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文化 海南師范大學
最近,大型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上映,該片歷數了我國建國以來的發展和成就,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的發展成就。在該片中,也有大量關于我國電子科學技術發展的畫面,我國電子科學技術的發展,向人們普及了電腦、電話等電子產品,這些電子產品在改變了國人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社會問題,即“電子廢物污染”。確實,近些年來,大量的電子產品的更新非常迅速,導致社會上產生了大量的電子廢棄物,因為電子產品中含有大量的鉛、錳等重金屬元素,所以如果不合理處理這些電子廢棄物,就會給環境帶來巨大的問題,如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等。如今,電子污染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已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20世紀之初,世界各國都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電子廢物與生產者責任國際研討會”,就電子廢物的危害和生產者責任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正式成立了“生產者責任促進網”,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同。與之相對應的是,國家面對這種不利情況,也開始重視電子污染治理的發展,鼓勵發展電子污染治理產業。
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之后,現代電子科學技術的發展迅速,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快捷和愉悅,人們對電子產品的需求增大,日常生活都和電子產品息息相關。以前,電子產品的普及程度還不高,現在,連一些學生,包括小學生都有手機、電腦或者電話手表等,人們對電子產品的需求增大,使一些電子污染產業如手機配件廠等也隨之發展。
目前,因為電子廢棄物的大量產生,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日益嚴重。在危害范圍相當驚人的電子垃圾面前,一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們是該引發幾分憂患意識。雖然由于人們對電子產品的需求增大,促進了電子污染產業的發展,但是很多電子污染產業因為金錢利益,想要減少成本,很少使用電子污染治理機制,或者根本就沒有建立這個治理機制。這導致很多電子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電子廢棄物被隨便安放,無人管理,給人體健康和社會環境帶來了眾多問題。
目前,我國雖然重視電子污染這個社會關注的問題,但是我國的電子廢棄物回收體系還不完善。一方面是各地政府并沒有呼吁和加強對當地電子污染企業使用回收體系的監管,導致很多企業沒有參與進來;另一方面是資金問題,電子廢棄物的回收體系需要資金來運營,很多企業不舍得花這筆錢。但是,社會各界都應該重視電子污染產業的治理問題,尤其是政府,得身先士卒,對一些采用電子廢棄物回收體系的企業給予資金獎勵或者補貼。
20世紀之初,鑒于我國的電子污染日益嚴重,國家頒布了《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此辦法對我國電子產業的各項因素都做了標準管理,俗稱為“綠色標準”。因此,我國的各個電子產業都得按照這個標準行事,“電子信息產品生產者、進口者應當對其投放市場的電子信息產品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質或元素進行標注,標明有毒、有害物質或元素的名稱、含量、所在部件及其可否回收利用等”。
人民群眾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政府應加強對人民群眾的電子污染的電子污染防范意識安全教育,提高人們的電子污染防范意識,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有電子廢棄物的情況下,不要亂丟,而是送去回收。除此之外,還有鼓勵人們少用電子產品,因為電子產品會有輻射,給人體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
各地對于安全防范有多種措施,對于政府來說,“應該把防電子污染納人到安全防范的軌道,使之成為安全防范的一部分”。技術防范的預防報警系統中,環境報警系統理所當然的應有防電子污染的一席之地。電子污染是現代社會污染的重要內容,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世界各國廣泛重視的問題,因此防電子污染也應是技術防范的主要內容。
總之,安全防范電子污染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它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關心和支持。在政府建立電子廢棄物回收體系的同時,也應該加強對人民的電子污染安全防范意識教育,提高人民的環保意識,從而促進電子治理產業的發展。
[1]范曉莉、孟瑾.淺談電子污染及其防范[J].河南公安學刊,1997年12月.
[2]各界關注電子污染[J].世界環境,2004年5月.
[3]麗君.控制電子污染“綠色標準”出臺[J].中國商報,2006年3月.
[4]馮新生.電子污染應引發憂患意識[J].中國旅游報,2005年10月.
[5]馮小鹿.現代生活與電子污染[J].農村實用技術與信息,2007年5月.