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晨 沈陽工程學院軟件工程專業
通俗的講,大數據就是數據的集合,新時代下通過信息技術實現信息的整合,我國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大數據,它推動了我國網絡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大數據的出現帶動了新時代的信息安全。最早提出大數據的人是著名學者麥肯錫提出的,他認為數據已經滲透到我們周邊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做事離不開海量數據的挖掘與運用,這種現象揭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的浪潮即將到來。大數據時代對于我國既是發展機遇,也是一種挑戰,我國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新內涵的滲透意味著新理念和新特點的生成,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認為該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大數據的推進確實給社會發展、人民生活帶來極大的便捷,但是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大數據的使用是風險與利益并存的產物,所以綜合性是它的新特點。大數據融入生活后給信息管理的內容、空間、方向帶來沖擊,一數據信息朝著城建和產業轉型上猛烈的擴張,它的隱蔽性和開放性有很多潛在危險因素,所以必須信息安全管理必須依據當前社會的特征,保證國家與社會的綜合安全。
大數據將海量的信息聯系起來,讓信息的傳播有了更新的狀態,很多看似表面沒有關聯的事物,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就能找出他們的內在聯系。隨著移動端的發展,網民與日俱增,網民們的網絡安全必須得到保證,也就是說在大數據的環境下,信息安全管理必須以強大的包容性滲透各個數據中去,保護網民的信息安全和網絡財產安全。
跨域性是指大數據時代我們的信息傳遞實現了跨區的傳播與分享,及時遠隔兩個半球只要有互聯網就能完成信息的跨域傳播,為了保護這種跨域的信息交流,信息安全管理需要建立跨域性數據檢測體系,減少危險的發生,保護國民在境外的信息安全。
大數據時代對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認為可以從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新模式、創新信息安全管理新道路、建立健全信息管理法律法規三方面分析:
首先新模式是在原有管理體制的基礎上推行的,它要求實現信息和管理的協同發展,要求精準控制數據,以往靜態的信息管理已經不適合當前社會的發展,因此動態的管理模式呼之欲出,亟待被推廣使用。其次,以往的管理模式總是受制于人,我國對于信息安全管理的研發相對較晚,因此新模式的建立要依靠自主創新技術的發展。再次,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新模式要從人才培養開始,重視高校的IT培訓,開設與大數據相關的課程,為大數據研發和信息安全管理儲備優秀的人才隊伍。
創新是發展的源動力,大數據是一把雙刃劍,它切切實實的帶給了我們極高的利用價值,但是與此同時衍生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為了改善這些負面影響必須創新信息安全管理道路,首先,加強信息門檻,做到去偽存真,海量式的數據讓人眼花繚亂,每日面對如此多的數據讓人難辨真假,因此網絡管理部門必須提高信息門檻,將不真實、不確切的信息剔除,并借助外部工具著手分析潛在危險因素。其次,去粗存精,人們對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還不夠成熟,所以信息安全管理應當對已知數據的完整性和科學性進行綜合評估,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充分發揮網絡信息的防御功能。
法律是行事的基礎,也是堅實的后盾,面對大數據時代政府需要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為人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通過法律提醒人們應該應該注意的事項,培養網民的信息安全素養。同時,法律的健全讓信息安全管理部門能有跡可循、有法可依。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大數據的信息管理程度必須要加強,一方面大數據的信息往來既關乎個人,也關乎國家安全,另一方面新時代背景下信管安全管理不能因循守舊要突出新特點與新要求,積極的抓住機遇,有效的面對挑戰。建立健全信息管理模式,創新改革信息管理思路,從政策到實施嚴謹對待信息安全問題。
[1]曾慶云.論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的新特點與新要求分析[J].電子世界,2016(15):11.
[2]王世偉.論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的新特點與新要求[J].圖書情報工作,2016(06):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