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倩倩 寧波經貿學校
我國第三方支付平臺市場正在迅猛的發展中,根據我國央行權威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各支付系統共處理支付業務155.23億筆,金額1991.90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3%和19.7%。全國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辦理支付業務338.30億筆,金額1104.3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1%和22.0%。
安全風險問題是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發展的過程中十分突出的問題之一,有關政府部門對于第三方支付平臺沒有實施嚴格的監管,造成了第三方支付企業的服務器終端在安全措施方面存在一些漏洞,因而造成用戶的賬戶信息與交易安全無法得到保障。
當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那么對于大部分第三方支付的企業而言,無論交易性質如何,其只追求參與到交易的過程,只關注交易的結果,這樣的職業操守引發了許多洗錢黑幕的發生。另外,網絡交易具有匿名性,這樣就難以分清資金的實際來源與去向,詐騙、賄賂、洗錢、套現、非法轉移等就必然會導致大量金融風險出現。
我國盡管制定了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法規,但是,目前關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法規條款還十分少。正是因為法律上的不完善,約束力不強,才造成了第三方支付平臺有關安全性的問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從而嚴重影響了第三方支付平臺長期穩定發展。
我國同類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都為了獲得大量的用戶信息與流量,直接造成其需要承受來源于行業中互相攻擊或者打價格戰等方面的競爭壓力,為了極力拉攏客戶,就會出現第三方支付企業同商戶進行談判,使得價格不斷地降低。所以這不僅減少了第三方支付市場上有限性的成本盈利空間,也會造成更大的資金風險方面隱患。
我國目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體系架構是以支付平臺作為中心,在無線、線下、PC等多種環境中可以進行安全支付的場景應用體系架構,同時兼顧計算資源方面的彈性調度,從而可以在較低成本前提下提供全面的、安全的、快捷的、靈活的支付服務。
我國目前第三方支付平臺體系主要分為兩大類:首先是以匯付天下、快錢、銀聯電子支付為主的金融型第三方支付企業,它們側重于行業中的實際需求與開拓行業中的應用,這類的支付企業通常都采用了支付網關的模式,這就可以把多種銀行不同的支付方式均整合到一起,以便充當電子商務在銀行各方面交易的接口,讓銀行在客戶服務方面更廣泛。第二類是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等為主的互聯網型第三方支付企業,它們是運用在線支付的方式來對大型知名電子商務網站進行捆綁,于是迅速的擴張,這一類的第三方支付型企業通常是采用的信用中介模式,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買賣雙方各自的信任度,主要通過信用擔保和代收代付來確保物資的流通與資金的交易的主要目的。
3.3.1 體系架構形成的基本方法
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體系架構是對其內部組織與IT體系進行協調戰略,它能夠及時適應各種外界環境和業務的變更,這時企業業務架構及其指導原則就要形成分解與組合業務涉及的功能構建模塊,這樣就能夠定義在業務處理的時候所形成的新型功能構建模塊。
第一步,一個粗略的概念化的商業模式產生。同時分析了商業環境的機會,這是使用比較可用的基礎設施和外部因素中派生出潛在的協議來使參與者交易。我們稱此為一個交易機制。這些機制的例子是在B2C行業的拍賣和交易市場的B2B行業。
第二步,需要ETI(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模型內在實施。商業模式通過建立技術、社會和體制的基礎設施,轉換為“行動”。
第三步,涉及的因素開始發揮作用后,技術上已經實現認可的商業模式。在此步驟中,電子商務通過有關理解和擴散來實施商業模式的監測。作為電子商務模型成功或失敗的市場, ETI弱點的一部分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這種情況發生。最后,學習參與這項創新擴散周期可以反饋到電子商務模型發現過程。所有這一切都是由實施機構本身框架監管。
3.3.2 體系架構結構的設計方法
通常情況下,第三方支付平臺體系架構包括了支撐系統正常運行和發生意外時能保護系統、恢復系統的硬件、軟件和人員配置系統。主要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1)基礎設施層。該層包涵了計算機硬件系統(如服務器、客戶機)。
(2)組件通信協議層。包涵了計算機軟件系統(如系統軟件、應用軟件)、通信系統(如互聯網、專網、電視網、電話網)、協議(如SET協議、SSL協議)、服務、標準等。
(3)交互規則層。(政策、合約等)。
王晶.中國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的盈利模式研究[D].內蒙古:內蒙古大學圖書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