耗氧量占總耗氧量的23%。臨床研究表明,大腦完全缺氧5-8分鐘后,即可發生不可恢復的損傷。
除此之外,一氧化碳中毒還可造成心、肺、腎等多臟器損害。中毒者常可發生嚴重并發癥,如腦水腫、肺水腫、心肌損害、休克、酸中毒及腎功能不全等,嚴重者甚至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燃氣煮飯、燃氣熱水器洗澡比較普遍,還有一些家庭使用煤球或蜂窩煤爐做飯、取暖,因此,煤氣中毒時有發生。
(1)煤爐取暖。
寒冷季節,在門窗緊閉的居室中使用煤爐取暖、做飯時,由于通風不良、供氧不充分,或沒有煙囪、煙囪阻塞、煙囪安裝不合理,導致煤氣中毒。如筒口正對風口,大風倒煙,使煤氣逆流入室,致室內大量一氧化碳聚積。或者在氣候條件不好,如刮風、下雪、陰天、氣壓低的天氣,煤氣難以流通排出,也容易引起煤氣中毒。
案例:
(2)液化灶具漏泄或煤氣管道漏泄。
城區居民使用管道煤氣,如果管道漏氣、開關不緊,或燒煮中疏忽大意,火焰熄滅,致使煤氣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氣熱水器淋浴。
由于通風不良以及洗浴時間過長造成煤氣中毒。
案例:
2008年4月,10名女青年被發現倒在北京市朝陽區某小區單元內,其中6人當場被確認死亡。其余4人被送到醫院后,3人經搶救無效身亡,僅1人脫離生命危險。經有關部門調查,這些女青年均為某房地產公司員工,所住房屋由公司租賃。由于她們所住的單元使用的是燃氣熱水器,熱水器在衛生間,衛生間無排氣管道,加之天冷,衛生間的窗戶也很少開,且多人長時間使用燃氣熱水器,室內聚集大量一氧化碳,導致10人中毒。
有一些學校冬季采用煤爐取暖,由于寒冷教室里門窗緊閉、通風不良,或沒有煙囪、煙囪阻塞、大風倒煙等原因,使煤氣逆流入室所致室內大量一氧化碳聚積,難以流通排出,也容易引起煤氣中毒。
冬季在車庫內發動汽車或開動車內空調后在車內睡眠,也可能引起煤氣中毒。據測試,當汽車發動機在怠速空轉時,因為汽缸中的汽油燃燒不充分,往往會產生含大量一氧化碳的廢氣;在運行中,油門過大時,油多空氣少,也會出現含一氧化碳極濃的廢氣;車輛啟動就開空調,密閉車窗,更容易導致車內一氧化碳升高中毒。
2012年8月,英國利茲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即使是堵車時產生的少量一氧化碳,也會擾亂人的心跳節奏,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心律失常,帶來“致命傷害”。
2015年以來,國務院相繼出臺《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指出創新創業是經濟新常態下國家主要發展戰略之一,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背景下,高校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必要結果。這一舉措,不僅有利于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增強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還能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解決“就業難”的現實問題。

案例:
2006年4月,烏魯木齊發生一起汽車尾氣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昏迷。當日凌晨,6名汽車維修工工作結束后,夜宿于該修理中心。后因夜間氣溫較低。他們便發動起一輛汽車,開啟暖風在車中取暖、睡覺。因汽車尾氣排放大量一氧化碳導致中毒。
需要澄清的是,汽車內產生一氧化碳的真正元兇并不是空調,而是汽車的發動機,發動機內燃油的不充分燃燒會產生一氧化碳氣體。而在車內使用空調的時候,往往由于車窗緊閉、密不透風,加大了發生煤氣中毒的概率。
以下三類人群應該特別注意汽車空調引發的煤氣中毒。
一是使用高檔車人群。由于高檔車密閉性好、車內舒適,這類人群工作勞累后,有時會躺在開著空調的車內休息,可能入睡時間較長,容易引發煤氣中毒。
