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軍 神華蒙西煤化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化時代下的社會和經濟不僅能實現創新性跨越,而且有利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協助企業在社會改革和經濟改革中,逐步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但是,如果一家企業在日常運營和管理中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那么不僅會影響到各項工作有序開展,而且還會直接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負面作用。
尤其是物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這幾年時間里,企業管理和物聯網技術不斷融合,使企業安全管理能力和效果得到了普遍提升,進而為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定保障。
物聯網簡稱IOT,是現代信息技術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關于物聯網的概念,從它的名稱上就可以看出,“物聯網”就是物與物之間借助互聯網模式實現互聯。由此可以看出,物聯網技術的基礎和重點都是互聯網。甚至也可以認為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技術延伸,利用這種技術,不同的物品可以通過信息和通信的交換達到互聯的目的。加上通信感知技術與物聯網有效結合,使得物聯網技術給人們帶來了更高端、更智能化的生活體驗
物聯網有三個不同的功能層,分別是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感知層中的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視頻攝像頭等設備的應用,可以為物聯網提供必要的數據。網絡層依靠互聯網技術有效融合物品與互聯網,達到信息交換與共享的目的。應用層對感知層獲得的數據展開智能化的分析與處理,并在此基礎上,不僅可以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有一定價值或意義的指導,而且還可以根據人們預選的方式將物品安全、完整、有效的送達。
資料管理與現場管理共同構成了安全生產管理平臺。借助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信息傳輸,當信息到達管理平臺之后,安全管理人員就可以對此進行遠程監控,并確保數據無誤。然后,可以將這些數據保存,一方面有利于安全經驗的分享,另一方面為后續工作提供指導和參考,從而確保整個企業管理更有序。
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引進物聯網技術后,讓現場工作人員與安全管理人員之間的工作協調性、配合度更好。這樣不僅對人員和設備的管理具有積極意義,而且還能讓現場的安全可以得到實時維護,在確保工作真性的前提下,讓設備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工作人員的及時性實現穩步提高。另外,即使遠端無人對現場數據實施監控,物聯網技術也會發揮自身優勢對此進行自主監控,在確保準確度的前提下,為企業安全管理提供更好的智能化服務。最后,物聯網技術一改傳統安全管理方式,通過遠程采集就可以對每個現場的數據進行監控,從而為企業安全管理和生產方案的調整提供參照。
借助物聯網技術,可以有效感知設備或設施的運行狀況。將物聯網技術和通信網絡結合,可以采集并檢測到設備的運行數據,從而根據分析結果判斷設備或設施是否運行良好。如果出現數據異常,則會立即發出警報,并進一步做出預警診斷。這樣一來,不僅有效維護了設備及其性能,而且避免了設備報廢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尤其是一旦發現操作人員違規操作,則會立即加以制止,存在違法行為的,還需對其實施控制。
在安全管理過程中,借助物聯網技術可以將企業的安全信息圖繪制出來,并對其中一些危險點加以標注后,重點監控對象則一覽無遺。另外,將檢查現場的結果利用互聯網技術發送到管理平臺上,進行自動分類后,可實現自動化檢索,為安全管理人員提供便利,使其工作更有效率。另外,一些生產信息也可以借助物聯網技術實現無限制讀取,從而讓管理人員對這些信息全面掌握。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生產資料或信息更全面。
當前世界正處于自然災害多發期,如何更有效的應對這些災害,保護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當前應急救援任務中不得不面臨的實際問題。如果將應急救援和物聯網技術融合,那么可以實現應急救援速度和準確度的提升。因為物聯網技術可以對災害事故現場的情況了解更清楚、更具體,尤其是能快速找出隱藏在災害中的危險源,并指導人們如何有效避免二次災害的傷害。
在企業安全管理中引進物聯網技術,通過物聯網、互聯網、通信網絡的有效結合,可以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的目標。在確保運行設備或設施性能和提高工作人員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減小風險可能性,降低企業風險損失,提高整個企業的經濟效益。當然,隨著物聯網技術更新換代的周期縮短,企業安全管理也應隨之靈活應對,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
[1]閆濤,呂麗民.物聯網技術在企業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 2012, 22(2):226-228.
[2]柴世紅.物聯網技術在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發展, 2014(8):121-121.
[3]曾厲,徐新, 曾大軍. 物聯網技術在電廠安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研究[J]. 電工技術, 2017(4):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