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茜茜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展,全球的數據總量也在呈現爆炸增長的趨勢。由此我們進入了大數據時代。無論是商業領域,教育領域,醫療領域,都有大數據的統計,它們的融合與發展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推力,為我國的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大數據也即將引領新的一輪技術和產業革命,在這場革命中,將會對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民生發展都產生不可小覷的影響。那么在大數據時代背景的影響下,當群眾面對個人隱私的保護問題、企業面對數據保護問題、國家面對信息主權維護問題、現用的技術水平能否在為個人,社會,與國家上一把信息的安全鎖。如何做才能保證大數據時代國民體驗的安全感,為此必須使技術的發展與大數據發展步伐相同步,要使網絡安全技術把握大數據發展的動向,做好切實可行的信息安全策略,做到未雨綢繆,全面保障我國公民,社會,以及國家的信息安全。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開發與運用,我們的個人信息不斷被挖掘,在這些技術面前,我們的個人信息沒有絲毫隱私可言。被不法的個體或企業購買和濫用。大數據時代的個人信息安全是較為廣泛的能引起公眾關注的也是最為突出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個人隱私數據未經本人同意或者授權就被收集并且利用。大數據相關技術的發展與成熟使個人的隱私數據存在著安全性的沖突。當人們在使用公用電腦,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時候,無論是上網時留下的痕跡,還是在app中遺留的數據,或者是購物記錄,都會被后臺以數據的方式進行記錄和存儲。在智能手機廣泛應用的當下,有一種比較尷尬的窘況,當用戶下載手機應用軟件時,應用軟件在第一次啟用時會提供多種供你選擇的選項,比如允許應用定位用戶的位置、讀取通訊錄、使用攝像頭、啟用通話權限。倘若用戶拒絕了應用的請求,應用軟件提供的服務會受到限制,影響用戶的體驗度。而同意了應用的請求,用戶的信息將被應用所截取,個人隱私將面臨泄露的風險。其次是個人數據的啟用被超出了適用范圍。一般大型企業會以合法的方式獲取用戶的個人信息,但是大多數提供信息的機構并不會去了解這些大型企業獲取用戶個人信息的目的,因此也無法獲取他們的用途和使用信息的范圍,倘若獲取個人信息的企業對這些個人信息數據進行更深一步的挖掘,就有極大的可能會侵犯權利主體的合法權益。
在大數據網絡時代,信息的安全與每一個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它關系著個人的隱私,企業的發展以及國家的主權等各個方面。那么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需要人們與國家共同做出相應的防守,在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關系著公民權益、企業發展、國家主權等諸多方面,維護信息安全、共筑安全防線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國家要通過宣傳等方面使人們樹立正確的信息安全觀。個人的信息防護做到相應的改變,國家的數據防護及網絡安全測評也將進步。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威脅來源是多種多樣的,他們在各個階段都會出現不同的變化,面對這種變化莫測的棘手問題,在國家方面,要樹立全方位的防護理念,但絕不能固步自封反而要加強對外交流合作,交流借鑒先進技術,提高信息安全防護水平。最后,要將處理及防護辦法上升到政策層面上,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為大數據時代下的互聯網秩序帶來法律上的保障。而從公眾個人利益層面,要完善個人信息保護法,為公民的隱私權提供更全面的法律保障,只有利用法律的威嚴和震懾,才能使企業在面對大量用戶的個人信息時更為尊重。
在技術層面,我們要逐漸自我研發,摒棄“拿來主義”的慵懶思想,面對國家急需突破的核心技術,要加大科研力度,重點研發核心技術,并且從資金和政策上面重點推動核心技術在成果上進行相應的轉化,大力扶持數據產業和網絡技術產業,在一定時間內,形成具有產業實力和核心技術的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國家。在核心技術開發上,國家要給予相對更為清凈的研發環境,擺脫部門利益,并且要注重發揮龍頭企業的優勢,在帶動中小企業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構建企業之間的科技產業鏈,形成環環相扣的閉環。最后要注重在核心技術上的資金支持,企業之間要溝通交流,積極合作,逐步形成合力。在核心技術上減少對國外進口的依賴,有利于維護我國信息安全以及信息主權。
[1]機遇和挑戰:大數據時代中國國家治理的雙面境遇[J].徐琳.社會科學家.2015(05)
[2]探究大數據時代的網絡搜索與個人信息保護的分析[J].李剛.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