二是自己帶著孩子的年輕母親。有的母親開車外出,看到孩子睡著了,便把孩子留在開著空調的車內,自己去購物或美容,容易引發車內孩子煤氣中毒。
三是忘乎所以的戀人。熱戀的情侶,常常喜歡坐在開著空調的車里談情說愛,忘記了時間的長短,長時間待在密不透風的車廂內,容易引發煤氣中毒。
有時在飯館使用炭爐火鍋吃涮肉,木炭在燃燒不全時最易產生一氧化碳,再加上吃火鍋時往往人多房間小,室內溫度高,空氣不流通,容易引發煤氣中毒。
發生煤氣中毒初期,中毒人員最初往往會感覺到頭痛、頭暈、頭脹、心慌、耳鳴、惡心、嘔吐、軟弱無力、站立不穩、有短暫的意識模糊。
發展為中度中毒時,除上述癥狀加重外,還會出現面色潮紅、口唇呈櫻桃紅色、脈快、多汗、煩躁、步態蹣跚、嗜睡甚至昏迷。
當中毒程度達到重度時,則會出現神志不清、呼之不應、大小便失禁、四肢發涼、瞳孔散大、口唇蒼白或紫紺、大汗、體溫升高、血壓下降、呼吸微弱或停止、肢體僵硬或癱軟。
此時要冷靜地做到四步:一匍匐開門窗;二呼救或報警;三切斷煤氣源;四及時就醫。
1.由于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氣輕,靠近地面處的一氧化碳濃度較低。因此,要迅速匍匐或爬行靠近門或窗的地方,并將其打開通風,人員轉移至室外。如無力打開門窗,可砸破門窗玻璃進行通風。
案例:
一住戶家中男主人半夜突然感到胸悶、惡心,并開始嘔吐。呼叫妻女均無反映,意識到發生了煤氣中毒。剛一起身,感覺渾身酸軟無力,摔倒在地。于是他在房間內摸索爬行,終于艱難地爬出了房間,并撥打了求救電話。因搶救及時,一家三人均脫離危險。
2.如果已經無力爬向門口,應立即大聲呼救尋求鄰居的幫助,或撥打電話報警、打電話尋求近距離親友的幫助。此時,還應注意,如果是由于管道煤氣漏氣、閥門未關好,造成煤氣在室內積蓄的,由于室內不缺氧氣,一旦遇到電火花、明火容易發生爆炸,此時應慎用手機。

3.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關掉室內的煤氣開關。
4.迅速到醫院,做系統檢查與治療。
當發現或懷疑他人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時,應立即采取下述措施。
1.立即自室外打開門窗。
2.無法自室外打開門窗時,以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或大口吸氣后屏住呼吸,再沖進有煤氣的屋內迅速打開門窗。
3. 在毛巾捂住口鼻或屏住呼吸的情況下,彎腰低姿進入現場,將中毒者從煤氣環境內背出,迅速轉移到通風良好、空氣新鮮的地方。
4. 確保中毒者呼吸道通暢。解開中毒者的衣扣腰帶;注意清除中毒者口腔中的嘔吐物和鼻腔中的分泌物;對神志不清者應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5.同時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將中毒者置于寒冷環境,也不可讓其赤身露體。
6.若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如果心跳停止,就進行心臟復蘇。
7.對昏迷或有抽搐者,可在頭部放置冰袋,以減輕腦水腫。
8.如有可能,盡快給中毒者吸入高濃度氧氣。不僅可促進中毒者蘇醒,還可減少后遺癥。
9.盡快撥打120電話向急救中心呼救,或盡快將中毒者送至具備高壓氧艙治療條件的附近醫院。中毒后36小時以內采取高壓氧艙治療,可以減少神經、精神后遺癥和降低病死率。
10.同時查找煤氣漏泄的原因,排除隱患。
(1)安裝煙筒,煙囪結構要嚴密。
(2)伸出窗外的部分要加上防風帽。
(3)白天用煤爐時要開窗通風,讓空氣流通。尤其在冬季陰天或雨雪天氣,如果煤燃燒不完全,加上室外氣壓低,室內的一氧化碳不易排出,因此一定要注意適當通風透氣。
(4)定期檢查煤爐和煙囪的情況。2—3個月要清掃1次煙筒,以防煙灰堵塞煙筒,影響煤氣出路。
(5)為了防止萬一,可在家里安裝1個換氣扇。

(1)燃氣熱水器或煤氣灶切勿安裝于密閉浴室、廚房或通風不良處。
(2)應經常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狀況,尤其是在冬天、雨天。
