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偉 張敖 遼寧科技大學
在信息傳播方式方面,新媒體的優勢較為獨特,在人們信息交流和信息溝通過程中,新媒體是一種主要的傳播媒介。在新媒體環境下,其信息傳播方式對人們的審美情趣、生活習慣產生了深遠影響,轉變了人們的思考方式和設計思維。受新媒體技術的影響,將傳統設計思維打破,并出現新的發展機會,主要為設計方法和傳播形式的改變。傳統媒介在信息化時代對現階段的傳播需求無法滿足,人們需要跟上時代發展腳步,對新的表現形式積極探究,從而促進優秀設計作品得到有效創造。
在新媒體技術的影響下,信息可視化設計出現多樣化的表現形式,方便了信息識別。不斷發展的媒體技術將傳統的信息傳播形式改變,同時轉變了設計表現形式,使其從二維空間逐漸轉變為多維空間,靜態的表現形式逐漸轉變為動態化形式,并不斷朝向動靜結合的方向發展。在可視化設計中也開始廣泛運用時間感和空間感的表現形式。
新媒體技術推動了信息傳播方式的發展,促進信息可視化設計實現更高層次,并積極創新發展信息可視化設計。先進的可視化設計創新方式和設計理念不斷出現,使得信息傳播效果顯著提高。受新媒體技術的影響,在信息傳播期間,各種視覺要素,例如色彩、圖案及文字等成為主要載體,顛覆了設計表達。為此,信息可視化設計和媒體傳播方式兩者間的關系十分密切,信息可視化設計的發展受不斷創新的媒體技術的推動作用十分顯著。
不斷更新發展的媒體技術有效豐富了信息傳播的形式。信息可視化設計的動態化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空間和時間是其主要的呈現形式。發展信息技術能夠將靜態的傳播形式逐漸轉變為動態的傳播形式。此外,有效結合動態化和靜態化的設計能夠使先進的創作思維不斷出現。
(1)視覺生理:一般來說,視覺符號的動態化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能夠使人們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使人們在潛意識下對其進行觀察和留意,對視線方向轉移具有主導作用。針對信息可視化來講,其動態和靜態話的表達形式要求將信息要素表達方式處理好的同時,還需要將各要素特征合理布置,將各個元素的畫面切換效果、運動節拍及空間排列感等把握好。在信息元素不斷變化運動的影響下,信息的傳遞吸引了人們的視線和注意力,使人們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感應被激起,促進人們對信息的記憶和理解更加深入。(2)信息傳播效果和數量:對于信息可視化設計來說,多種視覺元素和畫面相互結合,有效形成了其動態化表達形式。多樣的信息表達形式有效融入于動態信息傳播過程中,與靜態信息傳播相比,其信息傳播數量的優勢十分顯著。同時,信息社會背景的復雜性,使得人們接收有限的信息,人們更加關注直觀、簡潔的信息。信息傳播的動態化能夠使信息焦點的捕捉更佳快捷方便,并將次要信息摒棄,促進信息接收過程更加愉悅、輕松。
(1)圖像表達的動態化:在新媒體條件下,圖像信息表達的動態化是主要的信息傳播形式,包含平面視覺特點的同時,其特征形式還能通過動態化呈現出來。在可視化設計、信息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的影響下,動態化圖像的表現形式逐漸生成,它是時代發展和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促進人們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信息,且信息審美體驗更加良好。(2)動態文本設計:受廣泛運用智能終端設備和互聯網的影響作用,在信息可視化設計期間使文字實現了創新應用。現階段,文本設計的動態化在信息可視化傳播中得到廣泛運用。運用動態的文本和文字實施創新和設計的過程稱之為動態文本設計。相比于靜態文本設計,動態文本設計能夠將立體化視覺體驗帶給人們,使得信息傳播的動態性和趣味性得到增強。在動態文本設計過程中,需要對文字顏色、形狀及大小等屬性特征充分考慮的同時,還需要對文字設計的背景音樂和信息環境積極考慮,以免對信息傳輸效果產生影響。受新媒體條件的影響,在信息可視化傳播過程中不斷增加了動態文本設計的運用和創新,且其傳播效果存在一定獨特性。
綜上所述,在不斷更新發展媒體技術的影響作用下,信息傳播能夠有效滿足大眾需求,人們開始關注信息接收的情感體驗。在信息可視化設計期間,應當對大眾審美訴求和心理感受方面的內容加強關注度,使創作的信息可視化作品更加具有價值和內涵,促進信息實現廣泛、持久的傳播。
[1]余洋.基于互聯網思維探討藝術專業實驗室的信息可視化設計[J].信息與電腦,2016,(10):225-226.
[2]黃雅堃.基于可視化設計的信息圖表在報刊編輯中的應用[J].中國出版,2015,(1):45-48.
[3]張屹南.音樂可視化設計中的多通道映射模式研究[J].設計藝術研究,2014,(4):58-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