(3)應注意熱水器或煤氣正確的使用方法及保養,并隨時注意是否呈完全燃燒狀態。若產生紅色火焰則呈不完全燃燒的現象較多,若產生藍色火焰則大部分為完全燃燒。
(4)煤氣具應放在不燃燒材料上面,周圍切勿放置易燃品。
(5)自動點火的煤氣具連續未點燃時,應稍等片刻,讓已流出的煤氣放散后再點火。
(6)使用煤氣具前應聞聞是否有煤氣味,確定是否漏氣。
(7)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浴時間切勿過長。
(8)使用煤氣專用橡膠軟管,不能用尼龍、乙烯管或破舊管子。注意檢查連接煤氣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脫、老化、破裂、蟲咬,避免跑氣、漏氣。每半年檢查一次管道通路。
(9)在安放燃氣熱水器或煤氣灶的房間內安裝燃氣報警裝置,一旦發生燃氣泄漏閥門會自動關閉。
(10)在安放燃氣熱水器或煤氣灶的房間內安裝排氣扇。
吃火鍋用木炭時,一定要注意室內通風,時間不宜太長,以防煤氣中毒。
(1)空調車應注意檢查排氣系統是否有漏氣處,若發現有向車廂內逸漏廢氣,應及時修理。
(2)空調車在停駛時,不要過久地開放空調;即使是在行駛中,也應經常打開車窗,或在車窗上方留一個小縫隙,讓新鮮空氣進入車廂內。
(3)駕駛或乘坐空調車如感到頭暈、發沉、四肢無力時,應及時開窗呼吸新鮮空氣,并且在排除暈車和其他病因的前提下,考慮到有可能是煤氣中毒,隨時提高警惕。
(4)冬天和夏天,千萬不要開著空調在車內睡覺和長時間談話。

鋼鐵廠應制定職業衛生和安全操作規程,并對作業工人進行職業衛生和安全教育,督促他們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同時,作業場所應設置一氧化碳報警裝置,做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
答案是——煤氣中毒者凍一下并不會幫助醒過來,反而危害更大!
案例:
一位母親發現兒子和兒媳中了煤氣,她迅速將兒子從被窩里拽出放在院子里,并用冷水潑在兒子身上。當她欲將兒媳從被窩里拽出時,救護車已來到,兒子因缺氧加寒冷刺激,呼吸心跳停止,命歸黃泉。兒媳則經醫院搶救脫離了危險。
專家解讀:寒冷刺激不僅會加重缺氧,更能導致末梢循環障礙,誘發休克和死亡。因此,發現煤氣中毒后一定要注意保暖,并迅速向“120”呼救。
一些劣質煤炭燃燒時有股臭味,會引起頭疼頭暈。有些人認為屋里沒有臭渣子味兒就不會煤氣中毒,這是完全錯誤的。
專家解讀:煤氣中毒是由一氧化碳氣體引起的,一氧化碳是碳不完全燃燒生成的無色無味的氣體,并不是臭渣子味,“沒有臭渣子味就不會發生煤氣中毒”的說法當然就不成立了。
有說法稱燒開水、在爐子上擺放盆清水、放水果皮等能使煤氣溶解在水里,或被水果皮吸收,可以防止煤氣中毒。
專家解讀:科學證實,這些做法都是無效的,因為一氧化碳氣體是不溶于水的,因此燒開水和擺放清水并不能減少一氧化碳排放量。要想預防中毒,關鍵還是煙囪要安裝防風帽、門窗不要關得太嚴。
有的人認為,煙囪應該長一些,這樣煤氣就會順著煙囪跑出去。
專家解讀:實際上,煙囪過長容易引發煙囪“低頭”的情況,這樣會導致出口過低,煤煙更難排出去。
有的人認為自家的煤爐既安裝了煙囪,又安裝了放風帽,就萬無一失了。
專家解讀:預防煤氣中毒,并不是一種方法就能解決的,認為安裝了三通,或者保持通風,就能避免煤氣中毒,這實際上是一種片面的認識。一方面,在冬季生爐子的時間稍長一點,煙囪會因灰塵或其他雜物堵塞,排煙不暢。另一方面,由于受氣象條件的影響,大風造成倒煙,或近地面層有逆溫層而使排煙不暢等,均能造成一氧化碳的積累,引起煤氣中毒,所以在特殊天氣應該尤為注意。
案例:
有一位煤氣中毒者深度昏迷,大小便失禁。經醫院積極搶救,兩天后中毒者神志恢復,要求出院,醫生再三挽留都無濟于事。后來,這位中毒者不僅遺留了頭疼、頭暈的毛病,記憶力嚴重減退,還出現哭鬧無常、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經精神癥狀,家屬對讓中毒者早出院的事感到后悔莫及。
專家解讀:煤氣中毒的中毒者必須經醫院的系統治療后方可出院,有并發癥或后遺癥者出院后應口服藥物或進行其他對癥治療,重度中毒者需一兩年才能完全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